脂肪肝≠「肝臟囤了點油」,它遠比想像更複雜

宜生醫生 發佈 2020-07-31T13:25:56+00:00

很多人覺得,脂肪肝就是「脂肪性的肝」,不過就是肝臟里囤「油」多了點嘛,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其實,脂肪肝,不是肝臟長胖,多了點油那麼簡單,脂肪肝對全身的損傷也不只是肝臟一點點。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已經成為體檢結果和聊天時的常用名詞。很多人覺得,脂肪肝就是「脂肪性的肝」,不過就是肝臟里囤「油」多了點嘛,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其實,脂肪肝,不是肝臟長胖,多了點油那麼簡單,脂肪肝對全身的損傷也不只是肝臟一點點。

01什麼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脂肪性肝病的簡稱,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瀰漫性脂肪變為病理改變的臨床綜合徵。簡單說就是,肝細胞內堆積了太多脂肪,影響了肝臟的正常功能。

脂肪肝是如何發生的呢?根據脂肪肝發生的誘因不同,可以將脂肪肝分為酒精性脂肪肝病(簡稱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和特殊類型脂肪肝。AFLD由長期過量飲酒導致,NAFLD則是由於遺傳易感性和營養過剩及其併發症(肥胖症、2型糖尿病等)導致的。特殊類型脂肪肝,是指使用某些藥物,如丙戊酸鈉、糖皮質激素等,接觸環境毒素(鋇、有機溶劑等),以及某些自身免疫性肝炎、進行性營養不良等疾病導致的脂肪肝。

生活中絕大多數患者的病因是前二者,也就是AFLD和NAFLD。由此,我們也清楚了,人無論胖瘦,都是有可能得脂肪肝的。

02脂肪肝要做哪些檢查?

臨床上發現和診斷脂肪肝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是超聲檢查:它是臨床上最常用的影像學診斷工具,經濟實用,可作出定性診斷,但對輕度脂肪肝診斷敏感低。

其次是振動控制瞬時彈性成像(VCTE):基於超聲的瞬時彈性成像平台可檢測肝臟的脂肪變和纖維化程度。VCTE作為超聲的補充,廣泛用於脂肪肝和肝纖維化的無創定量評估。

CT的準確性與超聲波相似,但費用較高。

磁共振檢查,因其基於MRI的質子密度脂肪含量測定,因此是無創定量評估肝臟脂肪含量和敏感診斷輕度脂肪肝的金標準。

對於有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患者的肝臟評估及臨床上診斷不明確的肝臟損傷和疾病的患者,需要採用肝病理活檢。

03脂肪肝有哪些危害?

單純的脂肪肝常常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因此常被忽視。但如果放任不管,繼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飲酒、抽菸、熬夜、久坐不動、熱量攝入超標、體重過快增長等,脂肪肝會緩慢進展,發生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及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還與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徵、慢性腎臟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正向相關,也就是說,有脂肪肝的人,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和病死率都更高,因此更需要管理好高血脂、高血壓等危險因素。

04如何治療脂肪肝?

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屬於不良生活方式相關的慢性肝病,需要長期綜合治療。最基礎和最重要的治療就是生活方式干預,如:戒菸戒酒、合理飲食、加強鍛鍊、適度減重等。肝臟是大多數藥物代謝解毒的器官,藥物治療時最好提前告知您的醫生,在醫生指導下謹慎服藥。

臨床醫生考慮需要使用藥物治療的情況,一是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經3~6個月嚴格生活方式干預未能明顯改善,建議接受相關的藥物減肥、降血壓、降血糖、調血脂;二是臨床特徵、實驗室指標改變以及影像學檢查等提示可能存在明顯肝損傷和(或)進展性肝纖維化的脂肪肝患者,例如血清轉氨酶水平持續增高、肝彈性值明顯增加的,需要在消化科或肝病科醫師指導下應用護肝抗炎藥物。

胖子和瘦子在治療上策略是大致相同的,上述的生活方式干預依舊是基礎。但對於非肥胖(體重指數BMI<25kg/m2)的脂肪肝患者,需要特別注意排除藥物、C型肝炎病毒感染、乳糜瀉等繼發因素。因此,用藥前建議進行人體成分分析儀檢測體內脂肪含量、體脂百分比以及骨骼肌質量,以發現隱性肥胖和肌肉減少症。有研究發現,在不肥胖的NAFLD患者中,患者的脂肪肝緩解情況依舊和減重的效果成正比,當減重體重的3%~5%時,半數非肥胖患者的脂肪肝即可緩解,而想要達到同樣的療效,肥胖的患者需要減重7%~1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