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健識」白內障怎麼治療

sma掌健識 發佈 2020-07-20T03:20:46+00:00

白內障是什麼?白內障是發生在我們人眼晶狀體上的一種疾病,無色透明的晶狀體因為任何原因發生混濁都可稱為白內障。

白內障是什麼?

白內障是發生在我們人眼晶狀體上的一種疾病,無色透明的晶狀體因為任何原因發生混濁都可稱為白內障。最常見的白內障是由衰老引起的,60歲以上發病率為75%,70歲以上發病率80%,80歲以上發病率90%;遺傳因素、過多暴露在紫外線下、糖尿病和一些眼部其他疾病(例如青光眼、葡萄膜炎等)都會加速白內障的發生。

發生了白內障有什麼症狀?

發生白內障後最常見的表現是緩慢的、無痛性的視力減退,患者還會感覺視物重影、視物較暗,對色彩的敏感度也會下降。晶體的渾濁部分如果位於晶狀體中央,患者會自覺視力下降程度較嚴重。白內障還會表現為屈光度的變化,近視度數的加深,需要經常更換眼鏡。

白內障該怎麼手術?

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藥物能夠治癒白內障。手術去除混濁的晶狀體是治癒白內障唯一的方法。手術方式從唐代發展至今,歷經了「金針撥障術」、「白內障囊內摘除術」、「白內障囊外摘除術」乃至如今最新的「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這種手術方式採用顯微切口,使用超聲波將晶狀體核粉碎呈乳糜狀,連同皮質一起吸除,在晶狀體囊袋內植入一枚後房型人工晶體。這種手術方式的優點是微切口、微創傷,患者在手術中併發症少,術後癒合快,視力恢復快。而近年來出現的飛秒雷射輔助的超聲乳化手術將白內障手術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通過飛秒無刀手術方法,能夠減少手術創傷,縮短手術時間,確保人工晶體的放置位置居中,提升術後的視覺質量。

▲ 飛秒雷射輔助的白內障手術

人工晶體的選擇

人工晶體是醫生摘除渾濁的晶狀體後放入眼內代替我們自身晶狀體的一種人工物質,但其性狀非常穩定,通常永久放置,不再取出。目前隨著白內障的治療理念逐漸從「防盲時代」過渡到「屈光時代」,人工晶體的作用也從單一的恢復視功能逐步向「功能型人工晶體」發展。根據人工晶體的功能又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單焦點人工晶體、多焦點人工晶體和連續視程人工晶體。

單焦點人工晶體

顧名思義,這類晶體通過光學作用只能在患者的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焦點,因此患者在接受手術後能夠達到看遠清楚,看近時需佩戴老花眼鏡,或看近清楚,看遠時需佩戴近視眼鏡。適用於對裸眼視物要求不高,或習慣於佩戴眼鏡的患者。

多焦點人工晶體

為了滿足不同患者的視物需求,目前不少公司推出了多焦點人工晶體(包括雙焦點,三焦點人工晶體)。多焦點人工晶體的設計主要有折射型、衍射型和混合設計型三種。通過人工晶體光學部的獨特設計可以使不同距離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清晰成像。雙焦點人工晶體可以達到看遠和看近較為清晰,而近幾年來面市的三焦點人工晶體更可以使患者獲得出色的遠、中、近視力,使得患者術後脫鏡,甚至可以用於老視的手術治療。這類晶體適用於對術後不願戴眼鏡、對生活質量要求較高且經濟上無壓力的患者。但對於一些特殊人群,如駕駛員等,由於眩光等問題的影響,還需與醫生溝通後謹慎選擇。

連續視程人工晶體

連續視程人工晶體通過專利衍射光柵技術延長景深,並使光暈和眩光大大減少,實現了一定範圍內的連續高質量視力。同時其專有的主動矯正色差技術能夠有效糾正色差,可獲得和單焦晶體相近的對比敏感度,提供高質量、高清晰的全程視覺質量。這款晶體同樣適用於對術後不願戴眼鏡、對生活質量要求較高且經濟上無壓力的患者,尤其是偏愛運動的患者。但是其近視力要比較三焦點人工晶體稍差一點,但是可以通過特殊的微單眼視技術來彌補不足。

對於白內障患者而言,應該定期去眼科醫生處複診,了解自己疾病的情況,選擇先進的手術時機及手術方案、人工晶體種類,從而恢復視力,提高視覺質量。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眼科分會視覺康復學組

作者:陳 旭 上海市醫學會眼科分會視覺康復學組組員,上海愛爾眼科醫院

審核:崔紅平 主任醫師 上海市醫學會眼科分會委員、視覺康復學組組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眼科主任

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一直以來堅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屬各專科分會積極響應學會號召,集中全市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全方位推進醫學科普宣傳。上海市醫學會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稱號,將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繼續著力於向人民群眾傳播正確的醫學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基地建設成更為優質、更受歡迎的醫學健康科普家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