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病」是咋回事?炎炎夏日別太依賴冰箱了

康康體檢網 發佈 2020-07-20T07:38:15+00:00

最近,小編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位老人吃了放在冰箱裡7天的鹹粥後,出現嘔吐、腹瀉症狀,並且嚴重到休克,據了解,這位老人患上的是「冰箱病」。「冰箱病」是指人吃了放在冰箱裡被污染的食物引起的腹瀉或是腸胃疾病,常見的症狀有腹痛、腹瀉、嘔吐等腸胃不良反應。

夏天太過炎熱

冰箱裡儲存冰淇淋、汽水、西瓜

一口下咽,頓時覺得涼爽

滿足口頭的這點兒冰涼

夏天的高溫也值了

但是當心要為快樂買單哦~



最近,小編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位老人吃了放在冰箱裡7天的鹹粥後,出現嘔吐、腹瀉症狀,並且嚴重到休克,據了解,這位老人患上的是冰箱病


「冰箱病」是指人吃了放在冰箱裡被污染的食物引起的腹瀉或是腸胃疾病,常見的症狀有腹痛、腹瀉、嘔吐等腸胃不良反應。

夏季炎熱高溫,吃不完的食物我們都會儲存在冰箱裡,以防止食物變質,很多人認為冰箱就是「保險箱」,殊不知它也是製造細菌的「溫室」,如果冰箱內的食物儲存不當、未經加熱處理、冷食未經常溫放置就直接食用時,這些細菌會順勢造成人體腸胃不適,嚴重者甚至會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



一、「冰箱病」是怎麼形成的?


大家習慣性地認為,冰箱中的溫度較低,食物儲存其中是最安全的,無論是生、熟食品,只要放在冰箱中便可長期保存。於是,夏季來臨,不少人習慣在冰箱中長期儲存大量食物。


若食物在冰箱中保存時間過久,各類細菌尤其大腸桿菌就會滋生,引發形形色色的「冰箱病」,如冰箱性頭痛,冰箱性肺炎,冰箱性胃炎與腸炎等。


若快速食用剛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食品,可刺激口腔黏膜,引起頭部血管痙攣,導致冰箱性頭痛,產生頭暈、頭痛、噁心等症狀。



1、冰箱不具備滅菌功能


冰箱的低溫環境並不能殺死由空氣、食物或其他情況帶入到冰箱中的微生物。實際上,只能推遲食物腐敗變質過程。


現在已到夏季,冰箱門啟閉頻繁,箱溫驟變,為細菌大量繁殖創造了適宜環境。很多家庭使用電冰箱很少進行過認真的清洗、消毒,更為細菌的繁殖創造了條件。


2、冰箱中生存大量嗜冷菌


家庭冰箱中生活著種類豐富的微生物,食品冷凍冷藏中主要涉及的有細菌、真菌和酵母。能在冷藏期間繁殖的微生物菌落,多數屬於嗜冷菌類。


嗜冷菌的適宜生長溫度通常是0~15℃,而冰箱的冷藏室溫度在2~8℃之間,恰好在適合嗜冷菌生長的溫度區間。


不同的冷藏食品,其嗜冷菌也不同。大多數蔬菜中的嗜冷菌為真菌,而水果上主要是酵母。一些腐敗菌則以蛋白質作為營養物質,比如導致鮮肉、雞蛋等腐敗的嗜冷菌主要是假單胞菌,奶類、剩飯等食品極易受到蠟樣芽孢桿菌的污染。


許多嗜冷菌的生長適應性很強,最低生長溫度甚至低於0℃,有的可達-8℃。但是溫度與生長時間也有一定關係,比如放置冰箱冷藏的包心菜中,灰綠葡萄孢在-5℃條件下出現生長現象需要42天,而2℃時需要10天,5℃時僅需要6天。



3、冷藏食品不能久放


普通冰箱冷藏室的溫度抑制絕大多數細菌的生長,嗜冷菌卻生長繁殖得格外活躍。嗜冷菌在加熱過程中能被殺死,但它們產生的酶類仍有部分活性殘留。


溫度對酶的活性有很大影響,但低溫對酶並不起完全的抑制作用,酶仍然能保持部分活性。由於冷凍或冷藏不能破壞酶的活性,凍製品解凍後酶將重新活躍,從而引起食品中蛋白質分解,游離脂肪酸增加,食品因而腐敗變質,這就是冷藏食品仍然不能久存的原因。



二、如何預防「冰箱病」呢?


1、生食和熟食不能混放,最好用塑料袋或有蓋容器分開封裝,避免交叉感染。水果蔬菜等應用清水沖洗乾淨,瀝乾水分後再放入冰箱。


2、腐敗變質的食物不要儲存在冰箱內。食品存放時間也不宜過久,蔬菜存放數日後再食用是相當危險的,即使儲存也不要超過3天。


3、定期對冰箱進行清洗消毒。夏季每周一次,可用0.5%漂白粉水擦洗,特別要注意擦洗箱縫、拐角、隔架,再用乾淨濕布擦乾淨。


4、冰箱內存放食物不宜過滿過緊,要留有空隙,以利於冷空氣對流,並儘量減少開門次數,縮短開箱時間。



5、儘量避免生吃魚肉、牛肉、蔬菜,禁食腐爛變質的食品,生食瓜果應洗凈,冰箱食品的儲存應生熟食分開;魚肉類生製品應保存在冷凍室內。需保存在低溫下但又不需凍結的食品如熟魚、熟肉類,應放在冷藏室上層,蔬菜和水果放在箱內下層,其他熟製品放於冰箱冷藏室中層。


6、冰箱存放的食品在食用前應高溫充分加熱,溫度達到70℃並持續兩分鐘以上。


7、孕婦與免疫能力低下者,應避免食用未經消毒的牛奶、軟奶酪和未經煮熟的蔬菜,其他食物也應徹底煮熟後再食用。


老人、兒童、孕婦和免疫力較弱的人群,最好少吃或者不吃生冷的食物,更要警惕冰箱病和飲食健康的問題。



冰箱雖方便

但是一定要注意使用事項

定期清理食物

定期清潔冰箱

清爽安心過夏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