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超過50%,骨關節炎如何「治未病」?

骨哥說骨 發佈 2020-07-18T09:18:01+00:00

一旦軟骨保護層被破壞了,那麼每一次的活動,上下二根硬骨硬碰硬的磨擦,碰撞,勢必造成磨損,隨後關節疼痛、腫脹、積液、僵直、增生、骨刺、甚至是股骨頭壞死這些都會先後發生,花錢受罪也就開始了。

骨關節炎已經成為當代人高發疾病之一。早在《2015年中國骨關節炎防治認知白皮書》發布時就提到。

「中國一半以上的60歲以上老人患有骨關節炎。而由於年輕人運動不當外傷導致的骨關節炎也越來越常見,骨關節炎已經出現了低齡化的趨勢。」

軟骨受損及退變是骨關節病的「罪魁禍首」

我們的骨關節在這一生中要承受千萬次的重壓、衝擊、摩擦……全靠軟骨覆蓋在關節表面,妥帖保護著關節,所以我們感覺不到疼痛。

一旦軟骨保護層被破壞了,那麼每一次的活動,上下二根硬骨硬碰硬的磨擦,碰撞,勢必造成磨損,隨後關節疼痛、腫脹、積液、僵直、增生、骨刺、甚至是股骨頭壞死這些都會先後發生,花錢受罪也就開始了。

軟骨為何會受損及退變

關節軟骨由軟骨細胞、蛋白多糖、膠原纖維、水等組成,如果軟骨細胞不能有效補充,蛋白多糖不斷降解,會使軟骨中蛋白多糖含量進行性減少和大分子蛋白多糖空間結構變化,使軟骨的彈性下降,就會出現軟骨的受損及退變。導致軟骨的這種病理變化的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人體的氨基葡萄糖在流失。

氨基葡萄糖少直接導致正常關節滑液少,一來,骨骼直接摩擦產生疼痛,二來,關節軟骨受損後也沒有營養物質及時補充修復,炎症就會發生,容易導致難纏的骨關節疾病。

氨基葡萄糖對骨關節的作用?

氨基葡萄糖簡稱「氨糖」,主要存在於人體關節軟骨與結締組織中。氨糖通過強烈的刺激軟骨細胞,合成人體中的膠原蛋白和透明質酸,不斷修復已被磨損的關節軟骨,並能夠生成新的關節軟骨和滑膜,從而恢復關節部位的正常生理功能。人體內的氨糖含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少,且難以自我生成。

少年時:體內氨糖含量十分充足,因而身體不斷長高,喜歡運動。

25歲:氨糖在體內含量達到平衡,骨骼強壯。

30歲:氨糖在體內的含量不斷降低且不再生成,運動能力下降。

45歲:體內的氨糖含量只相當於少年時的18%,關節軟骨及滑膜的受損部分難以修復,此階段多數人喜靜不喜動。

60歲:氨糖在體內的含量己微乎其微,人變矮,走路腿軟,關節時不時的就開始疼痛。

70歲:體內的氨糖幾乎耗損殆盡,駝背、免疫力弱、體質差,幾乎不怎麼運動了

總之,對於中老年人而言,都可能會因缺乏氨糖而發生不同程度的骨關節退行性病變

由此可見,外源性地補充氨糖是治療骨關節病症的關鍵!而骨關節退行性病變是一個籠統廣泛的概念,股骨頭壞死是獨立的,針對發生在股骨頭區域的疾病。

早期股骨頭壞死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那麼就會出現走路跛行,股骨頭塌陷,關節間隙變窄,導致骨關節炎,髖關節功能障礙,重者則導致病人致殘、致癱。

補充氨糖,關節少疼痛

股骨頭壞死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受累部位疼痛。初始發生在負重或勞累後,3期以後在非負重時,甚至休息時也存在疼痛。

數年內,大部分患者症狀進行性加重,功能明顯喪失,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出現上下樓困難,行走需要輔助工具,不能坐矮板凳,不能自行穿鞋襪等,然後導致股骨頭塌陷、變形、功能完全喪失、跛行或臥床。

鹽酸氨基葡萄糖是一種天然的氨基單糖,可以保護和激發軟骨細胞活力,提高軟骨細胞的修復能力,防止軟骨進一步損傷,促進軟骨基質的修復和重建,是真正的對因治療藥。

1、促進骨質增長,修復受損關節,增加骨關節腔中軟骨密度,有利於組織修復。

2、具有較高的抗炎活性,能促進軟骨代謝,抑制引起組織損傷和關節軟骨退行性病變的相關因子,清除軟骨壞死組織,形成新生軟骨保護膜。

3、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擴張末梢血管,對軟骨病變的修復有積極的作用。

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之後,能對骨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並且掌握正確的方法,及早治療。

—本文參考文獻—

1.氨基葡萄糖治療骨關節炎的專家共識[J].中華外科雜誌,2008,46(18):1437-1438

2.骨科常見疼痛的處理專家建議[J].中華骨科雜誌,2008,28(1):78-79

3.骨關節炎診斷及治療指南[J].中華風濕病學雜誌,2010,14(6):416-419

(歡迎大家文末留言或私信諮詢骨哥,如您需要,還可免費領取骨康復指導電子手冊,骨哥和您一起共抗骨病骨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