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婦科僅是成年人的專利?NO!這3種情況警惕幼兒陰道炎

熊貓兒科 發佈 2020-07-16T02:43:38+00:00

這是一位在做產後盆底康復治療時,二胎寶媽與護士一個對話片段:沒長成的小妞妞,怎麼可能得陰道炎這種婦科常見病呢?

你以為婦科病只是成年女性的專利?這是一位在做產後盆底康復治療時,二胎寶媽與護士一個對話片段:

沒長成的小妞妞,怎麼可能得陰道炎這種婦科常見病呢?我們能來聽聽婦科護士長王凌雲是怎麼說的~

嬰幼兒外陰炎是指病原菌入侵嬰幼兒生殖道引起外陰陰道感染而發生炎症反應的一類疾病,多發於5歲以下幼女。

患有幼兒外陰陰道炎的小朋友往往有3個共同點

1.異常分泌物

2.外陰充血、水腫、瘙癢,局部的抓痕、結痂及皮膚增厚的表現;

3.外陰局部刺痛,尤其是在排尿時尿液刺激局部破損皮膚黏膜,疼痛尤為明顯。

不注意這3點 娃更易發外陰陰道炎!

在嬰幼兒時期,小女孩卵巢功能呈「靜默」狀態,體內雌激素水平低,外陰陰道皮膚、粘膜菲薄無皺褶無彈性,大陰唇不能覆蓋小陰唇及陰道口,自然防禦功能及陰道自凈作用尚未形成

最常見的病因是:局部感染

常見的病原體有大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白色念珠菌,淋病奈瑟菌、滴蟲感染也時有發生。

複雜的感染渠道,導致幼兒感染引發外陰炎症,媽媽需要謹慎以下3個方面減少感染源的接觸~

① 陰道鄰近肛門易受到糞便的污染;

② 患兒自理能力差,隨處亂坐(尤其穿開襠褲的娃!),也易間接感染引起外陰陰道炎;

③ 在人群密集、人員成分複雜、監管不正規的泳池水上樂園溫泉浴池遊玩也會感染。

嬰幼兒外陰陰道炎遷延不愈,可能是這兩種情況!

嬰幼兒外陰陰道炎遷延不愈,除了以上原因,家長要高度懷疑是不是以下這兩種特殊情況:

⭐ 1、 陰道異物

當遇到反覆陰道分泌物增多,呈現膿性,伴隨異味,停藥後症狀加重的、頑固性、經久不愈的陰道炎患兒,還需要考慮陰道內是否有異物的存在。

很多幼兒出於好奇心,自己或同伴將小塑料扣、橡膠塞、兒童玩具、棉條、紙巾等小東西塞入陰道引發炎症。

⭐2、 過敏

當幼兒外陰道炎每年反覆發作3次或3次以上,這種情況也要引起家長的重視。

如果寶寶自身或家族3代內親屬患有食物過敏濕疹蕁麻疹鼻炎哮喘藥物過敏等過敏性疾病的,則需要考慮是否由於過敏引起的RVV(反覆外陰陰道炎)。

嬰幼兒外陰陰道炎長期不愈,不僅影響睡眠注意力不集中,還會導致情緒焦慮、哭鬧坐臥不安

如局部炎症沒有及時控制轉為慢性炎症,會引起小陰唇粘連,影響外陰、尿道的發育;或引起上行性感染,擴延至子宮、附件和泌尿系統,可能影響內生殖器的健康。

護理、預防幼兒陰道炎,家長要做好這7點

1、保持寶寶外陰清潔乾燥

穿寬鬆的棉質內褲,減少摩擦,勤換尿不濕或內褲,保持會陰乾燥。

幼兒提倡穿合襠褲(避免開襠褲!!),減少陰部外露污染的機會。

2、為寶寶準備單獨的毛巾、坐浴盆

並經常對這些進行煮沸或暴曬消毒;寶寶衣物、內褲單獨洗滌。

3、給女寶寶擦拭大便由前向後擦

避免將大便污染外陰,擦洗後清水清洗外陰。

不要使用肥皂水或成人洗液,因為鹼性環境不利於抵禦細菌,最後清潔肛門及肛周褶皺。

4、注意護理衛生

在護理外陰和換尿布前,父母或保育員一定要洗凈雙手後再護理寶寶;

預防紅屁股應塗擦無刺激性的油膏預防,外陰及腹股溝處不宜撲滑石粉,以免粉劑進入陰道形成小團塊引起刺激誘發感染。

5、帶娃去游泳館注意衛生條件

不要帶寶寶到衛生條件差的浴室,游泳館等以防感染,游泳後及時清水清洗。

6、飲食護理

合理飲食,加強營養,增強孩子的體質提高抵抗力。

宜多食新鮮的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暢;多食含有豐富活性嗜酸乳桿菌的酸奶,促使體內有益菌繁殖與生長,抑制有害菌生存的作用;多飲水防止合併尿道感染。

忌辛辣、甜膩、海鮮發物等食品,會增加白帶的分泌量,不利於炎症的消退,影響治療效果。

7、心理護理

照護者用溫和的態度,鼓勵的語言愛護體貼患兒,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哭鬧,爭取配合治療,早日康復。

其次對孩子進行早期性教育,正確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告知不能隨便塞東西,防止異物插入陰道。

治療方面寶媽需要注意

根據寶寶病因或陰道分泌物細菌學檢查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正規治療,切勿亂用成人洗劑「一洗了之」,人為造成難治性陰道炎。

做個有醫學知識的父母

寶寶的安全和健康就多一份保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