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相關不良妊娠答疑解惑61」——甲狀腺疾病

劉湘源醫生 發佈 2020-06-15T19:51:17+00:00

答:甲狀腺是人體非常重要的腺體,屬於內分泌器官,位於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形似蝴蝶,猶如盾甲,故以此命名。

作者:

閆麗、閔偉琪 (菏澤市立醫院)

劉湘源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基礎篇

1.什麼是甲狀腺?有何作用?

答:甲狀腺是人體非常重要的腺體,屬於內分泌器官,位於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形似蝴蝶,猶如盾甲,故以此命名。甲狀腺依靠製造甲狀腺素【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4)】,控制使用能量的速度、製造蛋白質、調節身體對其他荷爾蒙的敏感性等。甲狀腺也生產降鈣素,調節體內鈣的平衡。

2.患甲狀腺疾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答:甲狀腺疾病史;甲狀腺疾病家族史;患甲狀腺腫;甲狀腺抗體陽性;症狀和體徵提示甲亢或者甲減,包括貧血、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並發1型糖尿病;並發其他自身免疫病;不孕症;頭頸部放射治療史;流產和早產史。

3.何為橋本甲狀腺炎?

答:橋本甲狀腺炎即慢性甲狀腺炎,是非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有遺傳因素與自身免疫因素相互作用發病,有的可伴惡性貧血、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本病90%以上發生於女性,臨床可無症狀,主要表現甲狀腺無痛性瀰漫性腫大,少數(不足5%)可有甲亢表現,本病病程長,多數可逐漸發展而出現甲減。

4.橋本甲狀腺炎有哪些臨床特點?

答:(1)患者大量食用腥膻食物後,會出現甲狀腺腫大、疼痛。有的人還會出現甲亢症狀。

(2)甲狀腺腫大,多數有壓痛,無血管雜音,有結節。

(3)青春期甲狀腺腫大。

(4)小腿脛前有局限性粘液性水腫。

(5)患者的甲亢症狀能不服藥而「自愈」,這種情況可以反覆出現。

(6)患者既有甲亢症狀也有甲低症狀。

5.橋本甲狀腺炎有哪些類型?

答:(1)橋本甲亢:患者有典型甲亢症狀及陽性實驗室檢查結果,甲亢與喬本病可同時存在或先後發生,相互並存,相互轉化。

(2)假性甲亢:少數可有甲亢的症狀,但甲狀腺功能檢查無甲亢證據,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和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陽性。

(3)突眼型:眼球突出,甲功可正常,亢進或減退。

(4)類亞急性甲狀腺炎型:發病較急,甲狀腺腫痛,伴發熱,血沉加快,但攝131碘率正常或增高,甲狀腺抗體滴度陽性。

(5)青少年型:占青少年甲狀腺腫約40%,甲狀腺功能正常,抗體滴度較低。

(6)纖維化型:病程較長,可出現甲狀腺廣泛或部分纖維化,甲狀腺萎縮,甲狀腺功能減退。

(7)伴甲狀腺腺瘤或癌:常為孤立性結節,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和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滴度較高。

(8)伴發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

6.橋本甲狀腺炎如何診斷?

答:主要依據為甲狀腺腫大、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同時實施甲狀腺細針穿刺活檢、同位素核素掃描、甲狀腺超聲進行檢查。

7.橋本甲狀腺炎如何治療?

答:(1)雖然某些慢性甲狀腺炎患者在早期或中早期有甲亢指標和症狀,但絕不能施以手術或同位素治療,否則,使患者極快成為較重的甲低。結節易被誤診為結節性甲亢而手術,將提前成為甲低。

(2)中醫治療:紫根草4~6克,煎湯內服,或開水沖泡代茶飲服。

(3)西維爾(即硒酵母片):有小規模研究認為可降低抗甲狀腺抗體,但尚未得到大規模臨床研究的證實。

8.橋本甲狀腺炎有哪些注意事項?

答:(1)少食多餐,不能暴飲暴食。忌辛辣、菸酒。

(2)補充充足的水分,每天飲水2500ml左右,忌咖啡、濃茶等興奮性飲料。

(3)適當控制高纖維素食物,尤其腹瀉時。

(4)注意營養成分的合理搭配。

(5)禁食海帶、海魚、海蟄皮等含碘高的食物。由於碘在空氣中或受熱後極易揮發,故只需將碘鹽放在空氣中或稍加熱即可使用。

(6)進食含鉀、鈣豐富的食物。

(7)病情減輕後適當控制飲食。

9.什麼是甲減?

答:甲減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的低甲狀腺激素血症或甲狀腺激素抵抗而一起的全身性低代謝綜合徵。

10.甲減的病因有哪些?

答:病因較複雜,以原發性者(不明原因)多見,其次為垂體性者,其他均少見。

11.甲減的症狀有哪些?怎麼能夠早期發現?

答:症狀主要表現以代謝率減低和交感神經興奮性下降為主,病情輕的早期病人沒有特異症狀。典型病人有畏寒、乏力、手足腫脹感、嗜睡、記憶力減退、少汗、關節疼痛、體重增加、便秘、女性月經紊亂或者月經過多、不孕。如果有了以上任何跡象,一定要及時內分泌和產科就醫、及時檢查甲功。

12.甲減如何診斷?

答:有如上甲減症狀,化驗血清總T4、總T3、游離T4、游離T3低於正常值,血清促甲狀腺素根據不同原因而不同。原發性甲減症者促甲狀腺素明顯升高,垂體性甲減症者促甲狀腺素低或正常或高,對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興奮試驗無反應。下丘腦性甲減症者促甲狀腺素低或正常,對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興奮試驗反應良好,周圍性甲減(甲狀腺激素抵抗綜合徵) 中樞性抵抗者促甲狀腺素升高,周圍組織抵抗者促甲狀腺素低下,全身抵抗者促甲狀腺素有不同表現。

13.如何診斷亞臨床甲減?

答:患者往往無任何症狀,血清總T4和總T3值可正常,而血清促甲狀腺素輕度升高,血清促甲狀腺素水平在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興奮試驗後,反應比正常人高。

14.如何治療甲減?

答:(1)甲狀腺製劑終身替代:早期輕型病例以口服甲狀腺片或左甲狀腺素為主。檢測甲狀腺功能,維持TSH在正常值範圍。

(2)對症處理:中、晚期重型患者給氧、輸液、控制感染、控制心力衰竭等。對於甲亢病人治療要防止過度造成甲減。

15.什麼是甲亢?

答:甲亢是指甲狀腺腺體本身產生甲狀腺激素過多而引起的甲狀腺毒症。造成機體代謝亢進和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心悸、出汗、進食和便次增多和體重減少的病症。

16.甲亢的病因有哪些?

答:甲亢病因包括瀰漫性毒性甲狀腺腫(也稱Graves病),炎性甲亢(亞急性甲狀腺炎、無痛性甲狀腺炎、產後甲狀腺炎和橋本甲亢)、藥物致甲亢(左甲狀腺素鈉和碘致甲亢)、HCG相關性甲亢(妊娠嘔吐性暫時性甲亢)和垂體TSH瘤甲亢。臨床上80%以上甲亢是Graves病引起的,Graves病是甲狀腺自身免疫病,患者的淋巴細胞產生了刺激甲狀腺的免疫球蛋白,臨床上測定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Graves病的病因目前並不清楚,可能和發熱、睡眠不足、精神壓力大等因素有關,但臨床上絕大多數患者並不能找到發病的病因。Graves病常常合併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白癜風、脫髮、1型糖尿病等。

17.甲亢的症狀有哪些?怎麼能夠早期發現?

答:常見主要症狀有:易激動、煩躁失眠、心慌、乏力、怕熱、多汗、消瘦、食慾亢進、大便次數增多或者腹瀉,女性月經減少等。如果有了以上任何跡象,一定要及時內分泌和產科就醫、及時檢查甲功!

18.如何診斷甲亢?

答:有如上甲亢症狀,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查即可診斷。甲狀腺分泌的T3、T4、游離T3、游離T4明顯升高,TSH常常降低。由於甲亢多數是Graves病,是甲狀腺自身免疫病,所以常伴隨甲狀腺自身抗體升高。有些甲亢患者可只表現T3和游離T3升高,T4和游離T4正常,但TSH下降,稱為「T3甲亢」,多見於老年甲亢患者或毒性功能自主熱結節患者。

19.如何治療甲亢?

答:甲亢治療有三種方法。

(1)抗甲狀腺藥物:有咪唑類和硫氧嘧啶類兩類,代表藥物分別為甲巰咪唑(又稱「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藥物治療適合甲亢孕婦、兒童、甲狀腺輕度腫大的患者,治療一般需要1~2年,治療中需要根據甲狀腺功能情況增減藥物劑量。藥物治療有一些副作用,包括粒細胞減少、藥物過敏、肝功受損、關節痛和血管炎,藥物治療初期需要嚴密監測藥物的副作用,尤其是粒細胞缺乏,患者一旦出現發熱和/或咽痛,需要立即檢查粒細胞以便明確是否出現粒細胞缺乏,一旦出現,立即停藥急診。藥物治療另一個缺點是停藥後復發率高。

(2)放射碘治療:屬於破壞性治療,甲亢不容易復發,適合甲狀腺中度腫大或甲亢復發的患者,根據患者甲狀腺對放射碘的攝取率計算每個患者需要的放射劑量。放射碘對孕婦和哺乳婦女是絕對禁忌證。由於放射碘的作用有一個延遲作用,隨著時間隨診,甲減發生率每年3%~5%。放射碘治療不適合有甲狀腺眼病的甲亢患者,因為治療後眼病可能會加劇。

(3)手術治療:屬於破壞性治療,甲亢不容易復發。適合甲狀腺腫大顯著或高度懷疑甲狀腺惡性腫瘤或甲狀腺腫大有壓迫氣管引起呼吸困難者。手術前需要用藥物將甲狀腺功能控制在正常範圍,術前還需要口服複方碘溶液做術前準備。

20.檢查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有何臨床意義?

答: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與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可通過細胞介導和抗體依賴的細胞毒作用使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造成自身免疫相關的甲減,已成為診斷甲狀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選指標。主要臨床應用:診斷橋本氏病和自身免疫性甲亢;瀰漫性毒性甲狀腺腫(Graves);監測免疫治療效果;檢測家族甲狀腺疾病的發病可能;預測孕婦產後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發生。對原發性甲減患者,結合促甲狀腺素升高,可以發現早期甲減病人。橋本甲狀腺炎患者,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終生存在,如臨床表現典型且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持續高水平,可作為診斷依據確診。 檢測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有助於解決臨床診斷出現的難題,比如異常的高促甲狀腺素水平同時伴隨正常水平的游離T4,若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升高,應考慮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和早期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85%甲亢和甲減患者表現高水平的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因此在大多數甲狀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中,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和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聯合檢測具有更高的臨床價值。 此外,產後甲狀腺炎、萎縮性甲狀腺、部分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可為陽性;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疾病、系統性紅班狼瘡可見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升高。

21.檢查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有何臨床意義?

答: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與甲狀腺組織的損傷有密切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可幫助檢測是否患有甲狀腺疾病。

(1)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陽性率約為80%。

(2)Graves病:陽性率約60%,滴度一般較低,經治療後滴度下降提示治療有效。如果滴度持續較高,易發展成黏液性水腫。

(3)疑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測到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陽性有助於診斷。

(4)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患者若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陽性且滴度較高,提示抗甲狀腺藥治療效果不佳,且停藥後易復發。若用手術或碘131治療,以後發生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可能性大。

(5)某些非甲狀腺疾病: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有一定的陽性率,如類風濕關節炎、紅斑狼瘡等。

(6)正常人特別是女性和老年人,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約有2%~10%的陽性率。

(7)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陽性尤其是高水平陽性者,對治療方法的選擇應慎重。

22.檢查抗甲狀腺受體抗體有何臨床意義?

答: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又稱甲狀腺刺激性抗體或甲狀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是一種甲狀腺的自身抗體,根據生理學作用不同分為甲狀腺刺激性抗體(TSAb)和甲狀腺阻斷性抗體(TBAb),是在毒性瀰漫性甲狀腺腫自身免疫過程中產生的,可以刺激甲狀腺產生甲狀腺激素,測定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有利於瀰漫性毒性甲狀腺腫發病機制的研究。甲狀腺刺激性抗體陽性可見於自身免疫性甲亢和新生兒一過性甲亢。甲狀腺阻斷性抗體陽性見於甲狀腺炎伴甲狀腺功能減退,及特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如果兩者同時存在時,甲狀腺功能狀態取決於兩者的相對強度。早上空腹抽血,前一天不吃過於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

23.檢查促甲狀腺激素有何臨床意義?

答:促甲狀腺激素(TSH)是腺垂體分泌的促進甲狀腺的生長和機能的激素。促甲狀腺素全面促進甲狀腺的機能,促進甲狀腺激素的釋放和促進T4、T3的合成,包括加強碘泵活性,增強過氧化物酶活性,促進甲狀腺球蛋白合成及酪氨酸碘化等各個環節。腺垂體分泌促甲狀腺素,一方面受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的促進性影響,另方面又受到T3、T4反饋性的抑制性影響,二者互相拮抗,它們組成下丘腦-腺垂體-甲狀腺軸。促甲狀腺素分泌有晝夜節律性,清晨2~4時最高,以後漸降,至下午6~8時最低。

促甲狀腺素增高:

(1)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伴有甲狀腺功能減低的橋本病。

(2)外源性促甲狀腺激素分泌腫瘤(肺、乳腺)、亞急性甲狀腺炎恢復期。

(3)攝入金屬鋰、碘化鉀、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可使促甲狀腺激素增高。

促甲狀腺素減低:

(1)非促甲狀腺激素瘤所致的甲狀腺功能亢進;

(2)垂體性甲狀腺功能低下;

(3)攝入阿司匹林、皮質激素及靜脈使用肝素。

24.檢查游離T4有何臨床意義?

答:游離T4(FT4)被水解後進入血液,99.98%的T4以非共價鍵與血漿蛋白結合,其餘為0.02%的游離T4。而游離T4是實際進入靶細胞與受體結合而發揮作用的激素物質。故甲狀腺的機制狀態與循環中的游離T4水平密切相關,可區別甲亢、甲低及甲狀腺功能的亞臨床狀態。其正常值不受甲狀腺結合球蛋白增加和減少的影響,是反映甲狀腺功能的靈敏指標。

(1)游離T4升高:

  •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游離T4是診斷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的敏感指標;
  • 低T3綜合徵:因51-脫碘酶受抑制,T4在外周脫碘障礙可使游離T4升高;
  • 藥物:乙胺碘呋酮和肝素等可使游離T4升高。

(2)游離T4降低 :

  •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游離T3、游離T4均降低,但輕度甲減和甲減初期則以游離T4下降為主;
  • 藥物:抗甲狀腺藥可使游離T3、游離T4均下降,但二者並不平衡,以游離T4下降較明顯。

總之,游離T4是一種具有真正生理活性的激素,人體內游離T4濃度不僅能反映機體甲狀腺功能,而且機體其他器官和臟器的病變與游離T4濃度的改變也密切相關。游離T4測定是臨床常規診斷的重要部分,可作為甲狀腺抑制治療的監測手段。當懷疑甲狀腺功能紊亂時,游離T4和促甲狀腺素常常一起測定。測定游離T4濃度,已成為診斷甲狀腺疾病和了解非甲狀腺疾病患者甲狀腺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25.檢查游離T3有何臨床意義?

答:與游離T4一樣,游離T3是甲狀腺激素的生物活性部分,能直接反映甲狀腺功能狀態,且不受血中甲狀腺結合球蛋白變化的影響,更準確地反映甲狀腺功能狀態。

(1)診斷T3型甲亢:T3型甲亢的實驗室檢驗特點是總T3增高,而總T4和游離T4正常。因此游離T3測定為診斷此型甲亢所不可缺少的指標。

(2)甲亢:顯著高於正常範圍;甲低時顯著低於正常範圍。若對多項指標進行全面評價。

26.血清游離T3、游離T4、總T3、總T4和促甲狀腺素中,哪個對甲亢和甲低的診斷價值更好?

答:(1)對甲亢的診斷價值:依次為游離T3>游離T4>總T3>總T4;對孕婦等常合併甲狀腺結合球蛋白變化的甲亢患者,游離T3和游離T4測定尤為重要。

(2)對甲低的診斷價值:依次為游離T4=TSH>總T4>游離T3>總T3,對於早期診斷新生兒甲低,可做臍帶血游離T4的測定,這是一個可靠性指標。


妊娠篇

27.妊娠期間,甲狀腺會發生什麼變化 ?

答:妊娠可以作為對甲狀腺的一次壓力測試。妊娠時,甲狀腺腺體體積增大約10%。甲狀腺會發生3大生理改變:首先,腎臟對碘的清除率增加,在碘缺乏地區可引發妊娠甲狀腺腫;其次,孕婦血中甲狀腺結合球蛋白(TBG)增多,致使血清總甲狀腺素(TT4)和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T3)增高,但游離甲狀腺素(FT4)和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正常;第三,妊娠前3個月HCG增加,孕婦血中的游離T4輕度升高,促甲狀腺素(TSH)相應降低。

28.妊娠期間甲狀腺常出現哪些問題?

答:妊娠甲狀腺問題常見有臨床甲減、亞臨床甲減、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陽性和甲亢(最常見的是Graves病)等。

29.甲狀腺疾病對妊娠有哪些危害?

答:甲狀腺功能異常,可導致女性不孕不育、流產、早產、胎兒畸形、孩子智力下降等問題。

30.為何孕期易發生甲狀腺疾病?

答:在懷孕或分娩時期,發生甲狀腺疾病的危險性會增大。這是因為懷孕期間,甲狀腺及其產生的甲狀腺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可能會發生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甲狀腺疾病。碘缺乏也是引發甲狀腺疾病的一個因素,因為懷孕和哺乳期間對碘的需要量增加。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成分,而甲狀腺激素是機體正常運轉所必需的。其他引起甲狀腺疾病的原因包括橋本甲狀腺炎,這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由免疫系統異常攻擊和破壞甲狀腺細胞造成。

31.備孕女性出現哪些情況應測促甲狀腺素?

答:(1)甲減/甲亢史,或目前有甲減症狀;

(2)抗甲狀腺抗體陽性或有甲狀腺腫;

(3)頭頸部放射治療史或甲狀腺手術史;

(4)年齡大於30歲;

(5)有I型糖尿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病;

(6)流產、早產或不孕史;

(7)多次懷孕(≥2次);

(8)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病或甲減家族史;

(9)病態肥胖(BMI≥40kg/m2);

(10)服用胺碘酮或鋰鹽,或近期進行了含碘顯影劑檢查;

(11)居住在重度或中度缺碘地區。

32.妊娠早期促甲狀腺素的參考值上限是2.5還是4.0mIU/L?

答:2011年美國甲狀腺協會指南中推薦,妊娠早期血清促甲狀腺素的參考值上限為2.5mIU/L,妊娠中期和晚期的血清促甲狀腺素參考值上限為3.0mIU/L。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妊娠早期促甲狀腺素>2.5mIU/L作為妊娠期血清促甲狀腺素參考值上限是不恰當的。2017指南中推薦建立不同人群不同妊娠時期促甲狀腺素的參考值範圍,建立參考值範圍納入的人群必須符合無甲狀腺疾病史、碘攝入充足及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陰性等條件。如果無法建立促甲狀腺素特異性參考值範圍,建議將妊娠早期促甲狀腺素的參考值上限定為4.0mIU/L。美國甲狀腺協會推薦甲減孕婦的甲狀腺功能控制水平是 妊娠早期血清促甲狀腺素 水平<2.5 mIU/L,妊娠中期和晚期<3.0 mIU/L,游離T4保持在非孕婦正常範圍的上1/3水平。

33.孕前為什麼要檢測甲狀腺功能?

答:甲狀腺疾病是內分泌領域的第二大疾病,發病率高,近年來發病率急速攀升。女性為男性的6~10倍,懷孕和分娩後的女性更為常見,大約5%的女性在妊娠期間發生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被喻為「身體的發動機」,其職責是製造甲狀腺素。甲狀腺素隨血液被運送到身體各個組織,幫助組織和器官中每個細胞準確發揮作用,如維持體溫,保證肌肉和腦、心臟等器官各盡其職。孕期甲狀腺功能異常對母親和胎兒均有危害。

34.妊娠期如何進行甲狀腺疾病的篩查?

答:甲狀腺素對胎兒腦組織的正常發育至關重要。在孕早期,胎兒的甲狀腺素要靠母體轉運。在孕中期,胎兒的腦結構發育仍依賴於母體的甲狀腺激素。為保證我國出生人口質量,女性,尤其是有甲狀腺疾病危險因素的女性,應在妊娠早期(最好在妊娠8周前),接受甲狀腺疾病篩查。篩查指標包括:血清促甲狀腺素、游離T4、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一旦篩查發現甲狀腺疾病,患者務必及時去正規醫院的內分泌及產科進行檢查,儘早診治。

35.妊娠期間,甲狀腺指標參考範圍是如何變化的?

答:妊娠期間促甲狀腺素值控制新建議:早期妊娠:0.1~2.5mU/L;中期妊娠:0.2~3.0mU/L; 晚期妊娠:0.3~3.0mU/L。 在妊娠期間,如果促甲狀腺素值>2.5mU/L,應該去檢查T4水平以確定是否有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或者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如果T4水平低於正常值,則診斷為臨床甲減,對胎兒的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同時增加了早產兒、低體重兒、流產的風險。臨床甲減必須受到治療。如果促甲狀腺素值高而T4值正常,則診斷為亞臨床甲減。如果這樣,下一步應該檢測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檢查結果為陽性的孕婦需要治療。亞臨床甲減對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的影響目前還不是十分清楚。但一項大型的研究顯示未經治療的女性所生的孩子智商較低。如果促甲狀腺素值≥10mU/L,不管T4值是否正常,都必須治療。在懷孕20周前,應每4周複查促甲狀腺素水平一次,然後在懷孕26~32周時再查一次。

36.復發性不良妊娠患者孕前的甲功往往正常,而孕後出現甲減,為什麼?

答:主要有2方面原因:

(1)不良妊娠者,往往雌激素增長不明顯,而雌激素本可使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合成增高,清除下降,且使總甲狀腺素增加;

(2)不良妊娠者HCG增長慢,而HCG與TSH(促甲狀腺激素)結構相似,本可作用於TSH受體,刺激甲狀腺激素分泌,從而抑制垂體TSH分泌。

37.哪種情況下應測定孕婦的血清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

答:(1)如果患者有甲亢治療史(放射性碘或手術),在孕早期應測血清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如升高,在孕18~22周時重複測(如果孕早期檢測不到或很低,則不需要);

(2)如果確認懷孕時,孕婦正在服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甲亢,推薦測定血清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

(3)如果患者整個孕中期需要服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甲亢時,孕18~22周時重複測定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

(4)如果孕18~22周時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升高或孕晚期服用抗甲狀腺藥,則孕晚期(孕30~34周)需再次測定,以評估是否需要進行新生兒和產後監測。

38.抗甲狀腺抗體與不良妊娠是否有關?

答:有關。

(1)抗甲狀腺抗體主要是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和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在復發性流產患者中的陽性率分別為28%和24%,流產多發生在12周內;

(2)體外受精過程中,抗甲狀腺抗體降低了胚胎植入成功率,且增加胚胎植入成功後的流產率。

(3) 甲狀腺抗體陽性的患者,87%會出現反覆試管移植不著床,妊娠早期的胚胎停育、絨毛膜下血腫,妊娠中晚期的胎盤下血竇、胎兒生長受限及子癇前期等併發症。

39.為何抗甲狀腺抗體會導致不良妊娠?

答:(1)輕微的甲狀腺激素不足,加上孕婦對甲狀腺激素需求增加,可能導致一些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

(2)甲狀腺自身抗體是自身免疫異常的標誌物之一,機體可能存在其他隱蔽抗體如抗心磷脂抗體;

(3)年齡:隨著年齡增長,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率顯著增加,而年齡大也是產科併發症的危險因素之一。

(4)胎盤損害:甲狀腺抗體影響了胎盤激素如人HCG,或甲狀腺抗體直接導致胎盤組織損害。

40.如何處理伴甲狀腺疾病的不育不孕患者?

答:(1)所有不孕不育的女性均查血清促甲狀腺素;

(2)臨床甲減女性想懷孕,應使用優甲樂 ;

(3)抗甲狀腺抗體陰性的亞臨床甲減者,不管是自然懷孕還是體外輔助生殖,可用低劑量左旋甲狀腺素(25~50ug/d)預防甲減進展,使促甲狀腺素<2.5mU/L,但不清楚能否改善生育力;

(4)尚不清楚甲功正常但抗甲狀腺抗體陽性的不育不孕患者,用優甲樂能否改善生育力和提高懷孕成功率,但也許可用優甲樂,以小劑量(25~50ug)起始用,但不推薦用糖皮質激素 。

41.什麼是妊娠亞臨床甲減和妊娠低甲狀腺素血症?

答:妊娠亞臨床甲減指促甲狀腺素在2.5~10mIU/L範圍內且游離T4正常。妊娠低甲狀腺素血症指孕婦促甲狀腺素正常,但游離T4低於參考範圍的第5(極低甲狀腺素血症)或第10百分位數值(低甲狀腺素血症)。

42.妊娠期甲減如何診斷?

答:促甲狀腺素>4.0mU/L為妊娠期甲減,該值比非孕期促甲狀腺素的上限低~0.5mU/L。

43.孕婦甲狀腺功能低下對胎兒有何影響?

答:因為甲狀腺激素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骨骼及神經系統非常重要,孕婦合併嚴重甲低可引起流產、先兆子癇、貧血、心衰、胎兒生長遲滯、胎盤早剝,圍生期病死率亦增加,甚至在孕婦已得到治療後,胎兒仍可表現為體重減輕、頭圍減小。

44.臨床甲減婦女懷孕注意什麼?

答:需要通過左甲狀腺激素片替代治療將甲狀腺激素水平恢復至正常。具體治療的目標是:已患臨床甲減婦女計劃妊娠,需要將血清促甲狀腺素控制在0.1~2.5 mIU/L水平後懷孕。更理想的目標是達到促甲狀腺素 0.1~1.5 mIU/L。因此,甲減婦女計劃懷孕前,需要通過口服優甲樂將甲狀腺激素水平恢復至正常,並將血清促甲狀腺素控制在 0.1~2.5 mIU/L,並且要每2~4周查甲狀腺功能及抗體。

45.妊娠期甲減選哪種甲狀腺素藥?

答:妊娠期甲減主要採用替代治療。替代量多少,需根據甲減的程度及患者本身的情況決定。孕婦需每月監測甲狀腺功能。妊娠期甲減推薦的治療是口服優甲樂,而其他甲狀腺製劑如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和干甲狀腺片,不建議在妊娠期使用。

46.妊娠甲減如何治療?

答:(1)應使用優甲樂的情況是: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陽性且促甲狀腺素>4.0mU/L;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陰性而促甲狀腺素大於10mU/L。

(2)或許可用優甲樂情況是: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陽性,而促甲狀腺素在2.5~4.0mU/L;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陰性,而促甲狀腺素在4.0~10mU/L;

(3)不用優甲樂情況是: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陰性,而促甲狀腺素正常或<4.0 mU/L;單純甲狀腺素低而促甲狀腺素正常。

47.妊娠期甲減的治療目標是什麼?

答:與一般人群一樣,妊娠期甲減的治療目標是血清促甲狀腺素低於2.5mU/L。服用左旋甲狀腺素的甲減女性在孕前應評估血清促甲狀腺素水平,並隨之調整左旋甲狀腺素劑量,以達到促甲狀腺素< 2.5mU/L。

48.甲減高風險的孕婦有哪些?

答:甲狀腺功能正常但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或抗球蛋白抗體陽性;甲狀腺切除術後;放射性碘治療。

49.臨床甲減或高風險孕婦多長時間檢查一次甲功?

答:臨床甲減婦女妊娠前半期每2~4周檢測一次甲狀腺功能ꎮ 血清促甲狀腺素穩定後可以每4~6周檢測一次。

50.臨床甲減的婦女在什麼條件下可以懷孕?

答:已患臨床甲減的婦女需先調整左甲狀腺素劑量,將血清促甲狀腺素控制在正常參考範圍下限-2.5mU/L水平後再計劃妊娠。

51.接受優甲樂治療的甲減患者懷孕後劑量是否增加?

答:是的,應該增加優甲樂劑量20~30%,且快速測試和進一步評估,增加劑量的一種方法是在目前每天左旋甲狀腺素劑量基礎上,每周額外增加兩天的劑量。

52.接受優甲樂治療的甲減孕婦分娩後劑量是否減少?

答:分娩後,優甲樂應該減少至孕前的劑量,產後約6周行甲狀腺功能檢測。孕期開始服用優甲樂的孕婦,劑量<50μg/d時,產後可能不需要再服優甲樂,停用優甲樂後6周內測定血清促甲狀腺素。

53.孕婦使用優甲樂有哪些注意事項嗎?

答:(1)放心服用:美國FDA藥品安全等級中屬於安全性最高的A級,妊娠期及哺乳期均可以使用,較大劑量情況下,哺乳時分泌到乳液中的甲狀腺激素量也不足以導致嬰兒發生甲亢或促甲狀腺素分泌被抑制,副作用極少(頭痛、心悸、焦慮等),過量可能有房顫和骨質疏鬆;

(2)治療期間每日堅持服藥:偶爾漏服,將漏服的劑量在發現的當天或隨後幾天補齊。例如漏服一劑,可在第二天服用兩倍的劑量。若漏服不止一天,應該堅持多天服用兩倍的劑量,直到補夠漏服的劑量。

(3)早餐前至少半小時服用。早餐前1小時服用、晚餐後3小時服用(臨睡前)和早餐前半小時服用的吸收效率依次降低。

(4)一次性將一日劑量用清水全部送服,且應該在間隔足夠時間後服用某些特殊藥物或食物:與維生素、高血壓藥物、滋補品間隔 1小時;與含鐵、鈣食物或藥物間隔 2 小時;與奶、豆類食品間隔 4小時;與消膽胺或降脂樹脂間隔12小時。

(5)如果服藥劑量需要較大:需評估胃腸道功能,如HP相關胃炎、萎縮性胃炎、脂肪泄等。

(6)注意進食的影響:纖維素、葡萄汁不影響吸收;豆製品和咖啡影響吸收。

(7)劑量是否足夠應以檢查甲狀腺功能指標為準。空腹查血,查完後服藥,孕12周後可每隔4~6周複查一次。

(8)若更換為其他產品,如雷替斯(左甲狀腺素鈉),需重新評估促甲狀腺素水平。

(9)服藥後可影響碘的吸收。

54.甲減孕婦不使用優甲樂會有哪些後果?

答:胎兒可發生先天畸形、流產、早產和死胎等,還會造成胎兒神經和智力發育障礙,引起智力低下。

55.如何處理甲狀腺功能正常但抗甲狀腺抗體陽性的孕婦?

答:(1)孕期應每4周測定一次血清促甲狀腺素,直到分娩;

(2)孕期不用硒補充劑;

(3)無反覆流產史,則不用左旋甲狀腺素來防止流產;有反覆流產史,可用左旋甲狀腺素防止流產,起始劑量為25~50μg,但不用免疫球蛋白;

(4) 不清楚用優甲樂能否預防早產的發生。

56.2017美國甲狀腺協會對孕婦促甲狀腺素增高和抗甲狀腺抗體陽性治療的指南建議?

答:(1)血清促甲狀腺素值大於妊娠特異性參考值範圍上限並伴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陽性:推薦優甲樂治療(強烈推薦,中等質量證據);

(2)當促甲狀腺素介於參考值範圍上限與10mIU/L之間、伴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陰性:考慮優甲樂治療(弱推薦,低質量證據);

(3)當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陰性、促甲狀腺素>10.0mIU/L時:推薦優甲樂治療(強烈推薦,低質量證據);

(4)對於促甲狀腺素介於2.5mIU/L和參考值範圍上限的妊娠婦女,既往有不良妊娠史或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考慮優甲樂治療,如不治療,需監測甲狀腺功能。

(5)不推薦對妊娠期單純低甲狀腺素血症進行常規治療。

57.妊娠期甲狀腺毒症的病因有哪些?

答:妊娠期甲狀腺毒症患病率為1%,其中臨床甲亢占0.4%,亞臨床甲亢占0.6%,分析病因Graves病占85%,包括妊娠前和新發Graves病、妊娠一過性甲狀腺毒症占10%、甲狀腺高功能腺瘤、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破壞以及外源性甲狀腺激素過量應用等。

58.控制妊娠期甲亢的藥物有哪些?

答:(1)常用的抗甲狀腺素藥物有兩種:甲巰咪唑和丙基硫氧嘧啶。甲巰咪唑致胎兒發育畸形,主要是皮膚發育不全和「甲巰咪唑相關的胚胎病」,包括鼻後孔和食管的閉鎖、顏面畸形沖。所以在懷孕前和妊娠T1期優先選擇丙基硫氧嘧啶,甲巰咪唑為二線選擇。T2、T3期優先選擇甲巰咪唑 (原因:丙基硫氧嘧啶可能引起肝臟損害,甚至導致急性肝臟衰竭)。

(2)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劑,普萘洛爾20~30mg/d,每6~8h服用,對控制甲亢高代謝症狀有幫助。長期應用與宮內生長限制、胎兒心動過緩和新生兒低血糖症相關。使用時應權衡利弊,且避免長期使用。可用於甲狀腺切除術前準備。

59.孕婦甲狀腺功能亢進對胎兒有哪些影響?

答:因甲狀腺激素合成過多,去甲腎上腺素和血管緊張素II產生增加,全身血管痙攣和子宮收縮敏感性增強,易發生妊娠高血壓病和早產。由於長期代謝率增高,影響到胎盤功能,致使胎兒生長受限、宮內缺氧、死胎增多。甲亢的不良影響:孕婦先兆子癇、充血性心衰、甲亢危象、流產、胎盤早剝和感染等。

60.妊娠一過性甲狀腺毒症如何診斷?

答:(1)妊娠早期血清促甲狀腺素<妊娠期特異性參考範圍下限(或0.1mU/L) 提示可能存在甲狀腺毒症,應當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進一步測定 T4、T3、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和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禁忌I攝取率和放射性核素掃描檢查。

(2)血清促甲狀腺素低於妊娠期特異性參考範圍下限(或0.1mU/L) ,游離T4>妊娠期特異性參考範圍上限,排除甲亢後可以診斷妊娠一過性甲狀腺毒症。

61.甲亢患者懷孕注意什麼?

答:若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未能控制,建議不要懷孕。若患者正在接受抗甲狀腺藥物的治療,血清總T3或游離T4、總T4或游離T4達到正常範圍,停抗甲狀腺藥物或應用最小劑量,可懷孕;若患者妊娠期間發現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在告知妊娠及胎兒可能存在的風險後,如果患者選擇繼續妊娠,則首選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或妊娠4~6個月期間手術治療。

62.妊娠甲亢如何治療?

答:孕婦甲亢有兩種類型:一是先有甲亢,後有妊娠;二是妊娠期發生甲亢。原有甲亢的婦女備孕,最好等到甲狀腺功能控制良好、抗甲狀腺藥物劑量使用較小時,再考慮懷孕。在整個妊娠期,甲亢患者仍應使用最小有效劑量的抗甲狀腺藥物,將血清游離T4水平保持在稍高於非妊娠期參考值的上限。每月監測一次甲狀腺功能,及時調整劑量。妊娠以後出現甲亢者,首選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禁用放射性碘131治療。丙硫氧嘧啶通常作為妊娠早期甲亢治療的首選,因為90%的丙硫氧嘧啶與大分子蛋白結合,不易通過胎盤,致畸率較低。而甲巰咪唑胎盤通過率較高,有一定比例會造成皮膚發育不全、鼻後孔或食管閉鎖等畸形。

63.正在服抗甲亢藥的女性剛好懷孕怎麼辦?

答:(1)如果服用低劑量得甲巰咪唑(<5~10mg/d)或丙基硫氧嘧啶(<100~200mg/d)可達甲功正常,鑒於潛在致畸作用,根據病史、甲狀腺腫大體積、治療長短、近期甲功、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等,考慮停用全部抗甲狀腺藥物。停用後,每1~2周做一次甲功,以評估孕婦和胎兒的甲狀腺狀態。如果孕婦的甲功正常,孕中晚期延長到2~4周一次,決定是否繼續不用藥。

(2)需要>5~10mg/d的他巴唑或>100~200mg/d的丙基硫氧嘧啶來維持甲功正常的甲亢患者,推薦丙基硫氧嘧啶用到孕16周,用他巴唑治療者儘早換用丙基硫氧嘧啶,按1:20比例(他巴唑 5mg/d=丙基硫氧嘧啶100mg,一天2次)替換,使用最低有效劑量,但孕16周後不能肯定繼續用丙基硫氧嘧啶還是換用他巴唑(因均有潛在副作用),每4周檢查一次游離T4/總T4和促甲狀腺素水平,達到血清游離T4/總T4水平處於或略微超過參考範圍;不推薦孕期聯合用左旋甲狀腺素和抗甲狀腺藥物。

64.妊娠一過性甲亢或妊娠劇吐造成的甲狀腺功能異常如何處理?

答:妊娠一過性甲亢與胎盤分泌高水平的HCG有關。治療以支持療法為主: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不主張給予抗甲狀腺藥治療。如病情需要可考慮應用β受體阻滯劑。

65.如何治療合併橋本甲狀腺炎的復發性不良妊娠?

答:(1)甲功正常:不治療,加強隨訪,但不同觀點是易在孕後發展為甲減,用左甲狀腺素降低流產率和早產率;

(2)有壓迫症狀、經藥物治療後甲狀腺不縮小,疑有癌變者需手術。

(3)甲功異常:用潑尼松、阿司匹林、小劑量免疫球蛋白等 。

66.孕期如何鑑別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

答:首先,需要進行必須檢查,判斷下一步處理,孕期禁止行放射性核素閃爍掃描或放射性碘吸收檢查,可能需要檢查得項目是甲功、超聲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

(1)孕婦的促甲狀腺素未增高,並持續超過孕16周,可以不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產後促甲狀腺素仍不高,如果不母乳餵養,可行放射性核素掃描;

(2)促甲狀腺素增高的孕婦,應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檢查前做超聲判斷對哪個結節進行活檢及時機;

(3)甲狀腺結節檢查為良性時,孕期不需特殊監測;

(4)甲狀腺結節細胞學檢查不能確診,未發現惡性淋巴結或不存在其他轉移時,孕期不手術,但如有臨床侵襲,可考慮手術;

(5)孕早期確診甲狀腺乳頭狀癌,超聲連續監測,如果孕24~26周前增長很快,或活檢發現惡性頸部淋巴結,考慮孕期手術,但如果孕中期結節保持穩定或孕後期才發現結節,可分娩後手術。

(7)確診髓樣癌或未分化癌,強烈考慮孕期手術。

67.妊娠期甲狀腺結節如何處理?

答:據統計,約10%的孕婦有甲狀腺結節。由於缺乏以人群為基礎的研究,故目前尚不能肯定妊娠婦女中發現的甲狀腺結節是否更趨於惡性。對妊娠婦女甲狀腺結節的評估,除了不能進行甲狀腺核素顯像外,其餘與非妊娠婦女相同。如果在孕早期發現惡性結節,宜進行手術治療。為減少流產的危險,手術應安排在妊娠24周後。如果到孕中期時結節大小無明顯變化,或者是在妊娠後半期發現的惡性結節,亦可在分娩後再手術。

68.妊娠期分化型甲狀腺癌如何處理?

答:(1)妊娠早期發現的乳頭狀甲狀腺癌應該進行超聲監測,每3個月複查甲狀腺超聲監測腫瘤的增長速度。如果妊娠中期結節仍然保持穩定或者是在妊娠後半期發現的結節,手術或許可以推遲到產後。

(2)妊娠早期發現暫不手術的分化型甲狀腺癌每3個月複查甲狀腺超聲監測腫瘤的增長速度,給予左甲狀腺素治療,治療目標是控制血清促甲狀腺素在0.3~2.0mU/L。

(3)如果分化型甲狀腺癌在24~26周前持續增大或者發生淋巴結轉移:推薦手術治療。

(4)分化型甲狀腺癌的手術時機應當選擇在妊娠中期的後期,此時手術母親和胎兒風險減小。

(5)妊娠期新診斷的髓樣癌或未分化癌對妊娠的影響尚不清楚然而治療延遲很有可能產生不良結局,因此在評估所有臨床因素後應該手術治療。

69.孕期行甲狀腺切除術的最佳時期是什麼?

答:非緊急手術是孕中期進行,因早產和流產的可能性最低。擇期手術應推遲到分娩後。

70.已手術的甲狀腺癌患者妊娠期促甲狀腺素的控制目標是多少? 如何給予左甲狀腺素治療?

答:甲狀腺癌患者妊娠後要維持既定的促甲狀腺素抑制目標:甲狀腺癌復發高風險的患者血清促甲狀腺素應保持低於0.1mu/L, 治療反應良好的甲狀腺癌者,促甲狀腺素抑制目標可放寬至2.0mu/L以下,定期檢測血清促甲狀腺素,每2~4周1次直至妊娠20周,促甲狀腺素穩定後可每4~6周檢測1次。與良性甲狀腺疾病行手術或I治療後甲減或自身免疫原因致原發性甲減的患者相比,甲狀腺癌患者妊娠期需要增加的左甲狀腺素劑量更小,因為其血清促甲狀腺素妊娠前處於相對較低水平.

71.妊娠是否會增加分化型甲狀腺癌復發的風險?

答:有甲狀腺癌治療史的婦女如果妊娠前不存在疾病的結構( 超聲是否有可疑癌癥結節) 或生化(甲狀腺球蛋白水平是否升高) 異常證據,妊娠期不需要進行超聲和甲狀腺球蛋白檢測;若甲狀腺癌治療效果不佳或已知存在復發或殘留病灶應在妊娠期進行超聲和甲狀腺球蛋白檢測。

72.如何發現胎兒甲亢?

答:(1)即使甲功正常,孕婦任何時間點檢測的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高(超過正常上限的3倍);

(2)孕後半期孕婦甲亢未控制良好;監測包括超聲評估胎兒心率、生長、羊水體積及是否存在胎兒甲狀腺腫。如胎心過速(胎心率>170 次/分,持續>10分鐘)、宮內生長發育遲緩、胎兒甲狀腺腫、骨骺癒合過早、充血性心衰體徵和胎兒水腫。臍帶穿刺取血在臨床極少應用,僅適用於母親在口服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的甲狀腺腫胎兒,或須確定是甲亢還是甲減的胎兒。

73.胎兒甲亢如何治療?

答:孕婦可服用抗甲狀腺藥來控制胎兒甲狀腺功能亢進症,開始劑量丙基硫氧嘧啶150~300 mg/日,1~2周減少劑量,以控制胎心率<140次/分。分娩前丙基硫氧嘧啶可減至75~100 mg/日。同時應注意避免抗甲狀腺藥物過量影響胎兒的腦發育。

74.新生兒甲亢如何治療?

答:患兒常在出生後數天發作,表現為易激惹、皮膚潮紅、高血壓、體重增加緩慢、甲狀腺腫大、突眼、心動過速、黃疸、心力衰竭等。治療目的是儘快降低新生兒循環血內甲狀腺激素濃度。可給予他巴唑0.5~1.0 mg/(kg·d)或丙硫氧嘧啶5~10 mg/(kg·d),每8小時1次。可予普萘洛爾1~2 mg/日,減慢心率。碘溶液,可每8小時1滴(相當8g碘)。若上述治療在24~36小時效果不顯著,可增加50%的劑量,並且給予糖皮質激素。

75.新生兒甲減的病因主要有哪些?

答:病因包括甲狀腺發育不全(占75%)、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占 10%)、中樞性甲減(占5%)、新生兒一過性甲減(占10%)。

76.如何發現新生兒甲減?

答: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兒的症狀可能有新生兒黃疸時間長,睡眠時間長,餵食困難 ,肌張力減退,舌頭變厚、腫大,哭聲嘶啞,排便少,便秘,低體溫。目前對於新生兒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為常規篩查,測定新生兒足跟血促甲狀腺素是最可靠的篩查方法,新生兒甲減篩查應當在生後72h~7d進行足跟血(濾紙干血斑標本),促甲狀腺素切點值是10~20mU/L,篩查陽性者立即複查血清促甲狀腺素、游離T4/總T4,診斷標準由各地實驗室根據本實驗室的參考值確定,可以參考血清促甲狀腺素> 9mU/L、游離T4 < 0.6ng/dl作為CH的診斷標準尚需結合CH病因檢查的結果。

77.新生兒甲減如何治療?

答:對於新生兒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患者,甲狀腺激素治療啟動得越早越好,必須在產後4~6周之內開始。有研究表明,若在45天內啟動治療,患兒5~7歲時的智商與正常兒童相同,延遲治療將會影響患兒的神經智力發育。可給予患兒左旋甲狀腺素,起始劑量為10~15μg/(kg·d)。治療目的是使血清總T4水平儘快達到正常範圍,且維持在新生兒正常值的上1/2範圍。為確保治療的確切性,達到目標後要再測定游離T4,使游離T4維持在正常值的上1/2範圍。血清促甲狀腺素一般不作為目標值,這是因為增高的促甲狀腺素要持續較長時間。一過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治療一般要維持2~3年,根據甲狀腺功能的情況停藥。發育異常者則需要長期服藥。

78.妊娠期如何評估妊娠期碘營養?

答: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 提出的妊娠期和哺乳期碘營養的標準是:

(1)碘缺乏:尿碘濃度(UIC) <150ug/L ;

(2) 碘充足:UIC 150~249ug/L ;

(3)碘超足量:UIC 250~499ug/L ;

(4)碘過量:UIC≥500ug/L。

UIC一般用來評估人群中的碘營養狀況,由於有明顯的晝夜及日間差異、受飲食和尿量的影響,故不能用於評估個人是否處於碘缺乏狀態,因此UIC並非常規檢測指標。

79.妊娠期女性需要多少碘呢?

答:甲狀腺協會支持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劑量,建議每個妊娠女性或者哺乳期女性每天攝入250ug的碘。 新指南推薦妊娠期、哺乳期或者正準備懷孕的女性每日口服150ug的碘以保證每日攝入足夠的碘。若服用碘化鉀則更好。海帶和海藻中碘的含量是不足夠的。 警告:若每日碘攝入量高於500~1100ug則會引發胎兒甲狀腺功能減退。

80.嚴重碘缺乏對母親和胎兒有哪些影響?

答:妊娠婦女嚴重碘缺乏可以導致母親和胎兒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 低甲狀腺素血症和甲減);甲狀腺激素水平降低刺激垂體促甲狀腺素生成和分泌增加,刺激甲狀腺生長導致母親和胎兒甲狀腺腫。妊娠婦女嚴重碘缺乏可以引起流產、死胎以及出生後嬰兒死亡率增加。正常水平的甲狀腺激素對胎兒腦組織神經元遷移和髓鞘形成至關重要,甲狀腺激素在整個妊娠期間都是必需的尤其是妊娠前半期ꎮ 嚴重碘缺乏妊娠婦女的後代可能表現為呆小症(克汀病) 。

81.妊娠期和哺乳期如何補碘?

答:(1)備孕、妊娠和哺乳期婦女每天要保證攝碘至少250ug。

(2)根據不同的地區制定不同的補碘策略:在碘缺乏地區:如果每天食用含碘鹽妊娠期不用額外補充碘劑;如果不食用含碘鹽妊娠期每天需要額外補碘150ug。補碘形式以碘化鉀為宜( 或者含相同劑量碘化鉀的複合維生素)。開始補充的最佳時間是孕前至少3個月。

82.妊娠期甲亢治療期間需要嚴格忌碘,那胎兒會缺碘嗎?

答:只有游離T4能通過胎盤,孩子需要的是游離T4,只要母親游離T4不低,孩子就不存在缺碘的問題。

83.何為產後甲狀腺炎?

答:產後甲狀腺炎是發生在產後一年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認為,這類患者多已存在隱性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在分娩後「免疫反跳」機制的影響下,疾病才由亞臨床狀態轉變為臨床狀態。大多數患者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陽性。多數患者的病程呈現自限性。輕度甲亢或甲減都無需治療。

84.如何治療產後甲狀腺炎?

答:(1)甲亢期,有症狀女性用對哺乳期安全的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或美托洛爾),用最低有效量數周,不用抗甲狀腺藥。

(2)甲亢緩解後4~8周(或出現新症狀)時,應測促甲狀腺素,看有無甲減。

(3)若出現有症狀得甲減,用優甲樂至少1年,每4~8周復檢促甲狀腺素,直到甲功恢復正常,以後每年測1次促甲狀腺素,看是否發生永久性甲減;

(4)甲功正常、甲狀腺抗體陽性的孕婦用優甲樂或碘不能預防產後甲狀腺炎。

85.甲減患者產後能哺乳嗎?

答:有不利影響,可能引起乳汁缺乏,由於甲狀腺激素進入乳汁的量極少,且優甲樂替代治療只是將母體的甲狀腺功能提升到正常水平,故可以哺乳。故亞臨床或臨床甲減女性母乳餵養,需要治療,同時,新生兒在出生後2~4天篩查有無甲減。

86.甲亢患者產後甲亢復發,可哺乳嗎?

答:哺乳期女性若出現甲亢,由於其乳汁中所含的T4量會增加,會抑制新生兒自身甲狀腺的發育,故必須等母親的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後,才能哺乳。

87.妊娠期臨床甲減孕婦產後左甲狀腺素劑量如何調整?

答:患有臨床甲減的妊娠婦女產後左甲狀腺素劑量應調整至妊娠前水平ꎬ並需要在產後 6周複查甲狀腺功能ꎬ指導調整左甲狀腺素劑量。

88.哺乳期甲亢如何治療?

答:(1)哺乳期禁用131I,如需使用,需要治療後棄奶3~4天;

(2)哺乳期禁用TC-99m高鎝鹽,檢測當天棄奶。

(3)治療措施與非哺乳期女性一樣,用他巴唑(最高劑量20mg/d)和丙基硫氧嘧啶(最高劑量450mg/d),用最低有效劑量的他巴唑、甲巰咪唑或丙基硫氧嘧啶,定期評估嬰兒生長發育狀況,但不用常規查嬰兒甲狀腺功能。

89.臨床甲減與女性不孕相關嗎?

答:甲減可導致月經紊亂,一項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在171例甲減婦女中23.4%有月經失調,遠高於甲狀腺功能正常人群(8.4%), 一項基於149例不孕婦女的橫斷面研究顯示4.6%的患者血清促甲狀腺素>4.5mU/L,目前研究數據尚不完善,多數數據支持甲減會增加不孕的風險,甲減的治療藥物安全因此對不孕婦女進行甲狀腺功能篩查和治療將其甲狀腺功能調整至正常水平是合理的。

90.有甲亢的復發性流產患者如何處理?

答:(1)孕前控制甲亢,控制後可自然排卵和月經,不能恢復者可促排卵,受孕後繼續治療;

(2)輕度甲亢:不用藥,或者在孕期用小劑量的抗甲狀腺藥如丙基硫氧嘧啶比較安全,不增加胎兒畸形的發生率,孕中晚期和哺乳期可用他巴唑;

(3)重度甲亢:用藥治療,劑量不過大,維持總甲狀腺不超過正常1.4倍。孕早期選丙基硫氧嘧啶150~300mg/d,分3~4次,如過敏或副作用,改選他巴唑或賽治15~30mg/d;孕中晚期和哺乳期選他巴唑或賽治20~30mg/d,丙基硫氧嘧啶為二線藥。

91.有甲減的復發性流產患者如何處理?

答:對孕婦的甲減處理比對甲亢處理更積極(輕度甲亢可不處理),均需接受左甲狀腺激素治療, 建議當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3個月後再考慮妊娠, 孕期堅持服用甲狀腺激素,使促甲狀腺素控制在正常水平,並可適當補充碘劑。

92.甲狀腺功能正常但抗甲狀腺抗體陽性的復發性流產患者如何治療?

答:是否治療以及如何治療尚未形成共識。Palagiano早在2006年就提出在復發性流產患者中針對抗甲狀腺抗體治療有希望降低流產率。Kokcu等認為,抑制抗甲狀腺抗體也許能增加復發性流產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國外應用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潑尼松與阿司匹林聯合,以及應用優甲樂等可提高妊娠率,降低流產、早產和死胎風險。在優甲樂基礎上加硒治療,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滴度比單用優甲樂顯著降低,但硒治療尚需進一步驗證。國內研究發現,孕前予以中小劑量激素降低抗體濃度,孕期予以小劑量激素維持治療,能夠有效增加抗甲狀腺抗體相關的復發性流產患者妊娠成功率。

93.2017年美國甲狀腺學會關於抗甲狀腺抗體陽性的復發性流產患者治療指南推薦?

答:(1)對於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陽性的亞臨床甲減孕婦:優甲樂治療;

(2)若甲狀腺功能正常、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無需接受優甲樂治療,但建議孕26~32 周期間,每 4周監測 1 次血清 促甲狀腺素 以明確孕婦甲狀腺功能的情況。

94.亞臨床甲減女性做試管嬰兒應注意哪些?

答:(1)所有治療不孕的婦女應監測血清促甲狀腺素水平;

(2)對於甲狀腺自身抗體陰性的臨床亞甲減不孕婦女( 未接受輔助生殖) 左甲狀腺素治療提高受孕率的證據不足,但應用左甲狀腺素能夠防止妊娠後臨床亞甲減向臨床甲減的發展而且低劑量左甲狀腺素治療風險較低,推薦對患有臨床亞甲減的不孕症的備孕婦女給予左甲狀腺素治療起始劑量25~50ug/d。

(3)對接受輔助生殖的臨床亞甲減婦女推薦應用左甲狀腺素治療,促甲狀腺素治療目標應控制在2.5mU/L以下。

95.卵巢過度刺激會改變甲狀腺功能嗎?

答:目前輔助生殖有多種方案IVF-ET或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ICSI) .無論哪種方案都始於誘導控制性超排卵,促排卵類激素的應用可能會改變甲狀腺激素水平。此外外源注射HCG能直接刺激甲狀腺促甲狀腺素受體,也可能引起甲狀腺激素升高和促甲狀腺素降低。

96.輔助生殖周期中如何監測甲狀腺功能?

答:(1)因為在控制性卵巢刺激期間得到的甲狀腺功能結果不能真實反映甲狀腺功能狀態,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應在進行控制性超排卵前、後1~2周檢測甲狀腺功能。

(2)對進行控制性超排卵成功受孕的婦女:推薦對促甲狀腺素升高者進行治療,對進行控制性超排卵後未受孕婦女,如果促甲狀腺素輕度升高,應該每2~4周監測促甲狀腺素這部分婦女的甲狀腺功能可能恢復至正常水平。

97.甲狀腺自身抗體對不孕和輔助生殖有何影響?

答: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婦女接受輔助生殖,其流產的風險顯著增加,自身因素導致不孕的婦女即使甲狀腺功能正常與同年齡可受孕婦女相比更有可能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陽性,進行輔助生殖的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不孕婦女卵巢的卵泡顆粒中可以檢測到甲狀腺自身抗體並與血清抗體滴度相關。

98.甲狀腺功能正常的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的婦女給予左甲狀腺素治療能改善輔助生殖結局嗎?

答:對於甲狀腺功能正常、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陽性進行輔助生殖的不孕婦女應用 左甲狀腺素改善輔助生殖結局的證據不足。但是對既往有流產或復發性流產史進行輔助生殖的不孕婦女,應權衡利弊,選擇左甲狀腺素治療,左甲狀腺素起始劑量為25~50ug/d。


參考文獻

1.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甲狀腺炎. 中華內科雜誌. 2008;47(9):784-8.

2.妊娠和產後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第2版).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 2019;35(8):636-64.

3.Paschou SA, Vryonidou A, Goulis DG. Thyroid nodules: Alpha guide to assessment, treatment and follow-up. Maturitas. 2017;96:1-9.

4.Tessler FN, Middleton WD, Grant EG.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TI-RADS): A User's Guide. Radiology. 2018;287(1):29-36.

5.Tessler FN, Middleton WD, Grant EG, Hoang JK, Berland LL, Teefey SA, et al. ACR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TI-RADS): White Paper of the ACR TI-RADS Committee. J Am Coll Radiol. 2017;14(5):587-95.

6.Wang TS, Sosa JA. Thyroid surgery for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Nat Rev Endocrinol. 2018;14(11):670-83.

7.Zhang D, Park D, Sun H, Anuwong A, Tufano R, Kim HY, et al. Indications, benefits and risks of transoral thyroidectomy. Best Pract Res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9;33(4):101280.

8.韓穎. 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發病機制研究進展. 臨床內科雜誌. 2015;32(9):642-4.

9.阮茂美,陳立波. 2011版ATA%2FAACE《甲亢和其他病因甲狀腺毒症診治指南》解讀. 世界臨床藥物. 2011;32(9).


致 謝

2020年春節後,我們陸續推出了《免疫性不良妊娠答疑解惑》系列專題,受到了廣大患者和同行的好評,在此,對已參與該專題撰寫、編輯、修改和補充的醫生、專家和教授(見如下名單)表示深深的感謝!

眾所周知,復發性不良妊娠的診療涉及面很廣,不是哪一個醫學專業所能完全覆蓋的,每個醫學專業的大夫觀點和意見不盡相同,甚至完全相反,而廣大的患友們更是非常迷惑、焦慮、痛苦甚至絕望,無所適從。為此,我們收集了數十場患者教育會過程中,患友們常提到或較關注的問題,組織全國相應專業的博士、高年資醫生、專家和教授,以提問關鍵詞相關內容的方式,進行了詳細客觀的回答,希望能對每一位有不良妊娠史孕媽媽的順利懷孕和分娩有所幫助!

值得注意的是,《免疫性不良妊娠答疑解惑》系列專題內容是每一位醫學工作者通過查閱國內外的文獻資料,並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總結出來的,不一定適合於所有的患者,每一位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來綜合分析和判斷,這些資料僅供參考!

當然,在撰寫、編輯、修改和補充過程中,肯定仍有不少的遺漏和錯誤,希望廣大的讀者們批評指正,我們將在出版書籍時予以糾正,謝謝!


劉湘源及其團隊 2020-4-29


醫學博士、醫生、專家和教授名單

(已網絡發布,按姓氏拼音排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