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喝冷飲,小心胃腸病

老劉談胃腸 發佈 2020-06-15T01:45:50+00:00

昨天,老劉看到一條新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019年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冷凍飲品不合格率仍處於較高水平,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問題。

昨天,老劉看到一條新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019年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冷凍飲品不合格率仍處於較高水平,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問題。

夏天到了,各式各樣的飲料永遠是夏日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有人甚至戲稱「靠冷飲續命」。可是,夏日的飲料不光能幫助我們消暑、解渴,包含的健康問題是不可忽視的!

熱量高糖分高營養低

冰爽的碳酸飲料無疑是很多人解暑時的首選,但這些碳酸飲料含有大量的色素、添加劑、防腐劑等物質,沒有一樣是對身體有好處的。另外,一般含有約10%左右的糖分,一小瓶熱量就達到一二百千卡,經常喝容易使人發胖。碳酸飲料喝得太多對胃腸非但沒有好處,而且還會大大影響消化。因為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抑制飲料中細菌的同時,對人體內的有益菌也會產生抑制作用,所以消化系統就會受到破壞。特別是年輕人,一下喝的太多,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引起腹脹,影響食慾,甚至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引發胃腸疾病。

夏季冷飲,不能不提的就是奶茶了。可謂老少皆宜、男女通吃,橫掃各個年齡段。但比起碳酸飲料,奶茶似乎有些「可怕」。奶茶≠牛奶+茶,通常購買的奶茶其實是奶精兌茶粉及其他香精、色素等製成的。精又稱「植物性奶油」,其成分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人體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每增加2%,患冠心病的風險就增加23%。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基本上都沒有,但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熱量,喝過多奶茶對身體並不利。

碳酸飲料、奶茶都沒營養,那喝果汁總行了吧。很多人認為,只要是水果味的飲料,都可以稱之為果汁,但這是一個實打實的誤區。我國的國家標準對果蔬汁及其飲料有明確的分類規定,最常見的有三類:果汁、果汁飲料和水果飲料,它們最大的區別就是果汁含量不同。如果想喝純正自然的果汁,還是自己現榨。沒有榨汁機的話,就去市場上買在你眼皮子底下榨出來的鮮榨果汁,此時不要忘了看一看店家的衛生情況。果蔬汁並非任何人都適宜飲用。對於糖尿病或腎病患者,必須限制或監控某些營養素的攝入量,如碳水化合物、鉀或磷。此外,與新鮮果蔬相比,大部分果蔬汁產品中損失了大量的膳食纖維,且一些有益的成分在榨汁過程中因不能及時溶出而隨果渣廢棄。因此,果蔬汁不能完全替代每日水果、蔬菜的攝入,僅是平衡膳食的組成部分。


傷害胃腸道

胃腸一直都是一個受不了刺激的器官,而如果經常大量的喝冷飲,就會使胃腸一直都處於一個冰冷的情況,這樣就非常容易傷害胃腸道。有研究顯示,快速吃一大杯冰淇淋後,胃內的溫度會由37℃快速下降至20℃以下,導致胃腸道血管收縮,影響消化物質的分泌。過多食用冷飲會影響胃腸血液供應,削弱胃腸粘膜屏障的自我修復能力,導致胃酸分泌紊亂,引起腹脹反酸等不適,影響消化酶分泌造成積食、腹脹,次數多了便會引發消化不良。由於胃腸驟然受冷,刺激腸粘膜引起胃腸不規則收縮,可能出現腹痛,由於冷熱不均,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的發生。經常喝冷飲還可誘發腸易激綜合徵發生。大量冷飲食品還會稀釋胃液,降低胃酸的殺菌能力,一些腸道致病菌就容易通過胃進入腸道,導致痢疾、傷寒、腸炎等疾病的發生。


夏天來了,冷飲固然爽快,但對健康不利。老劉建議大家喝天然的飲料。你會發現,原來最健康的還是那杯白開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