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斷惡性循環,促進特應性皮炎持久康復

中華皮膚科雜誌 發佈 2020-06-18T01:24:27+00:00

特應性皮炎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濕疹和/或痒疹,患者常伴有血清IgE水平升高、過敏性鼻炎、哮喘以及特應性皮炎的個人史和/或家族史。

特應性皮炎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濕疹和/或痒疹,患者常伴有血清IgE水平升高、過敏性鼻炎、哮喘以及特應性皮炎的個人史和/或家族史。多起病於嬰兒早期、兒童期,60%的患者在1歲內發病,給患兒及家長帶來很大身心痛苦。

特應性皮炎皮膚乾燥,刺激閾降低,刺激反應及過敏原穿透增加。通過刺激及變態反應、超抗原反應等機制導致瘙癢,為減輕瘙癢採取過度清洗、熱水燙洗、外用藥洗等進一步加重皮膚乾燥,形成「乾燥-瘙癢-乾燥」惡性循環。

皮膚瘙癢,會引發本能的搔抓反應,搔抓可造成皮膚損傷,甚至繼發感染,從而加重瘙癢而進一步搔抓以至皮膚苔蘚化,出現痒疹,形成「瘙癢-搔抓-瘙癢」惡性循環。

皮損微生物定植或感染,各種細菌、真菌等可通過直接毒性作用或超抗原機制可使皮損持久存在、加重或繼發播散,進而形成「濕疹-超感染」惡性循環。

由於不恰當「忌口」,造成營養失衡,會進一步加劇原有的免疫功能障礙,使原有異常免疫反應如變態反應或自身免疫反應加劇,形成「忌口-營養失衡-免疫障礙」惡性循環。

此外,因過度治療,造成皮膚屏障功能進一步受損,從而加重濕疹,形成「過度醫療-保護機制受損-濕疹」惡性循環。

特應性皮炎患者多存在心理障礙,對患者日常生活、休息等均有消極影響,進而加劇免疫失衡,加重病情,形成「心理障礙-濕疹」惡性循環。

採取措施,打斷這些惡性循環,將有利於疾病治療和持久康復。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