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常用於調節腸胃紊亂,緩解腹瀉,但隨便吃的人可能要惹大禍

冼守業 發佈 2020-06-18T18:22:02+00:00

同時,益生菌也不是補充得越多越好,過度攝入和補充益生菌很有可能導致臟器負擔加重,擾亂腸道正常,危害自身的健康。

朋友,你知道細菌有好壞之分嗎?

益生菌是1965年前提出的一種概念。所謂益生菌,便是通過定殖在人體內,改變宿主某一部位的菌落組成的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過調節宿主黏膜與系統免疫功能或調節腸道內菌落平衡,促進營養吸收保持腸道健康的作用,從而產生有利於健康作用的單微生物或組成明確的混合微生物。

那麼,益生菌就是一種可以隨便吃,有益於健康的「藥物」嗎?

當然不是,雖然現在益生菌被用於便秘、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狀,但還是需要注意一定的事項的。

首先,服用的益生菌,必須要符合以下條件才行。

·是具有特定功能的菌類

·效果和專業性得到了專業評估,要明確其對人體的好處。

·菌株數量要足夠多,活性要足夠強,要確保有足夠的菌株到達腸胃。

事實上,人體本身就存在一定細菌,有些屬於無害細菌、有些是益菌、有些可能是會導致染病的壞菌。

而補充益生菌的條件,則是腸道出現紊亂,如輕型腹瀉、腹脹、消化不良、代謝差等等。

同時,益生菌也不是補充得越多越好,過度攝入和補充益生菌很有可能導致臟器負擔加重,擾亂腸道正常,危害自身的健康。

因此,對於腸道健康的人群來說,並不需要特地補充益生菌。而對於以下幾類人來說,補充益生菌是一種剛需。

· 免疫力低下者:早產兒、低體重兒、剖腹產兒等;

· 便秘和腹瀉人群;

· 消化不良人群以及腸炎患者;

· 腸道功能逐漸減弱的中老年人;

· 先天性缺乏乳糖酶的人群;

· 化療或者放射治療的腫瘤患者;

· 肝硬化患者。

我們該如何攝取益生菌呢?

益生菌的補充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從食物中攝入,一種是從益生菌製劑中攝入。

從食物攝入方面,發酵類的食物普遍都存在益生菌,如酸奶、奶酪、腐乳、泡菜等等。

而益生菌製劑方面,可以服用由中國株嗜酸乳桿菌,日本株嗜酸乳桿菌、糞鏈球菌和枯草桿菌等四種菌粉組成的(益君康)複方嗜酸乳桿菌片,來補充足夠數量的益生菌,來跟身體帶來健康。

但需要注意的是:益生菌並沒有治療作用,只有調節生理性症狀功能,也就是說益生菌不能替代醫生開的用於治療疾病的藥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