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于樞行楷之美,800年來稱第一,這字連趙孟頫都比不上

三餘書社 發佈 2020-06-20T11:01:27+00:00

在中國書法史上有這樣的一個發展現狀,那就是循環的拋物線結構,且峰值會越來越低,從兩漢到魏晉,從隋唐到宋元,從明清到當代,每一個時代的高手都難以同前代相比肩。

在中國書法史上有這樣的一個發展現狀,那就是循環的拋物線結構,且峰值會越來越低,從兩漢到魏晉,從隋唐到宋元,從明清到當代,每一個時代的高手都難以同前代相比肩。

這裡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學書觀念的變革,晉人學兩漢,隋唐學魏晉,宋人學唐人,元人學宋人,前朝的名家猶如一座大山一般,矗立在那個時代學書人的面前,很難逾越。

就像是趙子昂早年學習宋高宗,幾乎達到了痴迷的狀態,這個時代鮮于樞建議趙子昂深入魏晉,從右軍處取法,從此,趙子昂書法才為之一變。

其二是筆法的衰絕,這一點張彥遠在《法書要錄》中談到過筆法的譜序流變,從東漢的蔡邕,到蔡文姬、鍾繇、衛夫人、王羲之、王獻之,一直到王僧虔、智永、虞世南到了五代時期基本就已經斷絕了。

而後人由於對於筆法的不甚了了,也是其書法逐漸沒落的原因。

我們今天談元代最了不起的一位大家,他完全「吃透」了唐人之法,將楷書寫到了一個至高境界,在書法方面,雖然影響力不及趙子昂,但是實力卻猶有過之。

這一點也是趙子昂自己承認的,在鮮于樞去世之後,趙子昂曾經說過一段話:

伯機過余遠甚,極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機已矣,世乃稱仆能書,所謂無佛出稱尊爾。

伯機就是鮮于樞,趙子昂比鮮于樞大8歲,只可惜鮮于樞英年早逝。鮮于樞行楷之美,800年來稱第一,這字連趙孟頫都比不上!

鮮于樞是北方人,其祖父曾經做到高官,其父親乃是一個運糧官,所以幼年的鮮于樞常常於全國各地奔走,他身上有著北方人的俠義之氣,且相貌英俊,有一縷美髯,人稱「髯公」!

有詩讚嘆道:

面帶河朔偉氣,每酒酣驁放,吟詩作字奇態橫生。

他是這樣的一個英武的人,他幼年在家庭的薰陶之下,沉迷於書法,他的書法之所以高於同輩的原因就在於他的取法,他的書法直接以晉唐為門戶,一生始終沉浸在晉唐的法書當中,所有我們今天看到他的字,圓厚而豐滿,且筆法精到,古雅而朴茂,這是趙子昂比不上他的地方。

鮮于樞有一件楷書精品,叫做《麻徵君透光古鏡歌》,此作看似平平無奇,卻全是古人用筆,在結構上,是真正做到了,「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的境界。這字可以稱得上是元代最美行楷了,真是美醉了,在百度百科有他與趙子昂並稱為「書法巨擘」之說。

而此件作品,完全達到了蘇軾所提到的楷書的絕藝,當代人學習大楷作品我,往往不知道如何入手,這件作品能給你很好的啟發。

鮮于樞此《麻徵君透光古鏡歌》,用筆乃是唐法,在字形的處理上,又超越了唐代的結字技巧,是後人練習大字楷書的絕好範本,且此作在字形上筆勢往來頗有動感,在整體的氣象上,高古而醇厚,是鮮于樞平生楷書的至高境界。

此作也是元朝楷書的代表之作,800年來稱第一,明清兩代,幾乎無人能出其右者。

鮮于樞這件《麻徵君透光古鏡歌》,如今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如今,我們將這件作品進行超高清的1:1掃描,還原出了跟原作一模一樣的作品。

欲購此行楷長卷,請點擊下面惠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