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的槓子頭

草根練劍 發佈 2020-06-20T09:56:09+00:00

在我五六歲七八歲時家中不斷地有槓子頭,有山東家來人時帶來的,有在福興戲院旁的饅頭鋪里買的,一寸厚,三四寸直徑,上小下大,側面坡坡的一圈刻有斜斜的一排紋路,上面壓著井字花紋。

從小食慾好,除了不愛吃肉,其他一律不拒,見什麼愛什麼。以至花甲之後對鄉情和親情的懷念留戀也都是和吃食連在了一起,那年幾歲時,什麼場景身邊有誰吃了 什麼什麼……今天夢到幾十年沒吃的槓子頭火燒,夢醒,香香的槓子頭沾滿腦海,不想都不行,是它們也想我了。爬起來把這份感情記下來。
在我五六歲七八歲時家中不斷地有槓子頭,有山東家來人時帶來的,有在福興戲院旁的饅頭鋪里買的,一寸厚,三四寸直徑,上小下大,側面坡坡的一圈刻有斜斜的一排紋路,上面壓著井字花紋。最突出的印象是又干又硬又韌,那時沒有冰箱,可以存放很久。
槓子頭沒加任何油鹽蔥蒜調料,吃起來實誠有嚼勁,樸素的原始麥香和口感,不管存放多久都一樣吸引人。
當年初學做飯時第一堂課就是跟二姐學著「擻面」,就是和面。戧面的過程翻來覆去必須沿著一個方向翻轉不可亂來,現在想可能是麵粉中的麵筋(植物蛋白)必須沿著同一個方向拉伸排列的原理。
要 想讓槓子頭又硬又韌就必須戧面,它的製作風格如同山東人的性格一樣,粗獷實在。據說,以前比較專業的做法是在家中牆上掏個洞,一根大槓子一頭插在裡面,運 用槓桿原理把另一頭的冷水麵糰反覆槌壓,槌壓時間越 久越硬做出的火燒越好吃。沒有這套「專業」設備的就要靠媳婦們下死力地反覆揉,有句從小就聽母親常說的一句話:「打出來的媳婦揉出來的面」,意思是說,媳 婦越打越聽使喚,麵食越揉越好吃!現在的媳婦不用打了,恩愛夫妻們同樣互相聽使喚,槓子頭如果仍然在做,可能有機器代替手工了,應該味道如舊吧。
經博友」白雲雁水「提醒,槓子頭只是山東火燒里的小塊頭,大的是鍋餅,也是一寸多厚,直徑有一尺半長,也是硬硬的韌韌的有嚼頭,不同的是,槓子頭是未經發酵的冷水面,鍋餅是發麵再戧面。兩種餅都沒有烙糊,兩面都是白白凈凈的,火候恰到好處。
槓子頭家族還有「巧餅」,發麵,用棗木刻的模子磕出來,大小形狀不一,也是硬硬的香香的。
總覺得槓子頭很像山東人:粗獷,質樸,倔強,實在,經久,越品越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