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治療禁忌症,你有了解嗎?

貴陽風濕免疫科王主任 發佈 2020-06-20T05:48:22+00:00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早期常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的情況,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病情發展到晚期的時候,患者的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並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早期常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的情況,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病情發展到晚期的時候,患者的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並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每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關節畸形情況也不盡相同,那麼如何自己確診自己得的是否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呢?

  (1)關節晨僵:晨僵表示滑膜炎有活動性。

  (2)對稱性關節疼痛、腫脹、壓痛增重、活動時痛甚。

  (3)一個關節有軟組織腫脹或稱積液。

  (4)一個關節有軟組織腫脹或稱積液,肌張力減弱三個月上者。

  (5)對稱性的關節腫脹,其他關節同時受累。

  (6)皮下結節生長至關節附近。

  (7)關節或關節周圍組織的浸潤或團厚產生球狀寇性腫大,多表示關節內有液體。

  (8)骨樣硬韌腫大,多為骨節或軟骨增生結果。

  (9)局部軟組織高度水腫成全身浮腫。

  (10)關節腫脹、肌肉萎縮、功能障礙。

  (11)典型放射線改變,並包括關節端的脫鈣,但退行性改變不能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

  (12)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

  診斷為典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RA)必須具備如下條件;確定RA須具備1、2、11或12條。可能RA須具備1、2條。時間均為36天以上。

  如果已經確診了自己是屬於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千萬不要盲目地開始治療,一定要先排除自己沒有以下病症後再開始服用對應的治療藥物。

  (1)出血性系統性疾病。

  (2)各種傳染性疾病。

  (3)循環系統性疾病、血管硬化症、高血壓、冠心病、其他心臟病。

  (4)消化系統潰瘍病、混合性內痔出血。

  (5)腦神經疾病、神經病。

  (6)外傷、撓傷。

  (7)高燒待查。

  (8)過敏性皮膚病。

  (9)六十歲以上老年人。


  溫馨提示:

  老年人患骨關節病十分常見,關節疼痛腫脹,關節功能受到影響。因此,消炎止痛藥是目前骨關節病治療中最有效、最常用的:但由於老年人群中患骨關節病同時往往還息有高血壓、胃潰瘍、胃功能不全、凝血機制不良,而非甾體類藥物對這些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間接作用。

  因此,老年患者服用非固體類藥物要特別小心避免這些病症的發生。老年患者服用這類藥物時要注意如下幾點:

  一、要在正規醫師指導下服用.不輕易隨便用藥。

  二、惠有其他病症時,更要小心,要遵守醫師的醫囑。

  三、選擇副作用較小的非甾體類藥物。

  四、要避免大劑量、長期服藥。

  五、要選擇性輪換用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