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健識」膳食蛋白質與免疫力

sma掌健識 發佈 2020-06-30T02:07:48+00:00

膳食營養是機體免疫系統的物質基礎,在各種營養物質中,以蛋白質、胺基酸與機體免疫系統結構和功能的關係尤為密切。

01、蛋白質對人體免疫有多重要?

膳食營養是機體免疫系統的物質基礎,在各種營養物質中,以蛋白質、胺基酸與機體免疫系統結構和功能的關係尤為密切。蛋白質好比一副鎧甲,其缺乏可以導致機體皮膚、黏膜等物理屏障以及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非特異性免疫細胞的結構破壞和功能減弱,進而影響機體的固有免疫。蛋白質營養不足還會通過影響胸腺、淋巴結等免疫系統器官、組織的正常發生髮育,削弱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

02、哪些人群要補充蛋白質?

兒童、老年人,這兩類人群基礎免疫力相對低下、抵抗力較差,補充蛋白質營養更具特殊意義。充足的蛋白質營養能保障兒童的免疫器官、組織正常發育。而蛋白質營養不良的兒童,會出現皮膚黏膜蒼白、皮下脂肪減少、毛髮脫落等症狀,還可伴低蛋白性水腫、腹部膨脹等的發生。對於老人而言,更需要增加蛋白質攝入。一方面,老年人經常出現進食量明顯減少,易引起膳食蛋白質攝入不足;另一方面許多老年人都有長期慢性疾病、代謝狀況改變等問題,這又使得對蛋白質的生理需求增加。老年人蛋白質營養不良會加劇肌肉衰減症及衰弱綜合徵,同時,它還與老年人住院時間延長、術後併發症增加、感染以及死亡率增高等不良臨床結局密切相關,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臨床預後以及健康壽命影響重大。

03、什麼是優質蛋白?

人體內的蛋白質始終處於一種不斷合成和降解的動態平衡,任何一種必需胺基酸缺乏或過量,都會破壞這種平衡,影響健康,因此平衡膳食就尤為重要。根據食物來源不同,我們可以大致將膳食蛋白質分為動物蛋白質和植物蛋白質。一般要求動物性蛋白質和大豆蛋白質應占膳食蛋白質總量的30%~50%。為改善膳食蛋白質質量,在膳食中應保證有一定數量的優質蛋白質。膳食蛋白質中各種必需胺基酸的構成比例被稱為胺基酸模式,越接近與人體蛋白,越能為機體充分利用,其營養價值也相對越高。魚類、肉類、奶蛋類、豆類蛋白等的胺基酸模式因與人類相近,從而被稱之為「優質蛋白」。

04、蛋白質補充越多越好嗎?

不是!蛋白質補充過量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某些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控制蛋白質攝入,如腎臟疾病患者為減輕腎臟代謝負擔,蛋白質的攝入量要適當減少,且要以攝入優質蛋白為主;尿酸增高及痛風患者為了控制體內的嘌呤含量,也需要控制動物性蛋白的攝入量。部分人群採用高蛋白飲食減肥,盲目攝入過量蛋白質,或者有些健身人士過度追求增加肌肉,大量攝入牛肉、雞胸肉、蛋白粉等,可能存在蛋白質過量的風險。蛋白質攝入過量一般是指長期攝入超過35%總熱量的蛋白質,這會增加機體肝臟和腎臟的代謝負擔,腸道內毒素堆積,甚至會影響機體骨密度引起骨質疏鬆。因此對於健身人士或減肥人群,在攝入蛋白質補充劑時,應注意過量問題;建議每天總蛋白質的攝入量在1.5-2.0g每千克體重為宜。對於普通人群,平衡膳食通常不會有蛋白質攝入過量的風險,但保持體內各類胺基酸的充足、平衡仍是維持健全免疫力和強健體魄的關鍵。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應攝入1.0~1.2g蛋白質每千克體重,且動物性蛋白和大豆蛋白等優質蛋白應占總的膳食蛋白質攝入量的30%~50%。因而目前推薦一個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肉類(包括豬肉、牛肉、羊肉、禽肉以及動物內臟等)40~75g,水產類40~75g,蛋類40~50g,奶製品300g,全穀類和雜豆類50~150g,堅果類10g。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專科分會

作者:孫建琴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臨床營養中心

葉夢瑤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臨床營養中心

審核:秦環龍 上海市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專科分會主任委員

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一直以來堅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屬各專科分會積極響應學會號召,集中全市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全方位推進醫學科普宣傳。上海市醫學會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稱號,將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繼續著力於向人民群眾傳播正確的醫學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基地建設成更為優質、更受歡迎的醫學健康科普家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