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名老中醫深度剖析痛風性關節炎治療

博愛社會 發佈 2020-06-29T17:25:11+00:00

痛風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及(或)尿酸排泄減少所導致的一組異質性疾病,其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覆發作、痛風石沉積、痛風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常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腎結石形成,嚴重者可出現關節致殘、腎功能不全。

痛風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及(或)尿酸排泄減少所導致的一組異質性疾病,其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覆發作、痛風石沉積、痛風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常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腎結石形成,嚴重者可出現關節致殘、腎功能不全。國家名老中醫,八大處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醫師馮興華教授治療痛風性關節炎強調分期辨證施治,療效甚佳。

國家名老中醫如何分期辨證施治?

一、急性期

急性期,濕、熱、毒、瘀痹阻關節。馮老治以清熱利濕、解毒祛瘀。

痛風好發於肥胖的人,急性期多表現為關節突發紅腫熱痛,常以足部第一跖趾關節受累,即所謂「膏粱之變,足生大疔」。肥甘過度,酒食無節,易導致痛風。

症狀

突發關節紅腫熱痛如燎,以四肢小關節為甚,肢體困重,關節活動受限,兼有發熱,有汗不解,心煩,口渴不欲飲,便干尿赤,舌質紅、苔黃膩或燥,脈滑數。

治療方式

馮老治以清熱利濕、解毒祛瘀,方選當歸拈痛湯合四妙丸加味。

方中苦參、茵陳為君,大苦大寒,退熱泄降,蕩滌熱毒濕濁;加入金銀花、連翹、蒼朮、土茯苓清熱利濕解毒之品,治療濕熱痹阻、熱邪久蘊成毒者,能「利濕祛熱,入絡,搜剔濕熱之蘊毒」;生地黃、牡丹皮、丹參、牛膝涼血行血,祛血中伏火;佐以秦艽、秦皮味苦性寒以泄熱除濕;威靈仙「性猛急,蓋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經絡」。諸藥合用,使熱毒清、濕濁化而瘀血除。急性期若伴有發熱者,可選用清瘟敗毒飲加減。用藥時馮老會根據患者病情酌情加減。

二、間歇期

痛風性關節炎急性期過後,關節腫痛已消,進入間歇期。馮老認為,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脾氣虧虛為痛風發病之本,脾失健運、濕濁內生為痛風發病之病機關鍵,間歇期治療當以益氣健脾、化濕通利為法。

症狀

間歇期患者關節已無明顯腫痛,周身無明顯不適,表現為高尿酸血症,舌淡胖、苔白,脈沉細。

治療方式

此期熱毒之邪雖解,濕濁之邪纏綿,需要益氣健脾、化濕通利,馮老治以四君子湯加味。

方中黃芪為君,直入中土而行三焦,內補中氣,鼓舞氣機,使脾旺而復其運化之職;中焦脾土健旺,縱有留濕,亦可益氣祛邪,寓瀉於補,相輔相成。臣以黨參、茯苓、白朮補益中州,健脾化濕;蒼朮、薏苡仁、澤瀉疏泄陽明之濕、祛除穢濁惡氣。佐以厚朴、陳皮、枳殼行氣,令氣暢而濕行;莪術破氣中之血,丹參涼血祛瘀,共奏清血中伏火之功。用藥時,需根據患者實際病情酌情加減。

三、慢性期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反覆發作,或治療不當,最終進展為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多在起病10年後出現,是病程進入慢性期的標誌。慢性期治療需要健脾益腎,化濁排毒。

症狀

濕濁毒邪留滯血中,不得泄利,積滯日久,致痰濁內生、血脈瘀阻,並損及他髒。不僅損傷腎臟,還常伴發高血壓、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等。使病情逐漸加重,纏綿難愈。

治療方式

慢性期痰瘀膠著、虛實夾雜,馮老治療重在健脾益腎,化濁排毒,方選四君子湯合腎氣湯加味。

方中黨參、白朮、茯苓、甘草補氣健脾;腎氣湯溫補腎氣,其中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補益腎精而攝納精氣,澤瀉、牡丹皮、茯苓滲利水濕、泄濕濁,附子、桂枝溫補脾腎之陽,且濕為陰邪,得溫則化,得陽則宣。配以金銀花、連翹、土茯苓以解久郁之熱毒,白芥子、夏枯草化痰散結,三棱、莪術逐瘀通絡。諸藥相合,共奏扶正祛邪之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