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遠教授團隊創新:鼻內鏡微創外科技術治療初治早期鼻咽癌

醫脈通腫瘤科 發佈 2020-06-27T21:00:26+00:00

和其他頭頸部癌首選手術治療不一樣,放射治療是初治鼻咽癌首選並且唯一的根治性治療手段。功能性鼻內鏡外科的發展使得鼻咽腫瘤微創切除成為可能,但是運用到鼻咽癌外科治療,仍然存在多個技術瓶頸:鼻腔及鼻咽腔狹窄,手術操作很不方便;

鼻咽癌是我國華南地區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和其他頭頸部癌首選手術治療不一樣,放射治療是初治鼻咽癌首選並且唯一的根治性治療手段。這是因為鼻咽癌診斷時多數已為中晚期,手術難以實現根治性切除;而對於其中少數的理論上可行根治手術切除的早期鼻咽癌患者,由於鼻咽位置深在,既往的外科手術需要掀開面部才能暴露鼻咽,創傷大、後遺症多,難以被醫生及患者接受;最重要的是,鼻咽癌對放射線非常敏感,放射治療療效確切。所以,以往鼻咽癌以放療為首選治療手段,手術則主要用於放療無效的挽救性治療。

隨著健康體檢的普及以及腫瘤篩查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早期鼻咽癌被發現。根據2017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導,使用EBV-DNA等技術進行鼻咽癌篩查,可使得I期鼻咽癌的診斷占比從過去的5.8%提升到47.0%。I期鼻咽癌腫瘤局限在鼻咽腔,但根據美國NCCN鼻咽癌治療指南,調強放射治療是其唯一推薦治療方案,雖然調強放療療效令人滿意,5年生存率可達95%以上,但是幾乎所有患者都會出現輕至中度的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口乾等急性毒性症狀;放療所致的遠期毒性及其相對不菲的治療費用也不容忽視。

功能性鼻內鏡外科的發展使得鼻咽腫瘤微創切除成為可能,但是運用到鼻咽癌外科治療,仍然存在多個技術瓶頸:

  • 鼻腔及鼻咽腔狹窄,手術操作很不方便;

  • 如何按照「不接觸」腫瘤外科原則對鼻咽腫瘤進行整塊切除?

  • 鼻咽毗鄰頸內動脈,一旦傷及,可出現致命性大出血,如何預防?

  • 鼻咽創面如何修復?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陳明遠教授團隊通過「第三隻手」助手輔助技術、「包餃子」整塊切除理念、「血管保護支架」專利、「帶蒂鼻粘膜瓣修復術」等一系列技術創新,率先解決了以上難題。

術中,由助手通過雙側鼻腔入路,使用吸引器吸除煙霧及積血,並配合主刀輔助牽拉,成為主刀的「第三隻手」,解除鼻咽狹窄、操作困難的限制;通過游離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包裹腫瘤進行「包餃子」樣切除,避免器械與腫瘤直接接觸,實現腫瘤的整塊切除;對於腫瘤毗鄰頸內動脈的患者,可從頸部旁路游離出頸內動脈,並使用血管保護支架予以保護,避免誤傷出血;根據鼻腔血供豐富且呈網狀分布的特點,創新性地採用鼻中隔後動脈為血管蒂,使用鼻中隔、鼻底粘骨膜瓣一期修復鼻咽創面,解決鼻咽修復難題。通過這一系列技術創新,經鼻內鏡鼻咽切除+帶蒂鼻粘膜瓣修復術成功應用到局部復發鼻咽癌的挽救治療。前期研究結果顯示,對於局部復發鼻咽癌,微創外科治療相比調強放射治療有著明顯更高的5年總生存率,而且治療相關副反應更少、醫療費用更低。局部復發鼻咽癌和無頸部淋巴結轉移的I期鼻咽癌外科切除原則是一致的,這項新技術能否從局部復發鼻咽癌擴展應用到初治I期鼻咽癌的根治性治療呢?

從2007年到2017年10年間,陳明遠教授團隊為10例拒絕放療的初治I期鼻咽癌開展單純的微創外科治療,經過中位5年的隨訪,未發現1例出現復發、轉移或死亡,同時完全避免了口乾、聽力下降等常見放療後遺症。與同時期接受調強放療的329例I期鼻咽癌患者相比,微創外科治療組的5年總生存率、無局部復發生存率、無區域復發生存率和無遠處轉移生存率相似(100% vs. 99.1%, 100% vs. 97.7%, 100% vs. 99.0%, 100% vs. 97.4%,P>0.05),但是總體醫療費用更低(27487.6 ± 10097.8元 vs. 84812.3 ± 28510.6元, P < 0.001),口乾(3.3 ± 10.5 vs. 34.4 ± 25.8, P < 0.001)、唾液粘稠(3.3 ± 10.5 vs. 32.6 ± 23.3, P < 0.001)等生活質量指數更優。這些初步結果提示,鼻內鏡微創外科治療初治局限性I期鼻咽癌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療費用更低,副反應更輕。該系列研究成果有望與新興的鼻咽癌早篩研究共同推進鼻咽癌的早診早治,有望為初治I期鼻咽癌患者提供一個全新的治療選擇。

該成果發表在中國著名腫瘤學期刊Cancer Communication雜誌(原《癌症》雜誌),對應的手術視頻文章也被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頂級學術期刊Head Neck所錄用,並甄選為封面論文。該成果發表以後,立即受到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權威放療專家Melvin L.K. Chua的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一個顛覆性的創新。但是,Melvin L.K. Chua也指出,這個新方法的療效還需要更多的臨床實踐去檢驗。目前,陳明遠教授團隊正進一步開展臨床試驗,有望為鼻內鏡微創外科治療初治I期鼻咽癌提供更為科學、嚴謹的證據。

圖1 鼻內鏡手術治療初治早期鼻咽癌示意圖

圖2 鼻內鏡手術治療初治早期鼻咽癌術前術後內鏡影像對比圖

陳明遠教授

• 主任醫師、博士、博士生導師

•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鼻咽科副主任

• 中組部 「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9年)

•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18年)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2012年)

• 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 (2018年)

• 改寫 NCCN等國際權威治療指南4項

• 獲得專利授權3項• 受邀於美國科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協會開設年度培訓班課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