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病症反反覆復?從6方面改變生活習慣讓痔瘡不再反覆

肛腸科榮新奇 發佈 2020-06-23T07:47:04+00:00

坐時保持肛門懸空透氣:對於痔瘡患者來說,如何坐的安穩是一個大問題,坐下不僅疼痛難忍,還會導致傷口受壓影響癒合,所以肛部促愈墊應運而生,使人保持端正坐姿後,減輕盆骨的壓力,中間橢圓空心設計可以架空肛部,減少受壓,不僅避免壓痛,更能促進靜脈回流。

1、飲食:痔瘡患者需要清淡飲食,避免辛辣刺激。多吃麩皮、麥片、蔬菜、水果,特別是韭菜、菜心梗等有纖維的青菜。平時要多吃水果,如西瓜、香蕉、絡子等,使大便柔較,易於排出;但要對榴槤、荔枝、龍眼、芒果等助火氣的水果忌口。

2、坐時保持肛門懸空透氣:對於痔瘡患者來說,如何坐的安穩是一個大問題,坐下不僅疼痛難忍,還會導致傷口受壓影響癒合,所以肛部促愈墊應運而生,使人保持端正坐姿後,減輕盆骨的壓力,中間橢圓空心設計可以架空肛部,減少受壓,不僅避免壓痛,更能促進靜脈回流。

3.便後保持肛門清潔:痔瘡遷延不愈的一大原因是細菌感染,因此,建議需重視肛門部位的清潔衛生,排便後不應用紙擦拭,而應該使用促愈清潔器進行流水沖洗,來清除肛門及肛門皺摺內殘留於的糞便和病菌,可有效保持肛門部的清潔,流水沖洗後,還要用肛部消毒巾來進行消毒,避免殘留的糞便殘留在傷口處,造成發紅、潰爛,甚至引起炎症,繼發感染。另一方面,便血的症狀,或是痔瘡手術後肛部分泌滲液,使得肛部環境潮濕,引起細菌滋生,影響癒合,加重患處病情。術後想要保持肛部肛部清潔,需要使用肛腸科專用的透氣促愈巾,將其黏貼在內褲上,在保證吸收便血滲液的同時,維持患處乾燥。

4.熏蒸坐浴:熏蒸坐浴,最早出自張仲景《金匱要略》,是指將藥物水煎或用開水浸沖後,趁熱熏蒸,熏後用藥液洗滌患部,依靠藥力和熱力的作用,直接或間接地接觸患處病變部位,使該處疏通,氣血流暢,從而達到活血消腫、止痛止血、收斂止癢的作用。坐浴前應先排除大小便,將臀部暴露於藥物蒸汽處熏蒸5分鐘,等到藥液的溫度下降到40℃左右時,將臀部置於促愈藥浴盆內泡洗15分鐘,然後擦乾。坐浴一般無明顯禁忌證,但對於內痔出血量較大或女性月經期的病人則不宜採用該法。要注意的是,坐浴藥液的選擇,現在一般使用中藥配方的促愈坐浴液,其中的黃柏、五倍子,具有良好的止血消腫作用,配伍苦參,可以促進傷口癒合。

5.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上廁時下蹲位看書看報,造成下蹲和大便時間延長,容易造成肛門盲腸內瘀血而引發痔瘡。大便時用力過猛,一些人不管大便感受是否強烈,盲目不停地猛力努掙,只能使盲腸肛門和盆底肌肉增加不必要的負擔與局部瘀血,致使痔瘡發生和蔓延。

6.提肛運動。提肛運動是指有規律地往上提收肛門,然後放鬆,一提一松就是提肛運動。站、坐、行均可進行,每次做提肛運動50次左右,持續5-10分鐘即可。提肛運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肛門括約肌功能,預防肛門鬆弛,對防治期痔瘡和脫肛頗見功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