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讓中國人扎心的研究,顯示了中國癌症患者的巨大困境——窮

一個小醫生的科普 發佈 2020-06-26T19:47:04+00:00

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我們國家的癌症5年生存率遠低於西方國家,我們幾乎每種癌症的5年生存率都低於歐美國家以及日本等已開發國家,這背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我們國家的癌症5年生存率遠低於西方國家,我們幾乎每種癌症的5年生存率都低於歐美國家以及日本等已開發國家,這背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發現的癌症晚期偏多:日本胃癌5年生存率遠高於中國的原因就是日本發現的胃癌中70%都是早期胃癌,而在我國這個比例不到10%。這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中國人沒有體檢。特別是胃癌主要發生在農村人群中,農村人體檢的比例更低。
  2. 抗癌新藥進入中國較晚:有一個扎心的事實是目前各種抗癌新藥基本都是歐美藥企研發的,我國在醫藥研發領域落後西方已開發國家,而且差距較大。歐美國家的新藥肯定不可能首先在國內上市,這些新藥進入國內一般都需要幾年。

但除了上面這2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為窮,甚至可以說窮是最大的原因。

如果有錢的話,體檢的人會多很多,大部分不想體檢的原因就是不想花這筆錢。

一年一個人體檢的費用在1000作用,但是我國6億人月收入還在1000塊錢。這也導致了很多人不願意體檢。

而體檢都花費不起,更不用說癌症治療的其他花費,比如說抗癌新藥。

現在各類抗癌藥價格都極其昂貴,而且基本都還沒有進入醫保,都需要自費。

動輒花費幾萬1個月,但這新藥對於很多癌症患者來說都是續命的寶貝。

而今天有一項研究顯示了中國癌症患者面臨的困境

最近山東大學發表了一項研究,題目為「Financial Hardship in Chinese Cancer Survivors」,也就是中國癌症患者的經濟困境。

這項研究調查了2015-2016年間964名30歲至64歲的癌症倖存者和644名65歲及以上的癌症倖存者(共1608名倖存者)。

這項研究有以下幾個結論:

  1. 在65歲及以上的癌症倖存者中,約44%的人因為癌症而借錢,54%的年輕患者報告了與癌症相關的債務:這跟臨床上的認知也基本相同,很多癌症患者都需要借錢看病,甚至是欠下巨款看病,但這也是無奈呀,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明顯不足。
  2. 65歲或以上的倖存者借款超過5萬元人民幣(約合7700美元)的比例低於30至64歲的倖存者(14%對20%):這主要是因為老人家積蓄較多,現在大部分年輕人可能不僅沒有積蓄還背負著房貸,生活已經讓他們喘不過氣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年輕患者治療會更加積極,因此花費可能也較多。由於傳統的孝道文化,中國老年倖存者不太可能經歷物質經濟困難,這是一種儒家觀念,包括成年子女對父母的尊重、服從、忠誠、物質供應和身體照顧。超過80%的年長父母認為子女對他們孝順。先前的一項研究發現,中國老年人的醫療費用主要由子女承擔自付費用的一半以上。
  3. 大約10%的癌症倖存者報告說他們經歷過行為上的經濟困難:這個比例可以算是比較客觀,說實話一家有一個人得了癌症,導致的結果可能就是全家陷入困境。甚至有可能讓一個家族陷入賣房的境地。

可以說這項研究算是說到中國人的內心深處了,說到了中國人現在面臨的一個痛處。

如果這個研究僅僅統計農村家庭的話比例可能會更高,總體而言農村家庭還是遠不如城市家庭富裕的。

但這個研究也鞭策著我們進步,我們需要進步:

  1. 普通人需要更加努力奮鬥賺錢: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完完不能的,雖然錢不能買來生命,但是錢很有可能讓你多活幾年。
  2. 對於醫生來說:要盡力幫患者選一個性價比比較高的癌症治療方案,讓更多的癌症患者可以接受。
  3. 對於藥企來說:應該把注意力放在研發上,而不是仿製藥上,我國的藥企大多大而不強,我們應該加強研發能力,因為最終只有研發,才能進步。而且只有國內藥企的不斷研發,才能讓抗癌新藥降價。

還記得我不是藥神裡面的那句話嗎?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

#腫瘤科普排位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