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密碼·書法篇

三餘書社 發佈 2020-06-25T19:28:15+00:00

其實,稍稍具有古代文化常識的朋友都不難想到,趙孟頫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世孫,這是在避祖先的名諱。他這樣說無非是韜光養晦,一則不願在忽必烈面前賣弄學問,再者,作為大宋開國君主的後代,仕元之舉本身就有些不尷不尬,怎麼好意思在皇上面前賣弄先祖。

趙孟頫密碼·書法篇

為什麼在趙孟頫的書法作品中你會看到一些「錯別字」?

為什麼趙孟頫所書《秋興八首》只是摘錄了四首?

為什麼趙孟頫對曹植的《洛神賦》情有獨鍾?

……

趙孟頫是元代最偉大的書畫藝術家,他在中國書法史上擁有崇高的地位,他與唐代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為「楷書四大家」。他是元朝冠絕一代的藝術家,後世對他的評價卻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有人抨擊他以宋朝皇族後裔的身份仕元,大節有虧;有人則認為他是元代藝術的集大成者,對於中國書畫藝術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

我認為,對趙孟頫的評價,應該本著知人論世的原則,了解他的人生經歷和當時的處境。如果缺乏共情體驗的思路,你很難體會趙孟頫翰墨丹青背後的隱衷。只有把握了他獨特的身世和他進退兩難、冰炭滿懷的難言之隱,才能真正讀懂趙孟頫的作品,也才能解開他作品背後的種種謎團。

「錯別字」背後的故事

在趙孟頫的書法作品中,有些字存在缺筆的現象,看上去像是「錯別字」。例如在他早期所寫的《秋興八首》中,「匡衡抗疏功名薄」的「匡」字缺了最下邊的一筆。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稍稍具有古代文化常識的朋友都不難想到,趙孟頫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世孫,這是在避祖先的名諱。就像《紅樓夢》中林黛玉在寫到「敏」字的時候故意少寫一筆,也還是為了避免犯了母親賈敏的名諱。當初趙孟頫被徵召至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親自接見,並問他:「你是太祖的子孫,還是太宗的子孫?」趙孟頫回答說:「臣乃太祖十一世孫。」忽必烈又問:「太祖行事,你都知道嗎?」趙孟頫連忙謙虛說自己不知道。忽必烈說:「太祖行事,多可取者,朕皆知之。」趙孟頫飽讀詩書,怎麼可能不知道自己先祖趙匡胤的事。他這樣說無非是韜光養晦,一則不願在忽必烈面前賣弄學問,再者,作為大宋開國君主的後代,仕元之舉本身就有些不尷不尬,怎麼好意思在皇上面前賣弄先祖。另外,這也算給忽必烈一個顯擺的機會。可謂用心良苦。在他63歲時所書楷書代表作《膽巴碑》中,提及龍興寺的佛像,有「宋太祖伐河東,像已毀,為之嘆息。」這看似不經意的一筆,表明了他對先祖事業了如指掌。

《秋興八首》畢竟是趙孟頫早期的作品,後來,趙孟頫在書寫《千字文》時,再遇到「匡」字,也還是採用減筆的方式,只是這一次減省的是頂上一橫,整個字看上去更舒服了。

此外,他在寫「德」「與(與)」等字時也都進行了減筆處理。例如《千字文》的「德」字,省去了「心」上的一橫,「與」字則是用行書的簡化手法來處理。因為他的十世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二兒子趙德芳,他的父親是趙與岩,每次寫到這些字他都會採取減筆方式進行避讓。不了解這些情況的讀者,會以為他是在寫錯別字呢。

《秋興八首》為何只錄四首?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的《秋興八首》是趙孟頫早期的作品,寫的是詩聖杜甫《秋興八首》中的四首,該卷書於元初至元十九年(1282)前後,作者時年二十八歲左右。

除了上文我們提到的「匡」字的寫法,這幅作品還有幾個耐人尋味的疑點需要解釋。他在文末寫道:「右少陵秋興八首,蓋古今絕唱也。沈君以此紙求書,因為書此。紙短,僅得其四耳。子昂題。」也就是說,由於沈君提供的紙長度不夠,他僅能抄錄四首。問題是,既然寫不了八首,為什麼他沒有按照順序只錄前四首呢?為什麼在寫完前三首之後直接跳過四、五兩首,而抄錄了第六首呢?這裡我們找來原詩讀一下,便不難得到答案。

秋興·其四

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直北關山金鼓振,征西車馬羽書馳。

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秋興·其五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

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

「其四」中「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感慨的是「安史之亂」後唐朝都城長安的慘狀,這一幕跟宋朝滅亡何其相似。「其五」中「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對於前朝的念念不忘。當時元朝已經立國達十年之久,雖然趙孟頫作為宋宗室遺族一直沒有出仕,但他不能不顧及文字本身的暗示意義,這樣的句子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畢竟過於敏感。因此,他在寫完前三首之後,跳過了第四首和第五首,直接抄錄第六首。

秋興·其六

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花萼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

珠簾繡柱圍黃鵠,錦纜牙檣起白鷗。

回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雖然還是免不了傷感之情,但政治色彩顯然沒有那麼濃郁了。因此,在解讀文本時,我們不僅要看作者寫了什麼,還應看他沒寫什麼。

其實亡國之痛造成的巨大影響,在他的筆下還是有所體現,儘管這種體現格外微妙且含蓄。例如《秋興·其二》中「每依南斗望京華」這一句,通行的杜詩版本是「每依北斗望京華」。創作「秋興」八首的時候,杜甫身在夔州,夔州位於唐都長安以南,他依「北斗」望京華是順理成章的事。而對於趙孟頫來說,他抄這首詩的時候身在湖州吳興,南宋雖已滅亡,但作為亡宋遺民心念舊都杭州,杭州在湖州之南,所以他說「每依南斗望京華」,曲折隱晦地表達亡國之痛。好在元朝貴族多不了解漢文化,元朝也沒有像清朝那樣深文周納地大興文字獄,否則僅憑此一句就能抓住趙孟頫的把柄。

40年後,也就是1322年,老年的趙孟頫再次見到這幅字,重題其上:「此詩是吾四十年前所書,今人觀之未必以為吾書也。子昂重題。至治二年正月十七日。」完全是一種「不悔少作」的態度,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對這件作品的重視。

重寫《吳興賦》的用意

有意思的是,趙孟頫不僅重題舊作,還會重寫舊文,著名的《吳興賦》就是他在20多歲時寫的文章,時隔20多年,47歲的趙孟頫重書此文,字裡行間包含著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吳興賦》是趙孟頫書法作品中的得意之作,書於元大德六年(1301年),是他中年時期的代表作之一。《吳興賦》原文是他在20多歲時為讚美自己的家鄉吳興所作。文章從吳興的「勢雄乎楚越」的山川形勢寫起,歷數各個朝代「風流互映」的名士顯宦,描述豐富的「土地之所生」,極言家鄉的富庶之狀,最後敘寫因興文教而致「家有詩書之聲,戶習廉恥之道」的文明隆盛,落筆於「以仁義為化,禮樂為政」的題旨。

即使在南宋滅亡之際,趙孟頫仍然相信文化的力量,也就是說,相對於政權的存續,文化乃至文明的力量具有更為永恆的價值。因此,他在《吳興賦》中對於故鄉山川風物的謳歌,對於人才輩出的禮讚,就有了更深層的意義。

重寫的目的也不言而喻,趙孟頫試圖用這種方式向那些指責他變節仕元的人表明心跡,自己在青年時期就有著濃郁的家國之思。作為宋宗室,趙孟頫被征仕元本身雖然在世俗的眼中是一種「變節」,但對於整個華夏文明的傳承而言,趙孟頫確信自己的價值會被後世認可。

今天我們無法想像,沒有趙孟頫,對於元代文學、書法和繪畫會是何等巨大的損失。

情有獨鍾《洛神賦》

除了那些奉命書寫的廟碑之外,我最關心的是趙孟頫所寫的那些文學史上的名篇,除了早期的《秋興八首》,最著名的當屬《洛神賦》。今天傳世的趙孟頫所書《洛神賦》多達六個版本。從1297年至1319年,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趙孟頫一次又一次書寫《洛神賦》,這背後的心理耐人尋味。

眾所周知,《洛神賦》是曹植的千古名篇,關於其主題,歷來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曹植為了曲折表達自己對嫂子甄后的愛慕而不可得的情懷;也有人認為是曹植向其哥哥魏文帝曹丕刨白心跡的作品。我認為,這完全是歷代吃瓜群眾的附會。對古文立意的猜度不必用力過猛,就字面意思而言,他完全可能是對自己亡妻崔氏的悼念。他跟崔氏情感甚篤,崔氏去世多年之後,曹植都沒續正室,他通過這樣的文字表達懷念之情再正常不過了。當然,中國文學自屈原開始就有借美人香草表達理想人格的傳統,曹植也許是以《洛神賦》來表達對自己的人生理想追求而不得的苦悶。基於此,我們就不難理解趙孟頫對這幅作品樂此不疲地反覆書寫的內在心理。如果說,早期趙孟頫書寫《洛神賦》帶有人生抱負得不到實現的苦悶;後來,在愛妻管道升死後,1319年,他再一次書寫《洛神賦》,包含著對亡妻的思念之情,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管道升是他生命中的靈魂知己,書畫俱佳,她那首《我儂詞》更是膾炙人口: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堪稱濃情似火,感人至深。

《趵突泉詩》中的終極謎題

相對於《秋興八首》《千字文》《洛神賦》等抄錄前代文人佳作的作品,趙孟頫自己寫的《趵突泉詩》則更能直接地展現他的精神世界。

《趵突泉詩》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原文如下:

趵突泉詩

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

谷虛久恐元氣泄,歲旱不愁東海枯。

雲霧潤蒸華不注,波瀾聲震大明湖。

時來泉上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興孤。

右二題皆濟南近郭佳處,公謹家故齊也,遂為書此。孟頫

這首詩應該是趙孟頫濟南路總管府事時所作。它吟詠的是號稱「天下第一泉」的濟南名勝「趵突泉」。其中「雲霧潤蒸華不注,波瀾聲震大明湖」這兩句最有名,脫胎於杜甫《登岳陽樓》:「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時來泉上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興孤。」這一句則出自《楚辭》,屈原《漁父》中有云:「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塵土」一詞,表達了趙孟頫對於塵勞羈鎖、官場勞碌的厭倦之情,而「冰雪滿懷清興孤」則表明了自己高潔的氣質和像屈原那樣不與濁世同流合污的節操。

需要指出的是,這句「波瀾聲震大明湖」在《趙孟頫集》中是「波濤聲震大明湖」。至今濟南趵突泉公園「濼源堂」的門柱上後人題寫的對聯還是這兩句:「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這說明,當初創作這首詩時,趙孟頫寫的是「波濤」,後來他寫給周密時,也許是記錯了,把「濤」寫成了「瀾」。這種情況在中國文學史上屢見不鮮。畢竟「濤」和「瀾」兩個字還是有區別的,「濤」顯示了水花翻滾的樣子,「瀾」則指的是大的波紋。考慮到趵突泉洶湧的水勢,用「波濤」顯然是更準確的,這就是為什麼無論《趙孟頫集》還是趵突泉景區都採用這個版本。有意思的是,有些好事者念念不忘「波瀾」版,於是在趵突泉旁邊建造一個「觀瀾亭」,也算是給這幅書法名作一個交代吧。

趙孟頫在題跋中說「右二題皆濟南近郭佳處」,很清楚地表明他當時寫了兩首吟詠濟南名勝的詩,後來的收藏者把整卷作品截成兩段,如今傳世的只有這首「趵突泉詩」。另一首是啥呢?是大明湖?是千佛山?還是華不注山?我們尚不得而知。由於那半截作品已經不復存在,而《趙孟頫集》中也找不到吟詠濟南名勝的另一首作品。這似乎也成了趙孟頫為我們留下的一個難解的謎題。


文/溪橋步月 作家 學者 代表作《非常魯迅》

本文乃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