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口瘡用甘草瀉心湯能治癒嗎?江西名中醫胡珂教授醫案解讀之一

中醫科院博士 發佈 2020-06-23T07:47:44+00:00

復發性口腔潰瘍,在中醫上歸為「口瘡、口糜、口蕈」的範疇,是反覆發生在口腔淺表性黏膜的潰瘍,潰瘍表面覆蓋黃白色假膜、周圍紅腫、中央凹陷、大小不一,呈圓形或橢圓形,伴有灼熱疼痛感,具有周期性、遷延性和自愈性等特點,一般 1 周左右可自行癒合,極少數有惡變的可能。


導讀:笑口常開研習社原創美文第113期

在昨天的笑口常開研習社原創美文第112期文章中,分享了一個「四川好醫生」的顏家渝副教授如何用金元四大家之一、中醫脾胃論創始人李東桓的補脾胃瀉陰火昇陽湯來治療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醫案。

今天,在笑口常開研習社原創美文第113期文章中,將繼續分享關於復發性口瘡的臨床醫案,昨天是脾胃論思想治療口腔扁平苔蘚,今天依然從脾胃論還如何治療復發性口瘡,分享的是江西省名中醫胡珂教授應用脾胃論分型而治不同類型口腔潰瘍的臨床案例。

夏季口瘡頻發,嚴重影響生活

復發性口腔潰瘍,在中醫上歸為「口瘡、口糜、口蕈」的範疇,是反覆發生在口腔淺表性黏膜的潰瘍,潰瘍表面覆蓋黃白色假膜、周圍紅腫、中央凹陷、大小不一,呈圓形或橢圓形,伴有灼熱疼痛感,具有周期性、遷延性和自愈性等特點,一般 1 周左右可自行癒合,極少數有惡變的可能。

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發病率 5%~25%,屬於口腔粘膜疾病最為高發的疾病。

目前現代醫學對於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發病原因及致病原理尚不明確,並多以對症處理為主,以緩解疼痛、促進瘡面癒合和延長間歇期為治療目的。因為原因不明,且認為這個疾病存在多因一果的複雜認知,所以西醫治療方法儘管很多,但尚缺少獨特的治療手段。

加上復發性口腔潰瘍可以頻繁發作,纏綿不愈,發作時瘡面灼痛明顯,嚴重影響潰友的食慾、說話、情緒和睡眠等,對潰友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

江西名中醫胡珂教授對復發性口瘡的中醫脾胃論解讀

江西名中醫胡珂教授,第一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第五批及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行醫 30 余載,臨床經驗豐富,尤擅於消化系統疾病及相關疑難雜症的中醫辨證論治,對於診治復發性口腔潰瘍經驗獨到,療效頗佳。

胡珂教授認為,口腔潰瘍的發生與脾胃關係密切。

歷代中醫,對於口瘡的病因病機認知,觀點各異,不盡相同。

《黃帝內經·素問》中,是這樣論述口瘡及其發生的:「歲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瘡」,「火氣內發,上為口糜」。

從《素問》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口瘡多以火、熱為邪。

而清代醫學家沈金鰲認為:「凡口瘡者,皆病之標也,治當推求其本焉」,「總之人之口破,皆由於火,而火必有虛實之分」,從沈金鰲論述中,對於口瘡進一步指出口瘡的火、熱邪亦有虛實之分。

隋代醫家巢元方在其醫著《諸病源候論·口舌候》中說:「臟腑熱盛,熱乘脾氣沖於口舌,故口舌生瘡也」。

通過巢元方的認知,提示出口瘡由脾胃積熱,循經上炎發於口。

北宋太醫院編撰的《聖濟總錄·口瘡》云:「口瘡者……有胃氣弱,谷氣少,虛陽上發而為口瘡者,不可執一而論,當求其所受之本也。」

說明脾胃虛弱是該病重要的病因病機。

江西省名中醫胡珂教授認為口腔雖是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病變部位,但脾經上夾咽連舌本,散舌下,脾氣通於口,故其多由脾胃病變而發。

胡珂教授認為口瘡多由飲食不調,貪食生冷、厚味、辛辣燥烈之品,損傷脾土,致使脾胃中虛,中土失運,濕濁內生,郁久則成濕濁蘊熱之勢;

若濕熱膠結,久困中州,灼傷胃陰,日久不愈,以致於濕熱未盡而陰液暗耗;

或素體胃陰不足,脾失健運,致脾胃失和,津液輸布不利,停為水濕,胃為陽土,從陽化熱,濕熱乃成,蘊而上蒸,灼傷口腔脈絡;

或因勞倦內傷,思慮過多,導致脾胃虛餒,升降無權,清陽無力上升反而下陷,陰火上炎而熏於口則發為潰瘍。

綜上所述胡珂教授認為,口瘡的診斷和治療應首辨虛實,然脾胃虛弱是其發病之病因病機關鍵所在。因而根據「治病必求於本」的原則,口瘡治療應從脾胃論治,以脾虛為本,火、濕、熱是本病發病的關鍵因素,在健脾的基礎上辨證施治,輔以清熱化濕,或滋陰降火,或益氣昇陽,共奏標本兼治之效。

胡珂教授的中焦虧虛濕熱蘊脾口瘡之甘草瀉心湯療法

江西名中醫胡珂教授認為,脾胃居於中焦,斡旋氣機之處。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運化水谷精微以化生氣血,充養機體。

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同時脾、胃經遊行於口腔,故復發性口腔潰瘍發病與脾胃功能失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今天奔波於家庭單位之間,城市城市之間白天黑夜勞累,為生計繁忙奔波、生活節律失衡、偏嗜肥甘厚味之品,傷及脾胃,以致脾胃虧虛,中焦運化不及,濕濁內生,久則濕郁化熱,濕熱乃成,濕熱之邪循經而上,腐蝕肌膜而產生口腔局部潰瘍糜爛;濕熱內結,虛實夾雜,導致口瘡病勢纏綿難愈,反覆發作。

針對上述情況,胡珂教授常選用甘草瀉心湯加減治療這種中焦虧虛濕熱蘊脾口瘡。

在我國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的《金匱要略》中,甘草瀉心湯原方是醫治狐惑病的,但江西省名中醫胡珂教授應用甘草瀉心湯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療效頗佳。

胡珂教授應用甘草瀉心湯時,方中重用生甘草清熱解毒為君藥;黃芩、黃連苦寒降逆以泄熱和胃;法半夏、乾薑辛溫以通中焦之郁遏,調暢氣機,則上下條達;同時合黃芩、黃連以平調寒熱;佐以黨參、大棗甘溫益氣健脾;同時胡珂教授還經常在方中加入黃芪 15~30g以補中益氣,托毒生肌。上述諸藥相輔相成,共奏寒溫並用,辛開苦降,攻補兼施,陰陽並調之效,從而調理脾胃,杜病之源。

胡珂教授在臨床實踐中體會到,大凡復發性口腔潰瘍,出現脾胃虛弱,濕熱中阻,寒熱錯雜,升降失和者,使用甘草瀉心湯往往療效甚佳。

28歲小陳5年復發口瘡甘草瀉心湯治癒不復發

上面說了胡珂教授應用脾胃論醫治中焦虧虛濕熱蘊脾口瘡之甘草瀉心湯療法,但是效果如何呢?

我們接著解讀胡教授的一個實證案例。

28歲陳先生,已反覆口腔潰瘍5年多了,近5年來口腔潰瘍頻繁發作,可自愈,但總是反覆。

在2017 年8月10日找胡珂教授初診,潰瘍面以舌尖、舌根和下唇為主,潰瘍點綠豆大小,周圍紅腫,疼痛明顯,咽壁紅腫,腹脹;進食油膩之物明顯;口乾、黏膩;大便稀溏,1~2 次 /天,小便尚可;舌質偏紅胖,苔黃膩,脈弦。

西醫診斷:口腔潰瘍。

中醫診斷:口瘡,證屬脾胃虛弱,濕熱蘊蒸。

胡珂教授治療陳先生的脾胃虛弱濕熱蘊蒸口瘡,治則以清熱化濕,益氣健脾為法。治方用甘草瀉心湯加減,組方由甘草、法半夏、乾薑、黃連、黃芩、黨參、薏苡仁 、黃芪、大棗等組成。鑒於平台限制如對詳細組方感興趣可@中醫科院博士私信獲取,要求陳先生甘草瀉心湯服藥7劑。一周後複診,陳先生告訴胡珂教授說潰瘍面有癒合跡象,疼痛減輕,有效不改方,在甘草瀉心湯方加減續治1個月而愈。隨訪3個月口瘡未發。

明天將分享江西名中醫胡珂教授應脾胃論治療胃陰不足濕熱蘊脾型口瘡的甘露飲療法,歡迎明天一起學習分享。

如想獲取本文組方,可@中醫科院博士私信獲取。

本文參考文獻(侵刪):2019年第2期《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聶志剛等文章《胡珂教授從脾胃論治復發性口腔潰瘍經驗》。


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讚, 收藏,轉發,不知道怎麼治療痛風、口腔潰瘍、口腔扁平苔蘚,假如笑口常開研習社頭條圈子,@中醫科院藥學博士尋求答案,我會每天給大家帶來原創美文人文健康資訊,歡迎關注!


寫作是一種修行,度己度人

有緣人可以打賞

要想走得快,就一個人走;

要想走得遠,就一群人走;

認知改變命運,圈層決定命運。

歡迎加入「笑口常開研習社」頭條圈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