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來自或途經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來滬返滬人員,一律隔離14天!

上海法治報 發佈 2020-06-16T01:39:06+00:00

今天上午,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邀請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市商務委副主任諸旖,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許瑾和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孫曉冬介紹疫情防控相關工作。

今天上午,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邀請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市商務委副主任諸旖,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許瑾和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孫曉冬介紹疫情防控相關工作。



據介紹,6月15日0-24時,無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3例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截至6月15日24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341例,治癒出院334例,死亡7例。現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截至6月15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354例,治癒出院333例,在院治療21例。現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1例。截至6月15日24時,尚在醫學觀察中的無症狀感染者0例。

關於本市公共場所監測情況

鄔驚雷還介紹了本市公共場所監測情況。

今年2月起,本市對農貿市場、餐廳、超市、辦公樓宇、火車站、地鐵站等公共場所一直堅持開展環境監測。

6月13日,本市又對16個區87家涉及進口生鮮相關市場等的相關環境和重點食品進行採樣,共採樣1205件,其中外環境、物品表面、水樣等共867件,進口食品等338件。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關於本市常態化疫情防控主要措施

目前,本市重點抓好「入城口、落腳點、流動中、就業崗、學校門、監測哨」6個關鍵點,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嚴格落實各項常態化防控措施。

重點做好:

1、在機場、火車站等繼續做好來滬人員體溫篩查和「健康碼」核驗,加強「高中風險地區來/返滬人員主動申報」等健康提示。

2、加強社區疫情防控,開展高中風險地區來/返滬人員排摸。

3、落實企事業單位主體責任,加強員工健康管理,繼續做好發熱零報告。鼓勵和支持企業組織近期曾去過高中風險地區等的員工進行核酸檢測。

4、加強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和發熱哨點診室建設,強化預檢分診,做好發熱病例可疑流行病學史詢問。

5、加強實驗室檢測能力建設,不斷擴大檢測機構數量,繼續做好復工復產等重點人員的核酸檢測,並為有意願人員提供檢測服務。

6、加強高風險國家和地區進口商品的風險監測,開展相關商品和環境的全流程的抽樣檢測。

7、加強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管理,做好進出人員的體溫篩查和信息登記,開展高中風險地區來/返滬人員排摸,定期進行清潔消毒。繼續做好人員密集場所的環境動態監測工作。

繼續做好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來滬返滬人員健康管理

根據「國務院客戶端」APP對全國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目錄調整的情況,繼續對來自或途經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來滬返滬人員加強管理。

一、所有來自或途經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來滬返滬人員,應在抵滬後的12小時內向所在社區居村委和單位(或所住賓館)報告。

二、對所有來自或途經國內疫情高風險地區的來滬返滬人員,一律實施14天集中隔離健康觀察,實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三、對所有來自或途經國內疫情中風險地區的來滬返滬人員,一律實施14天嚴格的社區健康管理,實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上海本月底每日最大檢測

總量將增加到約9萬

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表示,市衛生健康委不斷提升本市核酸檢測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67家醫療機構(46家醫療機構+21家第三方檢驗機構)以及17家市區疾控中心,共84家機構具備檢測能力,日最大檢測量約7萬人份,計劃6月底前再增加21家(其中18家醫療機構和3家第三方檢驗實驗室),屆時日最大檢測總量將增加到約9萬。

全市各醫療機構在完成實驗室硬體改造和儀器設備添置的同時,進一步加強醫務人員採樣、實驗室檢測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梯隊儲備,市疾控部門和市臨檢中心組織開展統一培訓和考核,確保規範採樣和檢測流程、提高檢測質量。

見習記者 | 張葉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