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防治-國健局推動癌友服務 癌因性疲憊症列重點

fans news 發佈 2012-08-24T08:00:00+00:00

2012-08-24 中國時報 李盛雯/台北報導 國內每年新增近10萬名癌症病患,許多病友在抗癌過程中,深受癌因性疲憊症(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所苦。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指出,癌症病人需要全人、全隊、全家、全程照護,在抗癌路上,給予病人支持與導引,解除

 

2012-08-24 中國時報 李盛雯/台北報導


 國內每年新增近10萬名癌症病患,許多病友在抗癌過程中,深受癌因性疲憊症(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所苦。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指出,癌症病人需要全人、全隊、全家、全程照護,在抗癌路上,給予病人支持與導引,解除身體的疲憊與心靈陪伴,都要面面俱到。

 

 邱淑媞指出,癌症治療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反應,有時病人不是被癌症本身打倒,而是被治療副作用絆倒;癌症照顧靠團隊,治療不只是開刀、化療,除了醫師、護士,還包括個案管理師、心理師、營養師和志工。以疲憊為例,除了解決身體疲累感,也要同時處理病人內心的需求及靈性的陪伴。

 

 國健局表示,調查指出,七成以上癌症病友常感疲憊,近五成無法透過睡眠或休息緩解。癌因性疲憊症不但困擾病友,更影響康復之路,導致生活無法自理甚至造成治療中斷。國外研究發現,透過癌症病友服務可解決此問題,有效提高病人遵醫囑完成治療率。

 

 國健局推動的癌症病友服務重點包括:由專業人員協助病人及家屬積極面對因癌症帶來的身心壓力及適應,如癌因性疲憊症、教育癌症護理常識,並提供癌症相關資訊、安寧療護、電話諮詢、情緒支持、提供輔具或康復用品租借等服務。

 

 國健局「101年度癌症病友直接服務計畫」補助六個單位:台中市開懷協會、切膚之愛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癌症希望基金會、陽光基金會、台灣癌症基金會及中華民國癌友新生命協會。國健局表示,若預算不變,未來將繼續辦理。

 

 癌因性疲憊症以往被視為治療引起的副作用,治療上,針對因貧血造成的疲憊使用紅血球生成素(EPO)、用如Fluoxetine(百憂解)精神藥物用來處理沮喪或憂鬱造成的疲憊、神經傳導藥物(Methylphenidate類藥物如利他能)等來協助減緩。此外,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核准上市植物新藥血寶(PG2)注射劑,可促進免疫功能及造血機制,多管齊下,以幫助病人改善癌因性疲憊。

 

瀏覽次數:1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