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怎樣認識風寒濕骨痹病呢?如何辨證分型治療預防?

健康醫學苑 發佈 2020-05-22T08:23:10+00:00

大家都知道風濕骨病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得了這種病常常是疼痛難忍,遷延不愈,治療上也是挺麻煩的,西醫治療各種止痛藥,抗風濕骨病藥甚至激素類藥物,長期運用不僅療效不好,副作用也是很多如肝腎功能異常,胃腸道疾病,骨質疏鬆等併發症,也是讓一些患者苦不堪言。

在工作中發現近年來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疾病以肢體痹病病人也越來越多;大家都知道風濕骨病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得了這種病常常是疼痛難忍,遷延不愈,治療上也是挺麻煩的,西醫治療各種止痛藥,抗風濕骨病藥甚至激素類藥物,長期運用不僅療效不好,副作用也是很多如肝腎功能異常,胃腸道疾病,骨質疏鬆等併發症,也是讓一些患者苦不堪言。那麼中醫是怎樣認識痹病呢?如何進行辨證分型治療預防的呢?今天一起學習風濕骨病的中醫療法。 #哆咖醫生超能團##健康科普排位賽#


痹病指正氣不足,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痹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以肌肉、筋骨、關節發生疼痛、麻木、重著、屆伸不利,甚至關節腫大灼熱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內經》最早提出了痹病名,並專辟「痹論」篇,對其病因、發病、證候分類及演變均有記載,為後世認識痹病奠定了基礎。如論病因說:「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論證候分類說:「其風氣甚者為行痹;寒氣甚者為痛痹;濕氣甚者為著痹也」。


一、病因病機

1.正氣不足正氣不足是痹病的內在因素和病變的基礎。體虛腠理空疏,營衛不固,為感邪創造了條件,故《諸病源候論,風病·風濕痹候》說:「由血氣虛,則受風濕」。

2.外邪入侵外邪有風寒濕邪和風濕熱邪兩大類。外感風寒濕邪,多因居處潮濕,涉水冒雨,或睡臥當風,或冒霧露;,氣候變化,冷熱交錯等原因,以致風寒濕邪乘虛侵襲人體所致。正如《素問·痹論》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

風、寒、濕、熱之邪往往相互為虐,方能成病。風為陽邪開發腠理,又具穿透之力,寒藉此力內犯,風又借寒凝之積,使邪附病位,而成傷人致病之基。濕邪借風邪的疏泄之力,寒邪的收引之能,而入侵筋骨肌肉,風寒又借濕邪之性,粘著、膠固於肢體而不去。

風、寒、濕、熱病邪留注肌肉、筋骨、關節,造成經絡壅塞,氣血運行不暢,肢體筋脈拘急、失養為本病的基本病機。但風寒濕熱病邪為患,各有側重,風邪甚者,病邪流竄,病變遊走不定;寒邪甚者,肅殺陽氣,疼痛劇烈;濕邪甚者,粘著凝固,病變沉著不移;熱邪甚者,煎灼陰液,熱痛而紅腫。

痹病日久不愈,氣血津液運行不暢之病變日甚,血脈瘀阻,津液凝聚,痰瘀互結,閉阻經絡,深入骨骱,出現皮膚瘀斑、關節腫脹畸形等症,甚至深入臟腑,出現臟腑痹的證候。

初病屬實,久病必耗傷正氣而虛實夾雜,伴見氣血虧虛,肝腎不足的證候。


二、臨床表現

肌肉、筋骨、關節疼痛為本病的主要證候特徵。但疼痛的性質有酸痛、脹痛、隱痛、刺痛、冷痛、熱痛或重著疼痛等各異。疼痛的部位,或以上肢為主或以下肢為甚,可對稱發作亦可非對稱發生,或累及單個關節或多關節同病,可為遊走不定或為固定不移。或局部紅腫灼熱,或單純腫脹疼痛,皮色不變。或喜熱熨,或樂冷敷。多為慢性久病,病勢纏綿,亦可急性起病,病程較短。病重者,關節屆伸不利,甚者關節僵硬、變形,生活困難。

三、如何進行診斷

1.發病特點本病不分年齡、性別,但青壯年和體力勞動者、運動員以及體育愛好者易於罹患。同時,發病的輕重與寒冷、潮濕、勞累以及天氣變化、節氣等有關。

2.臨床表現突然或緩慢地自覺肢體關節肌肉疼痛、屈伸不利為本病的症狀學特徵。或遊走不定,惡風寒;或痛劇,遇寒則甚,得熱則緩;或重著而痛,手足笨重,活動不靈,肌肉麻木不仁;或肢體關節疼痛,痛處欣紅灼熱,筋脈拘急;或關節劇痛,腫大變形,也有綿綿而痛,麻木尤甚,伴心悸、乏力者。

3.舌苔脈象舌質紅,苔多白滑,脈象多見沉緊、沉弦、沉緩、澀。;

4.輔助檢查實驗室和X線等檢查常有助於痹病診斷。

四、辨證要點

1.辨病邪偏勝風寒濕熱為病各有偏勝,根據臨床主症特徵,分辨主導病邪。如遊走不定而痛者為風邪勝;疼痛劇烈,遇冷加重,得熱則減者,寒邪為勝;重著固定,麻木不仁者濕邪為勝;病變處掀紅灼熱,疼痛劇烈者熱邪為勝;病變處有結節、腫脹、瘀斑或肢節變形者,為痰瘀阻痹。

2.辨別虛實根據病程長短及全身狀況辨別虛實。一般突然發病,或發病雖緩,但病程短者多為實證。反覆發作,經久不愈者多虛實夾雜。疲乏少動者多氣虛;面色觥白,心悸者多血虛;肌肉麻木,肢節屈伸不利者多肝虛筋失所養;骨節變形,腰膝酸軟,多腎虛骨痹不已。


五、中醫痹病的辨證治療

本病為邪氣痹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故祛邪活絡、緩急止痛為本病的治療原則。

因邪氣雜至,祛風、散寒、除濕、清熱、祛痰、化瘀通絡等治法應相互兼顧,因邪氣有偏勝,祛邪通絡又各有重點。正氣不足是本病的重要病因,久病耗傷正氣而虛實夾雜者,應扶正祛邪,且扶正有助祛邪。風邪勝者或久病人絡者,應佐養血之品,正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寒邪勝者,應佐助陽之品,使其陽氣旺盛,則寒散絡通;濕邪勝者,佐以健脾益氣之品,使其脾旺能勝濕;熱邪勝者,佐以涼血養陰之晶,以防熱灼營陰而病深難解。益氣養血、滋補肝腎是虛證、頑痹的重要治法。

1·行痹

症狀:肢體關節、肌肉酸痛,上下左右關節遊走不定,但以上肢為多見,以寒痛為多,亦可輕微熱痛,或見惡風寒,舌苔薄白或薄膩,脈多浮或浮緊。

治法:祛風通絡,散寒除濕。

方藥;宣痹達經湯。

方以蜂房、烏梢蛇、土鱉蟲、螳螂通經活絡以宣痹;威靈仙、羌活、防風、秦艽、稀薟草、青風藤疏風祛邪;當歸養血活血;穿山甲搜剔絡脈瘀滯。

若以肩肘等上肢關節為主者,為風勝於上,可選加羌活、白芷、桑枝、威靈仙、薑黃、川芎祛風通絡止痛。若以下肢關節為主者,為濕勝於下,選加獨活、牛膝、防己、萆蘚、松節等祛濕止痛。以腰背關節為主者,多與腎氣不足有關,酌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續斷等溫補腎氣。若見關節腫大,苔薄黃,邪有化熱之象者,宜寒熱並扇,投桂枝芍藥知母湯加減。,

或以防風湯加減,方以防風、麻黃、秦艽、葛根祛風除濕;肉桂、當歸溫經活血;茯苓健脾滲濕,姜、棗、甘草和中調營。

2.痛痹

症狀:肢體關節疼痛較劇,甚至關節不可屈伸,遇冷痛甚,得熱則減,痛處多固定,亦可遊走,皮色不紅,觸之不熱,苔薄白,脈弦緊。

治法:溫經散寒,祛風除濕。

方藥:烏頭湯。

方中以制川烏、麻黃溫經散寒,宣痹止痛;芍藥、甘草緩急止痛;黃芪益氣固表,並能利血通痹;蜂蜜甘緩,益血養筋,制烏頭燥熱之毒。可選加羌活、獨活、防風、秦艽、威靈仙等祛風除濕。加薑黃、當歸活血通絡。寒甚者可加制附片、桂枝、細辛溫經散寒。

或予驗方溫經通痹湯,方以附子、乾薑、炒川椒溫陽以祛寒;烏梢蛇、蜂房、土鱉蟲活絡通經;當歸、丹參人血和營,活血通絡;稀薟草、羌活祛風除濕,共奏散寒通絡,宜痹止痛之功。.

3.著痹

症狀:肢體關節疼痛重著、酸楚,或有腫脹,痛有定處,肌膚麻木,手足困重,活動不便,苔白膩,脈濡緩。

治法:除濕通絡,祛風散寒。

方藥:薏苡仁湯加減。

方以薏苡仁、蒼朮健脾滲濕;羌活、獨活、防風祛風勝濕;川烏、麻黃、桂枝溫經散寒;當歸、川芎養血活血;生薑、甘草健脾和中。關節腫脹者,加秦艽、革蘚、防己、木通、薑黃除濕通絡。肌膚不仁,加海桐皮、稀薟草祛風通絡,或加黃芪、紅花益氣通痹。若痛甚者,可用《醫學心悟》蠲痹湯治之。


4.熱痹

症狀:肢體關節疼痛,痛處掀紅灼熱,腫脹疼痛劇烈,得冷則舒,筋脈拘急,日輕夜重,多兼有發熱,口渴,煩悶不安,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滑數。

治法:清熱通絡,祛風除濕。

方藥:白虎加桂枝湯。

方以白虎湯清熱除煩;桂枝疏風通絡。可加銀化藤、連翹、黃柏清熱解毒;海桐皮、薑黃、木防己、威靈仙等活血通絡,祛風除濕。若皮膚有瘀斑者,酌加丹皮、生地、地膚子清熱涼血散瘀。

濕熱勝者亦可選用《溫病條辨·中焦》宣痹湯加減治療。

熱痹化火傷津,症見關節紅腫,疼痛劇烈,入夜尤甚,壯熱煩渴,舌紅少津,脈弦數者,治以清熱解毒,涼血止痛,可用犀角散加減。

5.旭痹

症狀:肢體關節疼痛,屈伸不利,關節腫大、僵硬、變形,甚則肌肉萎縮,筋脈拘急,肘膝不得伸,或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而成廢人,舌質暗紅,脈細澀。

治法:補腎祛寒,活血通絡。

方藥:補腎祛寒治王湯。

方以川續斷、補骨脂、骨碎補、淫羊藿補腎壯筋骨;制附片補腎陽除寒邪;熟地填精補血滋養肝腎;桂枝、獨活、威靈仙祛風散寒除濕;白芍養血緩急舒筋。

肢體關節刺痛,屈伸不利,多個關節漫腫,重則關節腫大,頑麻頑痛,久而不除,舌質紅赤,兩側有瘀斑,治以化瘀滌痰,通絡止痛為主,方以宣痹化瘀滌痰湯。方中蜂房、烏梢蛇、廑蟲、羌活、伸筋草、稀薟草活血祛風,通絡宣痹;當歸養血和營;制南星、白芥子豁痰;生薑、片薑黃舒筋散結止痛。瘀血征明顯者加血竭、皂刺、乳香、沒藥活血化瘀。骨節變形嚴重者,可加透骨草、尋骨風、自然銅、骨碎補、補骨脂搜風壯骨。兼有低熱,或自覺關節發熱,去淫羊藿,加黃柏、地骨皮退虛熱。脊柱僵化變形者,可加金毛狗脊、鹿角膠、羌活補腎壯筋骨。

6·氣血虧虛證

症狀:四肢乏力,關節酸沉,綿綿而痛,麻木尤甚,汗出畏寒,時見心悸,納呆,顏面微青而白,形體虛弱,舌質淡紅欠潤滑,苔黃或薄白,脈多沉虛而緩。

治法:益氣養血,舒筋活絡。

方藥:氣血並補榮筋湯。

方中以生薏苡仁、茯苓、生白朮、首烏、當歸、砂仁、熟地、黃精益氣補血而榮筋;;蜂房、烏梢蛇、稀薟草、絡石藤、金毛狗脊、秦艽活絡導滯通經,宣痹止痛;菟絲子補肝腎,強筋骨。

本證亦可選用獨活寄生湯。


六、轉歸預後及預防與調攝

痹病因體質差異,病因有別,治療調攝是否得當等因素,有不同的預後轉歸。其轉歸規律一般是風寒濕痹日久化熱轉化為風濕熱痹;風、寒、濕、熱痹日久不愈,轉為虛實夾雜的王痹以及痰瘀相結、氣血虧虛證;久痹不已,內舍其合,轉成五臟痹。一般病程短,全身狀況好者,預後良好;痹病反覆不已,全身狀況差者,治療較難;若關節變形,肌肉萎縮,或伴見心悸、浮腫等臟腑痹症狀者,多預後不良。

本病是因正氣不足,感受外在的風寒濕熱之邪而成。因此,平時注意調攝,增強體質和加強病後調攝護理,便顯得格外重要。預防方面,鍛鍊身體,增強機體御邪能力;創造條件,改善陰冷潮濕等不良的工作、生活環境,避免外邪入侵;一旦受寒、冒雨等應及時治療,如服用薑湯、午時茶等以祛邪等措施都有助於預防痹病的發生。病後調攝護理方面,更需做好防寒保暖等預防工作;應保護病變肢體,提防跌扑等以免受傷;視病情適當對患處進行熱熨、冷敷等,可配合針灸、推拿等進行治療;鼓勵和幫助患者對病變肢體進行功能鍛鍊,有助痹病康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