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媽媽怕奶不夠改餵奶粉 其實嬰兒胃如乒乓球大

欣新聞 發佈 2013-03-04T14:43:54+00:00

圖說: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護理長周芬玨說,「有效喝奶」是寶寶能把媽媽乳頭乳暈完全含住,呈上唇把下唇整個蓋住的狀況。(記者丁彥伶攝)欣傳媒 | 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喝母乳可以提高免疫力、可以降低過敏氣喘發生率」據研究母

圖說: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護理長周芬玨說,「有效喝奶」是寶寶能把媽媽乳頭乳暈完全含住,呈上唇把下唇整個蓋住的狀況。(記者丁彥伶攝)

欣傳媒 | 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

「喝母乳可以提高免疫力、可以降低過敏氣喘發生率…」據研究母乳有很多好處,很多媽媽都希望母乳可以餵久一點,但卻因為遭遇許多問題而停止了,其中尤其是奶水不足,讓許多媽媽們被迫停止哺乳,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提供了母乳諮詢,解決媽媽奶水不足的困境。


以前「工作不方便」是職業婦女媽媽們放棄餵母乳的主要原因,但現在很多媽媽為了寶寶的健康,願意突破工作的不方便努力哺母乳,但是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李玠芬表示,根據該區101年電話追蹤該年該區出生的嬰兒2,279名,顯示餵母乳兩個月後,有半數的媽媽沒有用純母乳哺餵,甚至有458名完全停止母乳哺餵。


停止餵母乳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母乳不足,佔56%,而因為工作或環境的不便停止餵母乳者則佔15.2%、擔心寶寶吃不飽佔5.2%,很多媽媽認為擠出來的奶水少、沒有脹奶的感覺,或是寶寶頻繁喝奶、不知道寶寶喝多少,因此擔心寶寶吃不飽,就認為是奶水不足,轉而以餵配方奶,而到了6個月後,更有66%因為母乳不足而停止餵奶。


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護理長周芬玨表示,其實一天大的新生兒的胃容量很小,大約只有5毫升,像小彈珠一樣,隨著天數慢慢變大,到5到7天後才變得像乒乓球大小,但胃容量很小,嬰兒一直吸奶只為了催促奶水快點來,出生後三週是建立奶量的關鍵期,只要寶寶想喝奶時就應依寶寶需求來哺乳,她說,其實寶寶吸奶有兩個需求,一是要吃到食物的飽食感,二是要求溫暖被愛的感覺。


周芬玨表示,真正會發生奶水不足的情況不多,排除特殊的乳房畸形,或曾做過乳房環狀手術外,高達九成九的媽媽,都能在生產後自行分泌乳汁,給予寶寶純母乳的哺育。


究竟寶寶要喝多少的母乳才夠呢?如何知道寶寶有吃飽?首先要看寶寶「含乳」的情況,寶寶含得好、吃的飽,周芬玨提醒,寶寶的嘴要能完全把媽媽的乳頭、乳暈含住,完全含住時,可以看到寶寶的上唇完全蓋住下唇,有時寶寶咬住乳頭好像沒有在吸奶,媽媽可以用手指抵住寶寶的下顎,感覺到有吞口水,或聽到吞嚥的聲音,就表示有喝奶。


另外,哺乳後乳房會變得較柔軟,寶寶喝奶後,神情會表現出滿足的樣子,情緒也較安定,判斷嬰兒是否吃飽媽媽可以自我檢視。周芬玨提醒媽媽,只要寶寶還含著乳頭就表示還想吸奶,媽媽不要因為寶寶吸久了就把寶寶推開。


小倢媽媽表示,寶寶小童已經八個月大了,現在還是餵哺純母乳,期間她多次因為乳腺炎疼痛難耐,但為了寶寶健康,她還是忍耐,到處上網爬文求助,後來經由母乳諮詢,發現讓寶寶吸吮乳汁是最好的通乳法,現在寶寶奶吸得好,再也沒有乳腺炎的煩惱了。

原文網址:http://www.xinmedia.com/n/news_article.aspx?newsid=245537&type=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