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不能開刀?射頻消融術合併膽管引流術救命

欣新聞 發佈 2013-02-27T19:44:16+00:00

圖說:馬偕醫院胃腸肝膽內科醫師王勝永介紹利用射頻消融成功治療不適合開刀的肝癌患者。(記者丁彥伶攝)欣傳媒 | 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你的肝腫瘤太大、你的年齡太老不適合開刀切除。」肝癌手術切除是治療肝癌最好的方法,但是有很多患

圖說:馬偕醫院胃腸肝膽內科醫師王勝永介紹利用射頻消融成功治療不適合開刀的肝癌患者。(記者丁彥伶攝)

欣傳媒 | 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

「你的肝腫瘤太大、你的年齡太老…不適合開刀切除。」肝癌手術切除是治療肝癌最好的方法,但是有很多患者卻因為種種原因無法開刀切除,馬偕醫院跨團隊合作,利用射頻消融術配合內視鏡膽管引流冷卻術,成功為82歲無法開刀的老先生成功克服腫瘤。


肝癌切除被視為治療肝癌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因為疏於追蹤,台灣有不少肝癌患者一發現肝癌就因為腫瘤太大等原因而無法開刀,82歲老先生慢性C肝合併肝硬化,因為肝硬化嚴重手術風險高,曾接受傳統經肝動脈栓塞術,及局部酒精注射術控制,但兩年前在肝門部位復發,栓塞及酒精注射均無效,且因腫瘤近大血管及膽總管而比較危險。


馬偕醫院胃腸肝膽內科醫師王勝永表示,經醫療團隊評估,患者的肝癌緊貼總膽管,若採取傳統「標準射頻消融」治療有很高的風險,可能引起膽道狹窄等併發症,因此另外設計治療方式,治療團隊以內視鏡逆行性膽管攝影協助,先將灌流導管置入患者的膽管,在射頻消融治療術中,同時利用導管在膽管內施以冷水灌流保護膽管。


治療後,患者術後復原快速且良好,隔天即可下床,並在五日後出院,後續追蹤他的高風險部位的肝癌達到成功消融,目前追蹤兩年了,肝癌無局部復發,也沒有膽管狹窄的併發症出現。


「肝癌射頻消融」治療,是利用治療探針插入肝癌病灶目標區,利用電流轉換產生的熱能作用在癌細胞,並造成癌細胞壞死。與傳統外科手術比較,射頻消融治療傷口小、復原快,對肝功能影響較少,射頻消融治療傳統常用於局部治癒性肝癌,效果以單顆小於3公分的肝癌最好,對不願手術或手術風險太高的患者,也提供另一種治癒性治療的機會。


但該院醫療團隊也針對大型肝癌設計治療方式,王勝永說,一位74歲B肝右肝有10公分以上腫瘤的患者,無法開刀切除,多次經肝動脈栓塞術的效果也不佳,採用多根單極電燒針分階段消融治療,治療後肝癌完全消融,術後追蹤已達一年,無局部復發。


馬偕醫院胃腸肝膽內科主任王鴻源表示,肝癌治療會依據肝癌大小、數目、位置、肝功能好壞、病人年齡與身體狀況,評估可行的治療,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治癒性療法,內科治癒性療法則有射頻消融治療、經導管肝動脈化學栓塞、放射線治療以及全身性化學治療,以及分子標靶治療等,患者不要放棄希望,仍有治療的機會。

原文網址:http://www.xinmedia.com/n/news_article.aspx?newsid=243347&type=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