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性婦癌死亡高居亞洲第二 6分鐘可護一生

欣新聞 發佈 2013-03-07T19:24:28+00:00

圖說:懷孕時乳癌卻誤當脹奶,黃小姐提醒婦女定期檢查乳房。(P&G寶僑家品提供)欣傳媒 | 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明(8)日是三八婦女節,也提醒關心全家人健康的女性,多撥出一點時間給自己,據國民健康局發布的「五大洲癌症發生率」國際比較資料(20

圖說:懷孕時乳癌卻誤當脹奶,黃小姐提醒婦女定期檢查乳房。(P&G寶僑家品提供)

欣傳媒 | 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

明(8)日是三八婦女節,也提醒關心全家人健康的女性,多撥出一點時間給自己,據國民健康局發布的「五大洲癌症發生率」國際比較資料(2008)顯示,台灣地區婦癌發生率高於日、韓,乳癌與子宮頸癌死亡率更為三國之冠,而在國健局98年最新癌登數據也發現,全台每天有29.4人罹患婦癌、6.2人死於婦癌,婦癌是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


一位婦女罹患三期乳癌,卻誤以為是皮膚過敏,抹消炎藥膏半年無效,才驚覺發現是乳癌,一位孕婦則誤將乳房腫塊當漲奶,懷孕九個月時發現乳癌嚴重,經醫師緊急催生之下產女,沒坐月子卻只能做化療。


國健局指出,根據100年該局篩檢資料,每167位45到69歲接受乳房攝影篩檢的女性,就有1位發現有乳癌,每70位30歲以上接受抹片篩檢的女性,就有1位發現有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效益相當高。


而篩檢成效也提高婦癌早期發現的比率,台灣乳癌零期、第1期、第2期早期個案發現比率達76.3%,子宮頸癌零期、第1期早期個案的比率也已達85%,兩癌早期發現五年存活率達8到9成,而現今的治療進展,也讓婦癌可像慢性病一樣可降低死亡風險。


雖然篩檢能提高早期婦癌比率及存活率,不過醫師提醒,台灣的一項警訊是,輕熟女篩檢率比老阿嬤還低,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鄭文芳表示,一般人以為年輕人對子宮頸抹片接受度較高,但事實上,台灣30到34歲年輕女性的篩檢率卻反而是各年齡層最低。


鄭文芳引用國健局99年子宮頸抹片資料指出,40歲以上且10年沒做抹片女性的8萬多人中,其抹片結果為高度癌前病變或癌症者有1,600餘人,佔2%,但若30歲以上定期抹片的160餘萬婦女中,抹片結果為高度癌前病變或癌症者只有0.5%,風險只有沒按時做抹片者的四分之一。


雖然子宮頸抹片在16年推廣下,連續三年進行篩檢率從86年的35%,到101年的56.6%,上升幅度逾6成,也使子宮頸侵襲癌發生率及死亡率皆下降約6成,但台灣卻還有數百萬名女性因為忙碌、保守、害怕檢查等原因,長期未做抹片,身處罹癌風險。


而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也提醒,台灣女性乳癌發生率十多年來以倍數激增,民國84到98年增幅高達110%,死亡率也成長近二成,幸經國健局積極推廣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篩檢下,乳癌篩檢率從98年的11.6%成長到101年達32.5%,四年來篩檢率上升近1.8倍。


張金堅提醒,以國健局統計93到98年間被診斷為乳癌的50至69歲婦女中,若未曾接受過乳房攝影檢查的女性,診斷為早期乳癌比率只有76%,若曾有接受過三次以上檢查者,早期發現的比率則是92%,相較於之前從未受檢過的女性,早期發現率高出15%,顯示定期乳房攝影篩檢有助於早期個案的發現。


因此在三八婦女節前夕,國健局、乳癌防治基金會、癌症希望基金會學術委員、P&G寶僑家品香港及台灣傳播與公關一起呼籲「六分鐘護一生」,女性要多愛自己,定期落實婦癌篩檢,愛護健康才能守護家人。

原文網址:http://www.xinmedia.com/n/news_article.aspx?newsid=247797&type=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