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溪一針愈落枕,患者驚呆,直呼神醫

曲周康復 發佈 2021-10-01T13:07:12+00:00

今天上午,一位中風的患者來到我的門診,由兩個家屬推著輪椅來的,諮詢有關康復治療的問題,患者精神很差,之前已經開了電解質和血常規在等結果,我簡單介紹了康復治療相關的問題,讓患者等結果出來再說。

今天上午,一位中風的患者來到我的門診,由兩個家屬推著輪椅來的,諮詢有關康復治療的問題,患者精神很差,之前已經開了電解質和血常規在等結果,我簡單介紹了康復治療相關的問題,讓患者等結果出來再說。其中一位家屬,應該是患者的女兒吧,也成了患者,說落枕了脖子痛,不能扭頭,也不能仰頭,兩三天了,連著頭也痛,也不好,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我說,可以扎針,患者摸著脖子慢慢扭頭的時候疼的直喊,看來疼的不輕。在患者的要求下,我為他進行了針灸治療,我用的是後溪穴,就一針,患者說,不用扎脖子啊,我說不用,進針後,我囑咐患者抓緊活動脖子,患者慢慢嘗試,兩三分鐘以後,患者說,感覺這個針有勁,我再次給患者強調一定要活動,怎麼疼就怎麼動,就要往最疼痛的位置活動,15分鐘左右,症狀基本消失,只剩一點點不適。患者說:太神了,神醫啊!我說,我不是神醫,是中醫神!


我們來看看後溪穴



後溪穴為手太陽小腸經之輸穴,八脈交會穴(交督脈)。


【主治】


主瘧寒熱,目赤生翳,鼻衄,耳聾,胸滿,頭項強不得回顧,癲疾,臂肘攣急,痂疥。——《針灸大成》


【定位】


微握拳,尺側,第五掌指關節後緣,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中國針灸學》





【取穴】


坐位。仰掌握拳,手掌尺側,在小指掌指關節(第5掌指關節)後,有一皮膚皺襞突起,其尖端(掌指橫紋頭掌背交界線或稱赤白肉際處)即為此穴。




【體會】


在這個病例和以往的病例中,我體會較深的是,對於疼痛性的症狀(有明確器質性病變除外)往往影響一定的運動功能,在針灸治療中要注意讓患者運動,而且是往疼痛的運動方向去運動,這樣的治療效果最佳,起效最快!


【思考】

對於針灸治療,我們不能忘記基礎理論和經典著作,後溪為什麼能治療落枕,為什麼能治療頸椎病,為什麼能治療腰扭傷,就是因為後溪為八脈交會穴,交於督脈,與督脈之間有密切聯繫。《針灸大成》記載治療「頭項強不得回顧」,這不就是落枕和某些頸椎的疾病嗎?


針灸治療,扎針越多越好嗎?顯然不是,只要辨證準確,取穴精當,一針也能治病,取穴太多有時反而不好,這裡就需要紮實的中醫針灸基本理論基礎。


一根針,治好了病,收費就面臨一些問題,目前對於中醫治療的收費標準,有的總感覺「太賤了」,比如5根針收費標準12元,中醫的價值在哪裡!?同樣治好一個病,西醫費用有時是中醫的數十倍甚至更多。有人說,中醫的優點是簡、便、效、廉,在今天的醫療制度下的中醫有時真的很尷尬!還好國家在鼓勵中醫,發展中醫,政策上扶持中醫,為什麼?我想,這就是因為長期以來中醫療效的魅力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