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利好不斷,跨境支付迎來一片藍海

支付之家網 發佈 2020-05-07T08:20:43+00:00

支付之家網5月6日,國務院官網發布《關於同意在雄安新區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覆》,同意在雄安新區、東營市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支付之家網(ZFZJ.CN)5月6日,國務院官網發布《關於同意在雄安新區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覆》(以下簡稱《批覆》),同意在雄安新區、東營市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批覆指出,綜合試驗區建設要複製推廣前四批綜合試驗區成熟經驗做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開展品牌建設,引導跨境電子商務全面發展,全力以赴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

批覆強調,要保障網絡安全、交易安全有效防範交易風險,堅持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發展,為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此前4月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成為外貿發展新亮點。當前傳統外貿受到疫情較大衝擊,必須更大發揮跨境電商獨特優勢,以新業態助力外貿克難前行。會議決定,在已設立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基礎上,再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此次文件的發布,意味著國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數量達到了105個。

跨境支付與跨境電商的關係正如電商與網際網路支付的關係,國務院同意在這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首要需求便是跨境支付。

因此,跨境市場規模的發展必然催生跨境支付業務。

近幾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利好因素不斷,政策鼓勵、新興市場開發等助力下,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新階段。據艾媒數據顯示,2019年跨境電商用戶規模達1.54億人,市場規模將超10萬億元,成為電商領域重要分支。

跨境市場的高速發展,賣家數量必然激增,跨境支付成了整個交易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早在2013年3月,外匯局下發《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指導意見》,決定在上海、北京、重慶、浙江、深圳等地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試點業務,允許支付機構通過銀行為小額電子商務交易雙方直接提供跨境電子商務支付所涉的外匯資金集中收付及相關結售匯服務。

同年9月26日,外匯局正式向17家第三方支付企業下發跨境支付試點牌照。

2015年6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46號),意見第六條就明確提出將完善電子商務支付結算管理。意見指出,穩妥推進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鼓勵境內銀行、支付機構依法合規開展跨境電子支付業務,滿足境內外企業及個人跨境電子支付需要。推動跨境電子商務活動中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支持境內銀行卡清算機構拓展境外業務。加強對電子商務大額在線交易的監測,防範金融風險。加強跨境支付國內與國際監管合作,推動建立合作監管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

隨後幾年時間裡,跨境支付迎來野蠻生長。

去年7月份,央行曾召集網聯、銀聯及部分支付機構討論跨境支付合規性問題,強調跨境支付業務需要持牌經營:「凡是沒有取得監管許可而為中國境內居民提供跨境支付結算服務的,都屬於跨境無證經營」,與此同時,強調「境內機構6個月內必須停止與無證跨境機構進行合作」。

外匯局總會計師孫天琦也曾公開表示,「跨境交付」模式跨境金融服務須持牌經營。任何機構通過任何方式跨境給中國人提供金融服務,必須持牌,跨境金融服務不可「無照駕駛」。

在如此高壓監管之下,無證跨境支付公司無疑面臨著巨大危機。擺在他們面前的路只有一條——合規之路

2019年4月,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發布《支付機構外匯業務管理辦法》,標誌著2015年初所發布的《關於開展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正式被替換,跨境支付行業迎來了最新最全面的規範管理文件,「試點」走向「轉正」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0年規章制定工作計劃中出現了《跨境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的身影。

支付之家網獲悉,支付寶、財付通、匯付天下、平安壹錢包、連連支付、快錢、盛付通、網易寶等十幾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已取得監管部門批覆開展跨境支付業務的許可文件。

目前,第一批和第二批跨境支付牌照已發放完畢,第三批牌照也將公布,此舉意味著跨境支付「無證駕駛」的時代終結。

跨境電商領域紅利不斷釋放,規範洗牌中的跨境支付將迎來下一個藍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