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這幾樣必備調味品,就能應付大多數家常菜了,你都會用嗎

i沈小怡 發佈 2019-12-29T03:26:15+00:00

大家好,我是沈小怡。每天,我會為你分享至少一篇烹飪技巧或探店心得,有眼光的你記得關注我,並且每天來看我喲。

大家好,我是沈小怡。每天,我會為你分享至少一篇烹飪技巧或探店心得,有眼光的你記得關注我,並且每天來看我喲。

文∣落小雨

今天跟小姐妹吃飯,說起做飯,都說其實知道在外面吃是比大開銷,叫外賣呢又不健康,很想自己做,但總覺得做飯好難,而且還不是下功夫肯吃苦可以的,尤其是各種五花八門的調料就讓人暈頭轉向,超市里賣調味料的總是一大面強,光醬油就有很多牌子很多細分,越看越迷糊。

而菜市場賣各種調料香料更誇張,簡直跟中藥鋪有一拼,眼都花了,還是選擇放棄來得容易。


確實啊,我們常聽到有句話叫「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民以食為天,哪一樣都少不得,而其中調味品就包括油、鹽、醬、醋,可見調味品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但其實要做好菜,並不是說非要把菜市場和超市琳琅滿目的各種調味品買回家,而很多的功效我認為多是產品營銷的效果而已,除非是美食高手,一般人很難品味出那麼細緻的差別。接下來介紹幾種學做菜必須入手的調味品,有了這些,搞定80%的家常菜是不成問題的。

食用油

我們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很多,其中脂肪酸就是一種對人體健康益處多多的物質,它可以促進其它營養物質的吸收,也保證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運行。而食用油提供了人體所需50%的脂肪酸,可見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食用油分為動物油和植物油,動物油用得最多的是豬油,是用肥肉或者豬板油煉出的,常溫是液體狀態,溫度低就凝固成白色或淡黃色。豬油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可以增進人們的食慾。特別與蘿蔔、粉絲及豆製品相配時,可以獲得用其他調料難以達到的美味。一般豬油多用來炒青菜、烙餅做油酥或者拌飯。

但是豬油熱量高,多吃容易長胖。相比較,植物油越發成為如今家庭餐桌的常客,植物油市面上常見的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茶籽油、葵花籽油、橄欖油……他們各有特點,總的來說,花生油更香,大豆油和菜籽油性價比高,橄欖油不含膽固醇人體更易吸收,同時適合低溫烹飪。

平常我們做飯,多買植物油,但不要長期吃某一個品類,可以多種交替著買,以補充各種營養素,同時少量備一些豬油,以備特殊需求。這樣就能滿足我們日常烹飪需求啦。

醬油

醬油是個大類別,是中國傳統的調味品,用豆、麥、麩皮釀造的液體調味品,是鹹味的。去超市可以看到醬油包括老抽、生抽、紅燒醬油等等,其中我們常在各種菜譜里看到的是老抽和生抽,這也是平時廚房最常用的。

生抽醬味沒有老抽重,鹽度比老抽高但沒有老抽的粘稠感。所以日常做菜時,生抽調味提鮮,老抽增亮上色。

涼拌菜、蒸魚等需要保持食材原味的菜餚宜選用生抽。而老抽更適合做紅燒肉、紅燒雞塊等肉菜,讓菜色更加紅潤有光澤,誘發食慾。

如果是做燉菜,要兼具顏色和味道,就得生抽老抽搭配一起用,推薦比例3:1。

除了這兩種,常用的還有蒸魚豉油,蒸魚的時候淋一點,味道又鮮又美。

食鹽

食鹽是做菜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包括湖鹽、井鹽、礦鹽、海鹽等,在超市很容易買到,價錢也不貴,兩塊錢左右一袋。

我們在超市常看到賣的食鹽是碘鹽,就是加了碘元素,可以預防大脖子病,也正是因為加了碘元素,一般加鹽後食物不要長時間烹飪,防止碘揮發失去效果。

另外,還有一種常見的食鹽是玫瑰鹽,一種粉紅色的晶體,常用來醃製牛排。

食鹽不能多吃,鹽是生命最基本的需要,但需要量也是有限的,超量則會導致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一天攝入6克鹽,但目前我國居民食鹽攝入量的平均值是這個建議量的1倍以上。所以,一定要握緊你手中的鹽勺。

味精


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是一種可以產生鮮味的物質,分解成谷氨酸能被人體吸收。但是,今年卻很多人聞味精色變,猶如洪水猛獸,做飯都不敢說自己放了味精,外出吃飯也囑咐廚師不要放味精。

其實都是人們對味精的誤會。

1、味精並不會致癌,溫度溶解溫度較低,當溫度超過120度,味精會產生焦谷氨酸鈉,但這不是致癌物質,只是沒了鮮味,達不到味精的作用而已。

2、味精要跟食鹽搭配使用,食鹽是產生鮮味,但並不會產生鮮味,菜餚口感會有點澀,但加了味精就可以抑制,使菜餚更鮮美。

3、不是每道菜都要加味精。加了醋的菜餚,食材用了雞蛋的菜餚,還有菌菇類菜餚,就可以不用加味精,因為已經有鮮味了,不必多加。

4、味精不能多吃。味精也是含鈉鹽,跟鹽一樣吃多了會對身體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因此要控制用量,不能為了鮮味一味多加。

另外,很多人會用雞精,覺得雞精更好,但其實成分都差不多,並沒有太大差異,只是可能因為製作工藝問題,更鮮。

醋是一種發酵的酸味液態調味品,多由糯米、高梁、大米、玉米、小麥以及糖類和酒類發酵製成。常見的有香(陳)醋、白醋,差別是前者有顏色,後者是白色,前者味道更濃,醋是增鮮的調味品,有鹹味。

醋除了增加酸味和鮮味,其實還有其它作用。

解腥:在烹調魚類時可加入少許醋,可破壞魚腥。

祛膻:在燒羊肉時加少量醋,可解除羊膻氣。

減辣:在烹調菜餚時如感太辣可加少許醋,辣味即減少。

添香:在烹調菜餚時加少許醋能使菜餚減少油膩增加香味。

引甜:在煮甜粥時加少許醋能使粥更甜。

催熟:在燉肉和煮燒牛肉,海帶,土豆時加少許醋可使之易熟易爛。

防黑:炒茄子中加少許醋能使炒出的茄子顏色不變黑。

防腐:在浸泡的生魚中加少許醋可防止其腐敗變質。

普通家庭常用的醬有豆瓣醬、甜麵醬、番茄醬等。其中豆瓣醬來自於四川、湖南等地,顏色紅,有辣味,是蠶豆和辣椒做的,多用來做川菜。甜麵醬是麵粉為主要原料,甜中帶咸,還有醬香,多用來做醬爆菜和醬燒菜。番茄醬是番茄為主要材料,紅色,味道酸中帶咸,多用來做糖醋菜。



除了以上常見調味品,用於提鮮的還有蚝油,用於去腥的有料酒,用於增香的有香葉、八角、桂皮等香料。

對於普通新手來說,買了食用油、食鹽、醬油、味精、醋、醬,就可以放開手開始學做飯了,大部分家常菜有這些就夠了,當基本功會了以後,再根據需要慢慢添加更細分的調料,就成為廚藝高手了。

不要輕易放棄,趕緊動手學起來、做起來吧~~

關於廚房調味品,大家有什麼其它建議,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分享交流喲!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讚、收藏和轉發。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i沈小怡,麼麼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