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課堂:胸悶頭暈?千萬別忽視

億邦健康 發佈 2019-12-28T13:23:45+00:00

《中國心血管疾病防治現狀藍皮書》顯示,中國現有心血管病患病人數約2.9億,死亡率高且處於上升趨勢,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40%以上,居首位,高於腫瘤及其他疾病。40~49歲的人患病高風險人群占比最多,達34.4%,其中41~45 歲患者占到了 41.16%。

《中國心血管疾病防治現狀藍皮書》顯示,中國現有心血管病患病人數約2.9億,死亡率高且處於上升趨勢,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40%以上,居首位,高於腫瘤及其他疾病。

40~49歲的人患病高風險人群占比最多,達34.4%,其中41~45 歲患者占到了 41.16%。而 20~29 歲人數占比已經達到15.3%,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趨勢明顯。

心腦血管意外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即使應用目前最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腦血管意外倖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三大身體信號需警惕

在心腦血管系統徹底癱瘓之前,有四個主要的信號,你收到了嗎?

胸痛和胸悶頻繁出現

心腦血管出現比較嚴重的問題之前,患者頻繁的會感到胸痛、胸悶的情況出現,有時甚至伴有頻繁的心悸或者是恐慌等症狀,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應懷疑可能存在心腦血管異常,因為正常心腦血管系統是不會出現這些異常症狀。

頭痛和頭暈同時發生

頭痛和頭暈也是心腦血管衰竭的症狀,這是因為心腦血管異常後,心腦器官供血不足。此時,頭痛、頭暈、心絞痛都很容易發生。因此,突發性頭暈、頭痛,特別是持續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我們必須警惕,儘快到醫院查明原因。

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也是心腦血管疾病出現的一個比較典型的表現,許多人認為呼吸困難主要是肺部疾病,但事實上,呼吸困難往往是一種嚴重的心臟病,特別是運動一點後喘息,經常感到呼吸困難,睡覺時不能仰臥,坐起來可以減輕不適。這也是心腦血管嚴重衰竭的信號,一旦出現這些症狀,我們建議您立即去看醫生,以免延誤治療時間。

七招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No.1 生活有規律

張弛有度,勞逸結合,保障充足的睡眠及休息時間,懂得生活,學會放鬆。早睡早起,按時作息,少飲酒,不吸菸,堅持飯後二十分鐘左右散步,不要超負荷工作和娛樂。切忌人生年輕時用身體換名利,老來再拿錢買健康。

No.2 冬季做好預防

冬季天寒,天氣變幻無常,是心腦血管疾病易發時間,應當注意保暖,夏季燥熱,氣壓低,濕度大,汗如雨下,切忌受風,勿要貪涼,冷食亦當適度。

No.3 心理健康

學會自控,精神飽滿,情緒樂觀,穩定,不為生活的不快或追求的貪婪而左右,喜怒不形於色,切忌思想情緒的大起大落。情緒激動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寬胸懷,不要讓情緒起伏太大。

No.4 健康飲食

注意食物多樣性,均衡性,多食五穀雜糧,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有條件的要多吃些野菜,少吃油炸食品,少吃豬牛羊肉,少吃動物類油脂,少吃鹽和蔗糖,少吃動物內臟和海鮮。冬季進補要適度,大量進補熱性食物和滋補藥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冬季進補一定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進行。

No.5 適當鍛鍊

心腦血管患者不是不能運動,而是要適當運動,運動量減少也會造成血流緩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控制好運動量。冬季要等太陽升起來之後再去鍛鍊,此時,溫度回升,可避免機體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發病。患者不宜晨練,因為睡眠時,人體各神經系統處於抑制狀態,活力不足,晨起時突然大幅度鍛鍊,神經興奮性突然增高,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冬季應該注意這個問題。

No.6 定期做體檢

如若基因檢測出來患病風險高,那麼就需要定期做體檢。尤其要注意血脂、血壓、血糖、膽固醇、纖原、紅細胞聚集等及心電圖變化情況,若有問題,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或藥療,或食療,進行調整。體檢是為了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

No.7 常備急救藥

每個人都應懂得一點心腦血管疾病的常識及搶救的簡單技能。隨身攜帶,緊急情形下,即可救人,又可自救,最好無用,到期換新。但需切記是,必須判斷準確,是心梗,而非腦溢血,否則出錯,將加速患者死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