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料過雜過重,掩蓋食材風味!用好17種常見調料,製作美味家常菜

食聊先生 發佈 2020-01-23T02:44:58+00:00

對於家庭飲食來說,不需要過於精緻,了解常見食材的特性,用好用對普通的調味品,已經很不容易了。還有一些調料,在某個區域內使用較為廣泛,或者特定的菜餚里可以用到,比如:耗油、豆瓣醬、魚露、啤酒、茴香、陳皮、香葉,在此不重點介紹,各位如果感興趣或者平時用得到,可以專門了解。

廚藝服務生活,美食溫暖人心。關注家庭飲食,講透食材原理,示範烹飪技法。暢談家常菜話題,請關注食聊先生。

調料很重要,大多數家庭購買的都是普通食材,如果沒有調料的烘托,無法做出誘人的味道。但是,如果過分依賴調料,會掩蓋食材本身的風味,會讓我們的口味會變得挑剔,而且會使做飯成為一件流程複雜、門檻較高、難度較大的事情。

調料的本質作用在於錦上添花,在於揚食材所長、掩食材所短,而不是喧賓奪主。任何食物,如果你一口下去,感受到的是滿嘴調料味,即便再鮮美可口,這道菜也是失敗的。

對廚藝感興趣的朋友,都在網上研究過專業廚師的做菜方式。漸漸地你會發現,大廚的手藝,一般人學不來。他們有著設施齊全的廚房,專業的廚具,數十種調料,他們精於調味、細化步驟、注重賣相。看看咱們的廚房,顯然沒有這個條件。因此,我們不能以廚師的手法要求自己,要立足日常生活,利用有限的時間和條件,提升家常菜製作水平。

很多時候,烹飪的複雜性是由調味、調色引起的。對於家庭飲食來說,不需要(也無法)過於精緻,了解常見食材的特性,用好用對普通的調味品,已經很不容易了。常用的調味品如下:鹽、雞精/味精、老抽、生抽、陳醋、麻油、糖、料酒/白酒,這些通過化學方法或者傳統工藝製成;辣椒、生薑、蔥、蒜、香菜,本身就是食材;花椒、胡椒粉、八角、桂皮,這些屬於香料。以上17種調味品,按照功能,可分為以下7大類:

1、百味之王:鹽

2、開胃之王:辣椒

3、純提鮮:雞精/味精

4、純增香:麻油

5、提鮮、調色:老抽、生抽、糖

6、增香、去腥:蔥、蒜、香菜、八角、桂皮、胡椒粉、花椒

7、提鮮、增香、去腥:生薑、料酒/白酒、陳醋

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調味品兼具多種功能,通過不同的調配方式,幾乎可以滿足所有家常菜製作需求。還有一些調料,在某個區域內使用較為廣泛,或者特定的菜餚里可以用到,比如:耗油、豆瓣醬、魚露、啤酒、茴香、陳皮、香葉,在此不重點介紹,各位如果感興趣或者平時用得到,可以專門了解。

建議大家清淡飲食,多研究食材的特點,掌握以上常見調味品的用法,促進食材本身風味的釋放。只要用心,做飯不是難事。關注食聊先生,暢談家庭飲食,講透食材原理,示範烹飪技法。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

(本文由「食聊先生」原創,未經授權,禁止搬運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