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藥不可隨意調整!3個風險高血壓患者要了解!安全用藥最重要

心血管內科張醫生 發佈 2020-02-08T23:38:50+00:00

其實,高血壓的藥物調整不止是血壓高了加量,血壓低了減量那麼簡單。所以,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遵醫囑調整藥物,才能安全、有效降壓。

高血壓調藥,為什麼看上去那麼簡單的事情,醫生還要讓患者去醫院完成呢?到底醫生害怕哪些事情呢?

其實,高血壓的藥物調整不止是血壓高了加量,血壓低了減量那麼簡單。降壓藥種類繁多,降壓藥的區別不僅僅體現在藥物劑量上,每種藥的副作用、藥勁兒、適合的高血壓類型都各不相同。許多患者都是因為聽了其他病友推薦某種藥物好而自行調藥,但卻忽視了上述問題,甚至造成健康的損害。

醫生不建議高血壓患者自行調藥,主要考慮以下三個問題:降壓藥藥效大小不一、降壓藥的副作用、每次調藥的時間間隔。

1.降壓藥藥效大小不一

雖然都是一片降壓藥,藥勁兒卻有不小差異,而且吃法也各不相同。就拿硝苯地平這種最常見的降壓藥舉例,它分為平片、緩釋片、控釋片三種不同類型。不單單藥勁依次明顯增強,而吃法也是分為一天三次、一天兩次和一天一次。所以,雖然看上去名字差不多,但是吃法和效果有天壤之別。

很多高血壓患者就會問了,比如ACEI類藥物(某某普利類)上沒寫著緩釋片和控釋片,藥勁兒一樣嗎?完全不一樣!比如培哚普利和雷米普利,雖然它們都是推薦從一天一次開始吃,但是培哚普利降壓作用微弱,而雷米普利作用就要強得多。

2.降壓藥的副作用

每種降壓藥的適應症有差別,副作用也有差別,對於合併其他疾病的患者,使用的藥物也會有差別。

比如,應用ACEI類藥物的患者,也就是我們常見的某某普利類藥物,用藥前要除外腎血管狹窄或腎功能異常,因為對於這種患者使用ACEI類藥物可能會加劇腎功能異常。使用CCB類藥物,也就是常見的某某地平類的藥物,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面色潮紅、頭痛、心悸、牙齦腫大、皮疹等症狀,以上情況都需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

另外,合併疾病不同選取的藥物也有差異,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合併高血壓的病人,更推薦ACEI類降壓藥,因為這種藥物不可以降壓,也可以改善病人的長期預後。

所以,醫生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何時的藥物種類,不僅降壓效果好,而且可以對其他合併疾病帶來益處,事半功倍!

3.調藥時間間隔

很多高血壓患者降血壓急於求成,如果吃一片藥血壓沒有降下來,可能短時間就會吃上兩片甚至三片,這樣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為每種降壓藥都有一個起效時間(開始起降壓作用的時間)、達峰時間(起到最大降壓作用的時間)以及持續時間(起到降壓作用的時長)。除了硝苯地平片這種速效藥外,其他多數藥物都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起效,往往在一兩個小時以上,而這些藥又不會迅速被人體清除,往往停留半天到一天的時間,如果短時間服用大量的長效降壓藥,不僅不會立刻降壓,反而會造成嚴重的持續血壓過低。

所以,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遵醫囑調整藥物,才能安全、有效降壓。

我是心血管內科張醫生,如果喜歡我的科普文章,就請點讚吧!還可以轉發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關注我還可以看到更多心臟病的健康知識哦!#2020春節醫路守護##清風計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