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人!一女子的腸子表面像「蛇皮」,竟因長期吃這東西!很多人用它來治便秘…

成都科技 發佈 2021-09-28T03:24:47+00:00

三年前開始吃酵素以後通暢了很多。罹患這種病的人,在腸鏡下可以看見其腸道有不同程度、不同範圍的發黑,黑色素呈條紋狀、斑片狀沉著在結腸黏膜上,縱橫交織呈網格狀。

說到酵素

很多人都不陌生

往往被很多女性朋友

用來美容、瘦身、緩解便秘等

近日

#阿姨吃3年酵素腸子表面像蛇皮#

衝上微博熱搜榜第一

據報導

杭州63歲的王阿姨便秘多年

三年前開始吃酵素以後通暢了很多

近日

在一次結腸鏡檢查時

醫生發現

王阿姨的腸子布滿了棕黑色的花紋

像「蛇皮」一樣

患上了結腸黑變病

不少網友紛紛熱議

酵素吃了還會有這種副作用?

腸子變黑真跟酵素有關係嗎?

接下來,一起來看看酵素那些事兒

什麼是結腸黑變病?

結腸黑變病,是一種結腸黏膜上皮黑色素沉澱導致的、良性的、可自我恢復的非炎症性腸病。

罹患這種病的人,在腸鏡下可以看見其腸道有不同程度、不同範圍的發黑,黑色素呈條紋狀、斑片狀沉著在結腸黏膜上,縱橫交織呈網格狀。

患者的主要症狀有腹脹、腹痛、便秘、排便困難、肛門墜脹等,少數患者有下腹部隱痛及食慾差;部分患者伴有低血鉀、低血鈉、低血鈣;偶見水腫性結腸狹窄。

此外,在臨床上還可見到結腸黑變病合併結腸炎、結腸息肉、甚至結腸癌的患者,這些患者可能會出現便血、腹瀉等症狀。

結腸黑變病,多發於便秘患者,尤其是長期服用刺激性導瀉劑(大黃、番瀉葉、蘆薈、決明子等)的患者。

腸子變黑跟酵素有關係嗎?

「酵素」是其在日本的叫法,也就是「酶」。

酶是大多數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劑,各種酶的缺乏往往都會帶來或大或小的問題。

酶也是一種高效率的生物催化劑,是一種加速細胞活動的物質,它的效率是化學催化劑的幾千倍到幾十萬倍。

所謂酵素,一般是指用小麥、米的胚芽以及大豆等植物原料,用乳酸菌或者酵母發酵以後所製成的發酵食品。

據研究表明其提取物當中含有較多的黃酮類、植物色素、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益生菌,短期適量的服用有一定的促進胃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吸收、緩解便秘的作用。

然而,如長期大劑量服用,在刺激腸黏膜上皮細胞、促進腸道腺體黏液分泌、增加排便次數的同時,也增加了巨噬細胞的活性和吞噬作用,同時促進了腸黏膜上皮細胞凋亡,產生的凋亡小體被巨噬細胞所吞噬後轉化為典型的脂褐素或其他色素,脂褐素等沉積在結腸黏膜上,即形成色素沉著斑,從而使結腸發生黑變病。

所以,長期服用酵素跟腸子變黑是有很大關聯性的。

酵素,其實是很普通的一種酶

事實上,酵素對於美容、瘦身的作用往往被誇大!

酵素,其實是一種很普通的酶,這些外源性口服補充的酶多為蛋白質,有可能還沒發揮作用就在胃裡被分解破壞掉了。

所以,想要藉助口服酵素來達到所謂的美容、瘦身的功效,顯然是不現實的。

再者說,人體自己製造的酶才會在機體內發揮最佳的生物學效應,無論是通過飲用自製的酵素飲料,還是口服酵素藥片,雖然短期內具有一定的加快代謝、促進消化的作用,但如果長期使用,可能抑制自身酶的生成,還可能導致結腸黑變病,得不償失。

腸子變黑,會增加患癌風險嗎?

一般認為,結腸黑變病是一種良性病變,只要及時停用瀉藥,經有效調理,便秘症狀改善,黏膜上沉著的色素會逐漸消退、分解。

結腸黑變病並非不可逆,但是此病和由此加重的便秘確實很難被治癒。

結腸黑變病一般不會發生癌變。但有國外研究表明,結腸黑變病或將增加罹患結腸癌的風險。

另外,因為結腸黑變病的患者並髮結腸息肉的可能性明顯高於其他人群,而結腸息肉是一種癌前病變。

所以,警惕患結腸黑變病後有可能發生結腸癌是有必要的。

長期便秘該如何科學緩解?

1、多喝水

保證每天至少1500ml的飲水量,相當於3瓶500ml礦泉水的量。

2、多攝取膳食纖維

儘量多攝入全穀物、雜豆和薯類等粗糧,芹菜、西藍花等蔬菜以及蘋果、香蕉等水果也富含膳食纖維。

3、保證足夠的食量

一定量的食物殘渣有助於腸道蠕動,產生便意。

4、適量運動、避免久坐

適量運動可以增加腸道蠕動。

散步、慢跑、爬山、瑜伽等都可以預防和改善便秘。

5、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定時排便,不要憋便。

排便時集中注意力,別帶手機、報紙進廁所,減少外界因素的干擾。

6、揉肚子

沿著肚臍周圍揉一揉,可以增加腹腔壓力,刺激腸道神經,促進糞便排出。

7、適量補充益生菌

對嚴重便秘的人群,建議到消化內科進行正規診療,先診斷清楚病因,然後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來源:科普中國 WXID:Science_China)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