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霧化VS輸液?

德國pari霧化器總代理 發佈 2020-01-06T18:22:13+00:00

​​霧化吸入治療在近幾年應用的越來越多,但是很多家長還存在不少誤解,有的家長認為霧化吸入治療比輸液傷害還大??霧化真的比輸液傷害還大?霧化藥物是經由氣道粘膜吸收,靜脈輸液是進入血液。


​​霧化吸入治療在近幾年應用的越來越多,但是很多家長還存在不少誤解,有的家長認為霧化吸入治療比輸液傷害還大??

霧化真的比輸液傷害還大?


霧化藥物是經由氣道粘膜吸收,靜脈輸液是進入血液。是藥三分毒,靜脈輸入藥物經過全身循環,而霧化藥物是局部用藥,


所以相比起來,霧化產生不良反應的風險,比輸液要小。


「霧化」是怎麼回事兒?


古埃及人早就用過

吸入療法最早的記錄來自埃及,大約公元前1554年的《埃伯斯伯比書》中就記載了通過把莨菪【làng dàng】葉來治療呼吸困難。當時沒有特定的吸入裝置,人們把莨菪葉放在磚塊上烤,使其鹼氣化,被患者吸入。實際上治療支氣管哮喘最早的記錄源於中國,公元前2600年《黃帝內經》中就有使用麻黃的記載,但並沒有吸入療法的治療。


到了19世紀中期,也有一些研究者產生了對溶液中的非揮發性物質進行霧化的想法。這個想法的靈感來自於瀑布和海浪拍打海岸產生的水霧。

法國醫生塞爾斯-吉洪(Sales-Girons)在此基礎上成功研製了可攜式霧化吸入裝置,這個裝置包括放置藥物溶液的儲槽、氣泵、射流噴嘴和衝擊板。原理是氣泵將藥物噴射到衝擊板上產生氣霧。有人評價此療法對世界做出了偉大貢獻。

法國醫生塞爾斯-吉洪研製了可攜式霧化吸入裝置


其實霧化對於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和肺炎很多呼吸道的疾病,甚至上呼吸道疾病都有一定療效。

1、霧化直接針對病患部位,小劑量的藥物即可達到治療效果。

2、口服/注射藥物經過全身循環再到達患處需要一定時間,所以藥物起效時間較長。

3、霧化藥物均為液體藥物,在進行吸入的同時還可濕潤呼吸道。


提醒廣大媽媽們:

並不是所有的藥物、所有的情況都可以霧化。霧化吸入的應用、給藥,都應該經過醫生診斷指導。如果需要霧化治療。那麼一定要跟醫生確認所需藥物名稱和劑量。

* 任何治療方法和藥物都不能隨意濫用。

霧化效果,看什麼?


市場上常見的有兩種,分別是超聲霧化器空氣壓縮霧化器

超聲霧化器易發生藥物變性、吸入過量水分,易影響水溶性不同的混懸液濃度。

空氣壓縮霧化器結構簡單、經久耐用、臨床應用廣泛,藥液性質穩定。


霧化器最重要的參數就是霧化顆粒大小,這直接關係到霧化效果。


根據2016年9月出版的中華醫學會雜誌《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中有效霧化顆粒的直徑:指有治療價值即能沉積於氣道和肺部的霧化顆粒直徑,應在0.5~10.0μm,以3.0 ~5.0 μm 為佳。

所以,並不是霧化顆粒越小效果越好。

建議媽媽們在選擇霧化器時,選擇在說明書中明確標註出顆粒大小的霧化器。


德國PARI兒童型霧化器,可用於0歲以上嬰幼兒治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氣喘以及嚴重的慢性支氣管炎。更加細微的藥霧適合呼吸道狹窄的嬰幼兒。


對於霧化,你了解多點了麼?


參考文獻:

1、《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2013年7月第36卷第7期》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第 96 卷第 34 期

Breath-easy

跟我們一起漲知識~


​​​​



  • 轉發
  • 評論

評論

op

  • 同時轉發到我的微博
  • 全部
  • 熱門
  • 認證用戶
  • 關注的人
  • 陌生人


還沒有人評論,趕快搶個沙發

  • 轉發到微博
  • 轉發到私信
  • 全部
  • 熱門
  • 關注的人
  • 陌生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