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轉多家醫院後,35歲小伙子體內的「炸彈」終於被搬走了

肝膽疾病專家王東 發佈 2020-01-08T13:13:51+00:00

2019年揮揮手就已經過去了,昨天上午門診的時候來了一個複診的病人,楊先生,今年36歲,他愛人每次也都一起陪著他來看病。楊先生雖然仍舊比較消瘦,但臉色明顯又比2個月前好了一些,說話也很有底氣,外表上已經看不出來他曾經是一個重病纏身的人。

2019年揮揮手就已經過去了,昨天上午門診的時候來了一個複診的病人,楊先生,今年36歲,他愛人每次也都一起陪著他來看病。楊先生雖然仍舊比較消瘦,但臉色明顯又比2個月前好了一些,說話也很有底氣,外表上已經看不出來他曾經是一個重病纏身的人。

我仔細看了看他帶來的檢查結果,肝功能正常,沒有貧血,腫瘤標記物正常,影像學檢查也沒有發現腫瘤復發的跡象,只是B肝病毒仍然處於輕度活躍複製狀態,我建議他更換抗B肝病毒的口服藥物,然後繼續定期複查就可以。楊先生爽快地答應著,臉上露出了笑容,我看得出來,他和他愛人都是如釋重負的感覺,心情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樣舒暢,畢竟1年前,他還掙扎著與病魔做鬥爭,而且當時的診療過程也頗為一波三折。

一、35歲的年輕人,肝臟上竟然悄悄長出將近10cm的腫瘤!

1年前,楊先生在體檢做超聲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肝臟上竟悄悄地長出來一個直徑接近10cm的腫瘤,在之前從來沒有感到過不舒服的他,趕緊又在當地醫院做了CT檢查,報告上赫然寫著:肝細胞癌。就在他和家人還處於手足無措的時候,家人發現楊先生的臉和眼睛也變得很黃,伴隨著小便顏色也如同濃茶一樣,由於當地醫院不具備治療的條件,楊先生和家人趕緊來到北京。

二、為什麼肝癌總是悄然來襲?

經過多家醫院的檢查後確認,由於楊先生自幼就感染了B肝病毒,在近30年的潛伏期後,B肝導致了肝臟惡性腫瘤的出現,由於病人以前不知曉B肝的危害,沒有定期做體檢,因此導致腫瘤一經發現即長得很大,而且已經壓迫或侵犯肝臟主要的膽管和血管,由此導致黃疸的出現。

B肝病毒感染高發是我國肝癌發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早期腫瘤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加之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感染B肝,從未規律體檢,導致了大多數肝癌病人在出現肝區疼痛、黃疸或其他不適症狀才來醫院就診的已多到了晚期階段,因此再次強調,B肝感染者務必要每半年進行一次全面查體。

三、由於肝功能不好,而且腫瘤位置特殊,手術風險極高!

如果肝臟腫瘤只是單純的個頭很大,沒有合併黃疸或血管受侵犯,那麼手術還是可以做的,但楊先生的肝臟腫瘤不僅大,而且位置特殊,導致膽汁無法正常流動而出現很嚴重的黃疸,這樣既大大增加了手術中的風險,而且對殘留肝臟也產生傷害,手術後發生肝功能衰竭的幾率相當高,這也是多家醫院拒絕給他做手術的原因所在。

我把楊先生安排住院後,先緊急安排了介入減黃治療,就是通過皮膚穿刺後把一根導管插入肝臟被阻塞的膽管將膽汁引到體外(PTCD),這樣可以先解決黃疸的燃眉之急,減輕剩餘肝臟的負擔,同時觀察肝功能能否逐漸好轉。另外,最重要的是評價肝臟腫瘤是否還有切除的可能,如果腫瘤在切除後,剩餘肝臟的血管和膽管無法重建,那麼手術依然會失敗。

四、與現代科技結合的醫學,確實部分程度可以解決以往的難題

肝臟手術之所以難度高和風險大,主要源自於肝臟內部血管和膽管結構複雜多變,以及肝臟重要功能的不可替代性。無論是CT還是核磁,都是把人體分割成一個個的「平面」,這就需要外科醫生在手術過程中藉助大腦將這種平面圖形再重新恢復成立體圖形,但是肝臟依然不是「透明」的,這就導致了手術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如大出血、膽道損傷和術後的肝功能衰竭。如果能夠事先能做好手術規劃並把肝臟變得「透明」,那麼不少問題就有可能迎刃而解了。

現代科技確實帶來了飛躍式的發展,在醫學領域也是同樣的,楊先生就是獲益者之一。我們把CT和核磁圖像輸入一個裝有3D重建軟體的計算機中,經過幾個小時的運算和勾畫,一個立體且「透明」的肝臟就呈現在電腦螢幕上。肝臟內部的血管和膽管分別用不同顏色標記出來,腫瘤和這些管道的關係也一目了然了,而且這個圖像還可以旋轉,這樣腫瘤背後也能看得一清二楚了,這在以前是難以想像的。

五、手術方案終於按計劃實施,手術後也有小插曲

在電腦中的3D圖像中可以先做模擬切除平面,同時計算出剩餘肝臟的體積和標記出能夠保留的血管和膽管,通過這樣的計算後,我們認為楊先生的手術可行,當然風險依然不小,但考慮到病人很年輕,他和家人求治慾望很強烈,在經過半個多月的術前準備工作之後,楊先生的肝功能也逐漸好轉,終於手術這一仗如期打響。

手術過程就不詳細介紹了,有驚無險,歷時6個多小時,出血量達到4000ml,相當於把體內的血液完全換了一遍,手術後楊先生在重症監護病房又待了將近2天。當然,手術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歷經再次出血、膽瘺、感染、肝功能衰竭、心肺併發症等一道道「坎」,不過所幸的是,楊先生只是發生了肝段面局限性膽汁漏這一種併發症,通過穿刺置管引流後痊癒了。手術後的第26天,楊先生終於出院了,肝臟腫瘤病理結果證實為中分化肝細胞癌,同時周圍肝臟呈肝硬化表現,看來,後續治療的路仍然還很漫長。

六、肝癌手術後如何鞏固治療和預防復發

楊先生體內的「炸彈」雖然被徹底搬走了,但是惡性腫瘤隨時有可能「捲土重來」,預防肝癌術後復發的問題不容小覷,即使對於很早期的小肝癌,手術後的復發率也不低(超過50%),因此我們很重視每一個肝癌病人手術後的復發和轉移問題。

楊先生在手術之前的腫瘤標記物很高,特別是甲胎蛋白(AFP)高達600多,手術後一路下降,很快就降到正常範圍,這是監測肝癌術後復發的一個敏感指標。同時,我們根據楊先生的病情,給予他口服抗病毒藥物和保肝藥物,同時安排了多次介入治療,選擇合適的抗腫瘤方案,一年時間過去了,腫瘤從病人體內「銷聲匿跡」了。

結語

我國每年新發肝癌病例數量達40萬人,其中大多數由於發現不及時而沒有手術機會,雖然現在已經有了很好的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手段,但總體預後依然很差。想要減少肝癌發生並提高其治癒率,最重要的還是要預防和早期診斷,肝癌高危人群務必要定期體檢,同時遠離不良生活習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