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好得快、通血管?輸液的10個真相,一次說清!

京醫通健康學院 發佈 2020-05-04T02:11:02+00:00

本文為「京醫通」原創,如有內容轉載,請標明來源審核專家:林琳北京朝陽醫院 內分泌科 護士長編輯:醫拉罐 醫梨沙白

輸液時,很多人都聽到過這種響徹醫院大廳的尖叫。


不少人認為輸液時如果空氣進入人體,可能會致死!所以看到輸液管有氣泡就格外焦急。


除此之外,輸液時的『尖叫聲』還有很多:

護士,快!我這手回血了!

護士,我這手鼓了個包!

護士,你看我這手青了!


這些問題究竟是因為什麼?又有沒有危險呢?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輸液時常見的問題~



輸液最常遇到的6個問題


1、輸液時有『氣泡』進入,有危險嗎?


大氣壓一般情況下是小於『血壓』的,所以空氣其實很難真正進入人體。現在都是密閉式輸液,非常安全。


即便有氣泡借著液體壓力進入靜脈血管也無需驚慌。研究表明,只有短時間內注入100ml以上的空氣,才可能威脅生命。


所以遇到小氣泡,請護士處理就行,即便進去一點也無大礙。


2、輸液有『回血』是怎麼回事?


輸液針扎進血管時出現回血是正常現象,恰恰說明扎的位置是正確的。


輸液過程中出現回血,很可能是輸液部位高過了『滴斗』導致壓力不足。只要重新讓輸液部位低於『滴斗』,一般就會恢復。


當液體輸完但沒有及時拔針或換液,也可能出現回血,及時請護士處理即可。


3、點滴速度可以調快嗎?


輸液速度與病情、年齡、藥物種類有關。一定不要自行隨意調快。


脫水、休克等需要輸得快些。而普通輸液速度不宜過快,一般40~60滴/分。而老年人最好不要超過40滴/分,以免給心臟造成負擔。

還有些特殊藥物需要更嚴格把控滴速濃度,隨意調整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4、拔針後怎樣防止出現淤青?


輸完液拔針後,很多人按壓止血的方法不對,導致淤青、滲血。


刺入皮膚的針眼,和刺入血管的針眼,位置上是不同的。如果只按皮膚的針眼,而沒有壓住血管上的針眼,就會增加出現淤青的可能。



推薦的方法是:

中指壓在蓋住針眼的小紗布處,食指按壓靠近手腕的一端,無名指按壓遠離手腕的一端,3個手指平行加壓,不要揉搓,大約3~5分鐘即可。


5、輸液時手『鼓起來了』是怎麼回事?


輸液時出現了鼓包,很可能是藥液沒有進入血管,外漏在皮下導致的。



此時需要及時關閉輸液器上的開關,再請護士來處理。一般需要拔針後再重新紮針。


拔針後鼓起的地方一般不需要處理,會自己吸收掉,但記住不要按揉。


6、輸液時胳膊疼痛是怎麼回事?


有些藥物對血管有一定刺激性,輸液時會使靠近針頭的血管出現疼痛。


最常見的刺激血管的輸液藥物是一些含有『鉀』的溶液,此時可以請護士來調慢點滴速度,以及一定的熱敷處理。


如果疼痛比較劇烈難以緩解,則要呼叫醫生或護士來尋求其他解決辦法。


輸液最常見的4個誤區

「一生病就輸液」貌似已經在不少人心中根深蒂固。但其實很多情況是不需要輸液的。


醫學上真正需要輸液的「門檻」很高,人們對於輸液的一些固有觀念大多是錯誤的。


  • 誤區1:輸液治療病好得快


靜脈輸液不一定讓病人『好得快』,頂多是藥物『起效快』。


雖然起效快,但不良反應發生得也快,據統計靜脈輸液發生過敏、休克等風險要高出口服藥物數倍甚至十多倍。


所以醫生不建議輸液,就沒必要主動要求輸液。


  • 誤區2:輸液比較安全


2018年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檢測報告》中,靜脈注射給藥占60%。遠高於口服給藥的32.2%。


所以動不動就要求輸液,其實並不是好事。一定要遵循醫囑進行治療。



  • 誤區3:輸液能夠疏通血管


所謂輸液通血管,一般發生在『腦梗』急救時,使用『溶血栓藥』的特殊情況。


這與老百姓常說的靠輸液預防血管堵塞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輸液並不會讓血管更暢通,也不會降低心梗、腦梗的發生風險,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


  • 誤區4:輸液可以補充營養


有人認為輸液可以補充維生素、葡萄糖、胺基酸等營養物質,增強免疫力。


而事實上,輸液補充營養只適用於已經不能通過吃飯、口服的方式經胃腸吸收營養的嚴重患者。


對於一般患者,把輸液當成攝取營養、增強免疫力的手段是不可取的。


所以,輸液並不是我們想像得那麼『萬能』。我們一定要理性地看待輸液這件事。最後再給大家總結一下『輸液小貼士』

1、聽醫生的話,沒必要主動要求輸液;

2、輸液前吃點東西,最好不要空腹;

3、輸液時不要隨意調整輸液速度;

4、輸液出現任何異常或不適,及時呼叫護士。


本文為「京醫通」原創,如有內容轉載,請標明來源

審核專家:林琳 北京朝陽醫院 內分泌科 護士長

編輯:醫拉罐 醫梨沙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