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早期不痛不癢,發現就是晚期?大便出現這些異常,就該去醫院

小中醫郎中 發佈 2020-06-03T10:09:15+00:00

說起便血,不知你會想到什麼,痔瘡?這的確是痔瘡的典型症狀,「十人九痔」,痔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得病過程雖然痛苦,但及時治療也能痊癒,可我們今天要講的卻不是它,而是一種更危險、更可怕的疾病——腸癌。

說起便血,不知你會想到什麼,痔瘡?


這的確是痔瘡的典型症狀,「十人九痔」,痔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得病過程雖然痛苦,但及時治療也能痊癒,可我們今天要講的卻不是它,而是一種更危險、更可怕的疾病——腸癌。


痔瘡和腸癌都會引起便血,因此將二者混淆的人不在少數,我國是腸癌的大國,每年都有將近20萬的人群因腸癌去世。


據統計,臨床上有80%以上的腸癌在早期被誤當為痔瘡,因此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後悔莫及!



腸癌為何難以發現


一般認為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纖維飲食是腸癌高發的因素。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都對自己的飲食習慣不注意,常常攝入一些高脂肪和高熱量的食物,平時又很少吃蔬菜和水果,就容易患上這種「富貴病」。



腸癌的主要症狀有便血,腹瀉,腹痛等,但這些症狀很容易和痔瘡、痢疾相混淆,再加上我們的結腸幾乎沒有痛感神經,導致近80%的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僅有5%至40%,這和早期腸癌95%的生存率比起來真是天差地別,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極其重要。


發現這些情況要及時就醫


1、黑便

如果發現大便發黑,首先要明確是否有出血,先做一個檢查,比如糞便化驗和ob試驗,如果裡面確實有很多紅細胞加號,就可以判定糞便有出血情況。


一般來說這種黑色的糞便,出血情況一般來源於上消化道,因為經過整一個消化道到肛門排出來的時候,有些物質被吸收或因血液中鐵離子被氧化,所以大便就呈現出黑色。



2、大便暗紅

從人體解剖結構來說,首先是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右下腹(小腸與大腸接牢的地方,也叫回盲部或闌尾),接下來是大腸。這種大便顏色偏向暗紅色,出血情況就主要來自大腸。


3、大便鮮紅

如果大便顏色非常鮮紅,那麼出血部位,相對來說靠得更下了,比如說肛門周圍或者直腸下段,痔瘡、肛裂或直腸下端存在腫塊等,都可能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



中國的肛腸疾病發病率是59.1%,其中八成多都是痔瘡,痔瘡的發病率比謝頂還高,話說十男九痔,其實痔瘡不分性別,由於懷孕期間腹壓增高,女性反而更容易中招。


4、排便異常

排便變得越來越不規律,有可能經常便秘,也會出現排便次數增多、排便不盡的情況;放屁次數突然增多,屁臭;初期會有陣發性腹痛,晚期腹部可能會摸到包塊,可見腸形。這些都有可能是腸癌的信號。


不管菊花滴的血是鮮紅的、帶膿的還是發黑的,都不排除患腸癌的可能性,想要確診,還是去醫院檢查為好。


養成好習慣 降低腸癌風險


1、常吃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它具有吸附作用,能夠裹帶著腸道中的有毒物質排出體外,輔助預防腸癌。其中,不可溶性膳食纖維更值得推薦。一般來說,果蔬榨汁後,果蔬渣越多,不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含量越高。


常見的蔬果中不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含量為:蘋果(2.4g/百克)>橙子(2.3 g/百克)>菠蘿(1.3 g/百克)>番茄(1.2 g/百克)>西瓜(小於1 g/百克)。


飲食中,要有意識地適當多吃蔬菜、水果、粗糧,保證每天25-35g不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入,有利於輔助預防腸癌。


2、拒絕久坐

人在坐著的時候,直腸有一個彎折的角度,容易影響直腸或盆腔附近的血液循環。所以久坐就會影響內臟供血,並直接影響腸道的蠕動速度,減慢腸道內有毒物質的排出。建議每次靜坐時間不超過90分鐘,以免增加腸癌風險。



3、早期篩查

大腸癌也叫結直腸癌,指的是來源於結腸和直腸黏膜的惡性腫瘤,目前已明確,至少80%至95%的大腸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發展而來的,因此,結腸鏡檢查發現息肉應儘早切除,以切斷息肉癌變之路。


但在早期就發現腸癌的患者不到總體的10%,除了經常腹瀉、大便出血等症狀外,人們也很難辨定自己是否患病,早期篩查是最好的方法。


如果發展成晚期再治療,治療效果和痛苦程度不談,也會帶給家庭巨大的經濟壓力。建議40歲以上人群應每年篩查一次,40歲以下人群每3—5年篩查一次。


腸癌作為男性第二大、女性第三大致死癌症,早期沒有非常明顯的症狀,等到發現問題時,大多是晚期,治癒率極低。因此,建議大家在發現自身排便出現異常時,就及時去醫院檢查,早期篩查可有效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切勿抱有僥倖心理,諱疾忌醫是極不可取的行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