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藥過期是不毒了還是更毒了?| 趣問萬物

萬物雜誌 發佈 2021-09-27T22:12:06+00:00

毒藥過期是不毒了還是更毒了?對於很多天然毒物,比如蛇的毒液、肉毒桿菌的毒素,其中具有毒性的主要蛋白質或多肽,如果沒有妥善保存很容易分解變質,失去原本的作用,這也就意味著毒性變弱了。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撰文 | Mirror

毒藥過期是不毒了還是更毒了?


圖源:Pixabay


任何東西只要達到一定劑量都可能成為「毒藥」,包括水。這裡只討論那些少量使用即可毒害人體的典型毒藥。


劇毒物質分許多種——天然毒物和人造毒物;有機物和無機物。對於很多天然毒物,比如蛇的毒液、肉毒桿菌的毒素,其中具有毒性的主要蛋白質或多肽,如果沒有妥善保存很容易分解變質,失去原本的作用,這也就意味著毒性變弱了。


用來防治病蟲害的農藥噴灑到植物上後,通常也會隨時間推移逐漸分解,以免殘留在食物上。不過也有些農藥在施用後,需要遇水分解釋放出毒性更強的揮發性氣體,起到殺蟲作用。也就是說它們剛分解時可能會更毒,需要更長時間消解毒性。


還有些毒藥化學性質相對穩定,比如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鶴頂紅)在空氣中不容易變質,不過在酸性環境下會被緩慢氧化,鹼性溶液中則會生成亞砷酸鹽。無論變成哪種形式,大多數砷化合物都有毒。


毒物雖然臭名昭著,但用對地方也是把利劍,比如防治蟲害、鼠害,甚至成為治病良藥。反過來,原本用於治病的藥,不當服用也會變成毒藥。有毒性的藥劑雖然標有保質期,但只是保守估計的時間,不排除過期後仍未變質,或變質後仍具毒性。


總之,有毒藥劑的毒性隨著時間推移變弱變強都有可能,這也不是我們該拿命賭的「盲盒」。


二氧化硫有毒,為什麼能用來加工食品?


圖源:Pixabay


正如上文所說,拋開劑量談毒性是毫無意義的。帶有刺鼻氣味的二氧化硫被歸為有毒物質,但微量的二氧化硫是能被人體代謝掉的,如果把握好用量,也可在不傷害人體的情況下用來保鮮和漂白。


二氧化硫是國內外允許且普遍使用的添加劑,從各類食品、飲品,到紙巾等生活用品,二氧化硫無處不在。它通常以亞硫酸鹽的形式添加在食品中作為防腐劑和抗氧化劑,或者通過硫磺熏蒸產生二氧化硫用於漂白。使用了二氧化硫或亞硫酸鹽的食品必須在配料表中標明,對用量也有嚴格要求。


這些硫化物中的四價硫具有還原性和漂白性。它的還原能力可抑制細菌、黴菌或食物本身所含氧化酶的活性,以免食物被氧化變質或發褐。果蔬、果蔬汁、果脯蜜餞、葡萄酒等食物都經常用這種方式延長保質期。而漂白能力則體現在它能與有色物質結合,讓食物變白。白砂糖、米粉、銀耳、紙巾經二氧化硫處理後會顯得更白淨。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為了讓原本不太新鮮的食物顯得格外鮮亮,過度使用二氧化硫,就會導致殘留過多,超出人體的代謝能力,危害健康。

蛋白酶為什麼不會分解彼此?


圖源:Pixabay


蛋白酶是一大類專門分解蛋白質的酶,例如幫助我們消化食物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然而,這些酶本身也是蛋白質,怎麼沒把彼此分解了?


蛋白質是由各種胺基酸組成的,一個個胺基酸通過形成肽鍵連接成多肽鏈,然後由一條或多條多肽鏈盤曲摺疊成蛋白質。只有維持一定的空間結構,蛋白質才能發揮特定功能,酶也是如此。


蛋白酶的結構 |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蛋白酶作為「有原則」的生物催化劑並不會逮住任意蛋白質就大卸八塊,它們只會在特定條件(適宜的pH值、溫度等等)下,挑蛋白質的特定肽鍵切割。而且它們各有自己的切割風格,有的專從肽鏈內部開切,有的則喜歡從肽鏈兩端切起。


以胃蛋白酶為例,它們在不工作時以酶原的形式存在,只有在被胃酸激活後,才會活力滿滿地去切蛋白質。胃蛋白酶切割的位點比較廣,在不同pH值下會表現出不同的特異性,通常偏愛疏水胺基酸上的肽鍵。很多蛋白質都有這些位點,胃蛋白酶自己也有,但由於蛋白質是有空間結構的,如果這些位點被藏在內部,蛋白酶就夠不到了,這也是為什麼胃蛋白酶不會輕易被同類分解。而被我們吃掉的那些蛋白質承受不了胃酸,變性過後,把弱點暴露出來,就被胃蛋白酶給拆了。


同樣地,如果一種蛋白酶因為環境變化暴露出自己的弱點,那麼也可能被自己的同類或是其他蛋白酶分解。


斑馬是白底黑紋還是黑底白紋?


圖源:Pixabay


斑馬穿著時髦的黑白條紋衫,不過這黑白條紋分布沒有那麼均勻。從肚皮那看,似乎是白色占上風,感覺就像白底黑紋。


「馬不可貌相」,脫掉斑馬的毛外套,它其實是一匹「黑馬」,而不是白馬。斑馬的皮膚是黑色的,這是皮膚中的黑素細胞給「染」上的,這些細胞也存在於毛囊中,決定了動物毛髮的顏色。黑素細胞製造的黑色素讓我們的皮膚和毛髮呈現出不同顏色,多製造色深,少製造色淺。


對於斑馬,皮膚黑素細胞是默認多加「墨」的,而那些「缺墨」的白毛,則是毛囊中的黑素細胞不製造黑色素的結果,所以說斑馬是「黑底白紋」比「白底黑紋」更合適。當然,最沒毛病的說法應該是黑底黑白紋。

無標註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儲存於石墨:

https://shimowendang.com/docs/pKw6HTvdgyJcVrxt

不過癮?關注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把有趣有料的科普一網打盡!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後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布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