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疝」小而不為,寶爸寶媽看過來

鄭州人民醫院 發佈 2020-05-14T10:01:42+00:00

2歲半的晨晨,半年前發現腹股溝疝氣,因為疫情一直沒有手術。「腹腔鏡下腹股溝疝手術與開腹手術相比, 創傷小、恢復快、隱瘢痕於肚臍里,外表看不出疤痕。


孩子得了疝氣,怎麼辦?

聽著撕心裂肺的哭聲

為人父母的你

是不是也心疼地紅了雙眼……

誰可以讓我的孩子無痛苦手術?

鄭州人民醫院南部院區可以幫你解憂!



2歲半的晨晨(化名),半年前發現腹股溝疝氣,因為疫情一直沒有手術。最近,父母帶他來到鄭州人民醫院南部院區。總部普外二病區副主任陳濤為晨晨檢查後發現,腹腔鏡下顯示晨晨有單側腹股溝疝,並患有先天臍疝。經過溝通,陳濤主任決定為晨晨實施單側腹腔鏡下腹股溝疝手術,利用先天臍疝這個身體缺口,直接放進穿刺器,完成疝囊高位結紮後,修補了晨晨先天臍疝。手術很成功,家長十分高興。



1歲7個月的小亮(化名),一個月前被發現疝氣,可是休息後就恢復了,家長並沒有太在意。兩天前在同小夥伴追逐時,小亮突然大哭起來,還有嘔吐症狀,家長急忙打了120。來到鄭州人民醫院南部院區後,陳濤主任通過觀察,初步診斷為單側腹股溝疝。手術時,通過腹腔鏡陳濤主任發現小亮患有雙側腹股溝疝,於是一次性為他解決了兩側疝氣。



兩個寶寶現在恢復良好,即將出院。


「腹腔鏡下腹股溝疝手術與開腹手術相比, 創傷小、恢復快、隱瘢痕於肚臍里,外表看不出疤痕。」陳濤主任說道。



小兒腹股溝疝氣

有些寶寶出生後,腹股溝沒有關閉好的地方有薄弱部位,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離開原來的位置,從腹股溝突出來,成為疝氣。


如不及時治療,可導致疝氣嵌頓或腸穿孔,嚴重者可能導致一側睪丸或卵巢發育不良,造成永久性功能障礙,影響生殖系統功能。



怎麼判斷小兒疝氣

有腹股溝疝的孩子,大多數時候可以在大腿根部,就是腹股溝的位置觀察到突起,特別是孩子腹部壓力增大的時候,比如哭鬧、排便等,突起會更加明顯。

怎樣預防小兒疝氣

★ 由於疝氣可在嬰兒期發生,所以應在該時期經常注意觀察孩子的腹股溝部或陰囊處,是否腫起,或是否存在時隱時現的腫塊物,遇有疑問要及時看醫生。


★雖然患疝氣的較多為男孩,但女孩也會發生疝氣。對女孩的疝氣更要提高警惕,因為常有卵巢、輸卵管進入疝囊。


★嬰兒期不要將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緊,以免加重腹內壓力。不要讓孩子過早的站立,以免腸管下墜形成腹股溝疝。


★ 進食易消化和含纖維素多的食品,以保持大便通暢。孩子大便乾燥時,應採取通便措施,不要讓孩子用力解大便。


★ 不要讓孩子大聲咳嗽,患咳嗽的小兒要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吃些止咳藥。避免孩子大聲啼哭,防止腹壓升高。


陳濤主任提醒各位家長,孩子發現疝氣後應儘早進行治療,如等年齡過大再進行手術就需要填充,無疑會增加孩子的痛苦,還有可能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




在鄭州人民醫院南部院區創新與發展大會上25名專家、18個診療團隊與醫院簽約,進駐南部院區。陳濤主任帶領的胃腸外科團隊正是其中之一。今後,這些專家和團隊將採取常駐、技術支持、統管等不同的方式,實現對南部院區的業務發展與支持。


簽約診療團隊是南部院區加強專業技術力量,建立南部院區縱橫立體的專業技術團隊,探索「去行政化」人員管理模式的一種創新。這是南部院區融入鄭州人民醫院之後,在業務發展方面的重大舉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