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里經常遇到女性白帶增多?醫院給出答案,通常是這些原因

張藥師說健康 發佈 2020-01-02T08:47:43+00:00

陰道有分泌物是正常現象,它是由陰道壁的滲出液、子宮頸黏液、子宮內膜及輸卵管分泌液、外陰的油脂腺、汗腺、巴氏腺、史氏腺分泌、以及微生物及其產物等組合而成,白帶是女性陰道分泌的少量粘液狀物質,猶如白色透明的雞蛋清樣,既無味,又無刺激性,有些人把白帶視為見不得天日的淫穢之物,也有的已婚

陰道有分泌物(俗稱白帶)是正常現象,它是由陰道壁的滲出液、子宮頸黏液、子宮內膜及輸卵管分泌液、外陰的油脂腺、汗腺、巴氏腺、史氏腺分泌、以及微生物及其產物等組合而成,白帶是女性陰道分泌的少量粘液狀物質,猶如白色透明的雞蛋清樣,既無味,又無刺激性,有些人把白帶視為見不得天日的淫穢之物,也有的已婚婦女把正常的白帶當成病態,感到焦慮和惶惑,其實,白帶也和月經一樣,是女性的一種正常生理表現。

正常陰道環境內可不是無菌的,其中大約包括了六種細菌,最多的是乳酸桿菌,它是一種好的細菌。陰道的酸鹼度多半小於PH值4.5,也就是較偏酸性,所以如果常使用肥皂類液體沖洗陰道,改變陰道內的酸鹼值,這可是會讓乳酸桿菌死亡,造成不好的細菌及黴菌成長,也因此產生外陰炎或陰道炎。 如果陰道分泌物增多,變黃或變灰綠,外陰部伴有刺激、疼痛或搔癢的感覺,有時候會加上解尿疼痛、有異味等現象,就必須請醫師作詳細的病因診斷。究竟,造成女性外陰炎或陰道炎最常見的因素有那些?

一、黴菌感染:黴菌性陰道炎是婦女常見的疾病;黴菌感染最常見就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念珠球菌容易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生長,在個人抵抗力不佳時,容易反復發生(如患有糖尿病、睡眠不足、感冒、月經前後、妊娠期間、濫用抗生素治療、穿緊身或尼龍布料褲子等),即使完全沒有性經驗的小女孩,也有可能發生。 其臨床症狀,包括:搔癢、灼熱、外陰紅腫、乳酪塊狀的白色分泌物,或者尿道口痠痛紅腫或小便疼痛也常出現,月經前後會特別不舒服;行房時常有疼痛感,事後有的男生陰莖也會偶有癢或紅腫的現象。黴菌感染經常反覆發生雖然惱人,但是其治療效果不錯,不管是塞劑、口服藥或藥膏,治癒率都超過八成,也很少會產生抗藥性,若能合併使用,通常會好得更快。但是懷孕或是肝功能不好的人,不能選擇吃藥治療。

二、細菌感染:細菌性陰道炎常見的症狀為,性交後有大量灰白色或黃色的分泌物且有類似魚腥味的臭味,大部分是不會搔癢。造成細菌性陰道炎的原因並不是很清楚,研究指出,過於頻繁的性交或者是常沖洗陰道是主要原因,因為會使陰道的酸鹼值上升。 細菌感染最常見的是混合型態的厭氧菌,這種細菌喜歡在偏鹼性的環境中生存(pH>4.5),所以呈弱鹼性的精液就會使細菌活躍起來,而在性行為後才造成陰部搔癢與有異味的分泌物。 細菌性陰道炎之治療為使用抗生素,一般來說一個星期內即可痊癒。以往均認為沒有什麼後遺症,但是近期研究發現,它可能會造成孕婦羊水感染、早產、產後發燒,如果做婦科手術也較易發生感染或是子宮內膜炎的現象;而且近年來也發現它可能與子宮頸炎或細胞變性有關,所以一旦發生此症狀應立即就醫,並需做完整的治療。

三、滴蟲感染:滴蟲性陰道炎的分泌物較為呈現膿狀、黃稠,不過與細菌感染造成的分泌物也很類似,不同的是滴蟲還會造成非常搔癢、性交疼痛、性交後出血、小便疼痛等的現象,分泌物有時也會呈現綠色、泡沫狀、而且有臭味,通常在月經後,這些症狀會較嚴重,內診時可看到子宮頸的表皮有一點一點像草莓的紅點。如果是滴蟲性陰道炎導致的白帶增多,還會出現泡沫樣臭味白帶,並伴隨外陰瘙癢症狀。這種陰道炎需要男女雙方同治,以免導致交叉感染。治療可採用口服藥物、陰道塞劑、或局部止癢藥膏,但是最重要的是要維持單一的性伴侶,而且在治療期間雙方都要一起治療,避免造成不斷的交互感染,才會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四、其他因素:更年期的婦女由於荷爾蒙分泌減少,陰道的上皮細胞得不到足夠的滋潤,會產生變薄萎縮的現象,我們稱之為萎縮性陰道炎。除了平時會有乾燥搔癢的症狀外,在性行為後也會有癢痛破皮的情形,特別是威而鋼問世之後,這類臨老入花叢的病例突然增多。慢性宮頸炎也會出現白帶多的情況,且白帶的顏色呈現淡黃色,甚至帶有血絲。如果是慢性宮頸炎導致的白帶多,還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症狀,就是接觸性出血,一般發生在性生活後,希望女性朋友能夠重視起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