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蚊子咬,為何糖尿病患者皮膚更受傷?控糖專家給出詳細答案

糖齡人 發佈 2020-05-12T13:36:24+00:00

51歲的劉先生髮現自己小腿起了紅斑,並十分瘙癢,稍微一抓,就出現潰破,他一開始以為是夏天的蚊蟲叮咬所致,便自行塗了止癢軟膏。

#夏天蚊蟲大戰##糖尿病##糖尿病答疑#

本文指導專家: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陳容平

51歲的劉先生髮現自己小腿起了紅斑,並十分瘙癢,稍微一抓,就出現潰破,他一開始以為是夏天的蚊蟲叮咬所致,便自行塗了止癢軟膏。可幾周之後,小腿的皮疹和傷口愈發嚴重,最後到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告訴他,小腿的病變是糖尿病引起的皮膚病變。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陳容平表示,約25%左右的糖友會發生皮膚病變,且以男性較為常見。隨著夏季到來,由於高溫炙烤,身體出汗多,加上夏季蚊蟲活躍,糖友的皮膚也更容易受傷。


糖友皮膚病「花樣」多

人體組織細胞「習慣」在正常的血糖水平下進行精確的損傷修復,而糖尿病患者血液中高濃度的葡萄糖滲透到組織間,使組織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受損,對機體損傷修復產生不良影響。

因而,糖友更容易發生皮膚問題。陳容平表示,糖友發生皮膚問題的表現也有多種,主要可表現為皮膚感染、皮膚乾燥和皮膚瘙癢。

皮膚感染 血糖的增高使皮膚含糖量增多,細菌、真菌生長繁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受到各種病原體的感染。

常見的皮膚感染可分為真菌感染和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的表現有各種皮膚癬菌病和皮膚粘膜念珠菌病,如體癬、股癬和甲溝炎等;皮膚細菌感染有皮膚化膿感染,如癤、癰、毛囊炎、汗腺炎等,與免疫力缺乏和血糖控制不佳有關。

皮膚乾燥 皮膚乾燥是糖尿病早期和常見的體徵之一,有些患者可出現異常脫屑和皮膚彈性降低,防治上包括控制好血糖和外用潤膚劑。

皮膚瘙癢 糖尿病患者的皮膚瘙癢與血糖控制不佳有關,也可能與神經病變、皮膚乾燥和感染有關。防治皮膚瘙癢,糖友可使用護膚品以保持皮膚滋潤,同時可外用具有止癢作用的乳膏以減輕症狀,必要時可以在臨睡前服用抗組胺藥物減輕瘙癢。


全方位防血糖「攻擊」皮膚

夏季蚊蟲多,使得本來就脆弱的皮膚更易受傷,因此,糖友夏季更要做好護膚攻略。對此,陳容平給出以下建議。

積極治療糖尿病 預防糖尿病各種併發症包括皮膚病變的總原則都是治療糖尿病。當血糖、血脂等指標控制穩定,皮膚損害的發生風險和嚴重程度也會降低,並可促進各種皮膚病變的恢復。

當出現糖尿病皮膚病變時,應嚴格遵守醫囑,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口服降糖藥物或胰島素以控制血糖,儘量使血糖達標(空腹血糖要低於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低於8.0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


皮膚清潔 夏季溫度高,濕度大,是各類病菌生長繁殖的旺季,糖友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在這個時候發生皮膚感染,所以平時應該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定期修剪指甲。勤洗澡換衣,衣著宜質地柔軟、寬鬆透氣;保持足部的乾燥、清潔,穿舒適的鞋襪,避免沾染各種病菌。

防止外傷 夏季穿著衣物少,發生皮膚外傷的機會(如擦傷、蚊蟲叮咬)大增,所以預防外傷是防治糖尿病皮膚病的關鍵。外出時最好穿上面料薄而透氣的長褲,外露的皮膚噴點花露水。

陳容平提醒,合併神經病變的糖友因為對疼痛感覺遲鈍,因此,糖友要注意經常檢查皮膚,尤其要高度警惕和認真對待新近出現的潰瘍、紅斑和皮膚破損,特別是那些肥胖或血糖水平過高的糖尿病患者。

防出汗多 炎熱的天氣使大家稍一活動就出汗,汗多也會對皮膚的健康造成困擾。因此,糖友在夏季也要注意保持皮膚的乾爽,出汗多時應儘快擦乾,避免飽含鹽分的汗液浸漬皮膚。

皮膚要防曬 糖尿病患者的皮膚不但怕濕而且怕干。在太陽的照射下,汗液中水分揮發,鹽分留在皮膚上,會使其更加乾燥。因此,夏季糖友最好在室內運動,外出要做好防曬工作。




文/健康參考全媒體記者 魏靜紅

通訊員/胡瓊珍

圖/來源網絡

編輯/陳曉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