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佝僂病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

歐陽夏雨聊養生 發佈 2020-05-11T19:20:58+00:00

佝僂病又名軟骨病,是由於身體缺乏維生素D所致的營養性疾病,多發生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那麼佝僂病患者都有哪些症狀呢?

佝僂病又名軟骨病,是由於身體缺乏維生素D所致的營養性疾病,多發生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不過,隨著人們對僂病的了解,所以重度佝僂病的發生率正在持續下降。不過,在中國的北方地區,由於環境因素影響,輕、中度佝僂病的嬰幼兒患者還在持續增高。尤其是一些輕度佝僂病患者,由於症狀不明顯,沒有及時發現治療,從而逐漸演變成一些全身性疾病。那麼佝僂病患者都有哪些症狀呢?


下面就佝僂病的病因、症狀、預防方法來為大家詳細介紹。

哪些因素會導致佝僂病?

1)維生素D攝入不足

在兒童的成長當中,維生素D的補充一方面是來源於食物的。如果在日常護理當中,營養供給不足或者餵養不當,以及兒童挑食、偏食、厭食,這些都會導致營養供給出現問題,從而造成身體中維生素D缺乏,誘發佝僂病產生。

2)缺乏紫外線照射

我們都知道,食物當中含有的維生素D是非常少的,想要為兒童提供充足的維生素D,紫外線是非常好的途徑之一。但是,由於居住環境改變,加上一些家庭因素、環境因素影響,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生之後,很少會帶著他們外出活動。而長期不到戶外活動,就會導致兒童缺乏紫外線照射,久而久之,身體中的維生素D就會缺乏,從而引發佝僂病發生。


3)生長發育速度太快

由於兒童的生長發育速度過快,維生素D的攝入量嚴重不足的話,就很容易患上佝僂病。特別是一些早產兒,以及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兒童,更容易出現這種問題。

4)長期服用某些藥物

由於一些兒童患有某些疾病,因此他們需要長期服用藥物,而一些藥物會導致身體中營養元素的吸收。加上在服藥當中,家長沒有注意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從而導致他們患上佝僂病。


佝僂病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症狀一:方顱

佝僂病在不同階段的症狀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初期主要表現為精神症狀,比如說睡覺易醒、脾氣大、多汗等等。但是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就會演變成一些其它問題,比如說顱骨變薄、頂骨中間位置增厚等情況。觀察孩子的頭部會發現,整體呈「方顱」狀。如果症狀比較嚴重的話,患兒的手腕和足踝處也會出現環狀的隆起。

症狀二:雞胸

佝僂病的另一個典型症狀就是雞胸,觸摸患兒的胸骨會發現,整體呈現「雞胸」樣。當疾病越來越嚴重時,患兒的胸廓部分還會慢慢凹陷,整個胸骨會逐漸變成畸形。


症狀三:囟門閉合過晚

佝僂病的患兒囟門閉合都會相對比較晚,通常,囟門通常在12個月到18個月左右閉合,要是18個月之後,孩子的囟門還未完全閉合,則意味著可能患有佝僂病,此時家長一定要儘快檢查明確病因。

症狀四:O型腿

患有佝僂病的兒童,在行走時,往往兩腿會偏向內側,或者是向外側彎曲,整體呈現「O」型或者「X」型。除此之外,這類患兒的出牙時間也比較晚,且很容易出現齲齒等問題。


如何預防佝僂病?

1、想要預防佝僂病,首先女性在孕期就要注意加強營養,尤其是維生素D該適量的進行補充。

2、寶寶出生之後,最好進行母乳餵養,因為母乳當中含有的營養元素非常多,且更容易吸收,能夠降低佝僂病的發生率。

3、溫度適宜的情況下,要多帶著兒童到戶外活動,接受陽光照射,最好每天堅持2個小時以上,有助於滿足兒童對維生素D的需求。

4、寶寶出生15天之後,最好每天服用400單位的維生素D,以預防佝僂病發生。

佝僂病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引起重視。多帶孩子外出活動,適當補充維生素D,即可有效預防!#守護童心大作戰#

創作不易,您的關注分享才是我的動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