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高血壓患者的「神藥」,醫生建議別亂吃

科瑞泰q醫 發佈 2020-05-06T20:56:24+00:00

很多高血壓患者在醫生開藥後,都會發現除了降壓藥,降脂藥之外,還會有一盒阿司匹林。免責聲明| 文中內容僅供參考,案例及治療不具普適性,若出現相關症狀請及時去正規專業醫院就診。

很多高血壓患者在醫生開藥後,都會發現除了降壓藥,降脂藥之外,還會有一盒阿司匹林。那是所有高血壓患者都要服用阿司匹林呢?我沒有高血壓也可以吃阿司匹林預防動脈硬化嗎?

1.高血壓病人為什麼要用阿司匹林?

小劑量阿司匹林是最常使用的抗血栓藥物。

控制血壓,主要是為了控制高血壓對靶器官的損害,包括心臟、腦、腎、大中動脈和眼底。而這些損害所對應的具體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腦梗塞、腦出血、蛋白尿、腎動脈狹窄、腎功能衰竭、外周動脈狹窄、眼底出血。

這些靶器官損害除了有部分是因為高血壓直接衝擊導致的外,還有就是動脈粥樣硬化,隨之出現血管狹窄、血栓,並可致血管不完全或完全堵塞。

高血壓一旦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即開始形成,內皮細胞功能會發生不可逆的損害。而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因此,要改善患者的預後,應該綜合干預,包括降壓、降膽固醇、抗血小板(阿司匹林)等,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險因素。

2. 高血壓病人什麼時候需要使用阿司匹林?

這還要從高血壓時如何引起心腦血管病說起。

第一階段:在高血壓、糖尿病、吸菸等外在因素破壞下,動脈內膜出現破損,血中的膽固醇趁虛而入,然後又引發一系列的變化,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逐步發展,血管逐步狹窄,這個過程需要幾十年,患者卻毫無知覺。

第二階段:突然一天,斑塊破壞,繼發血栓形成,血管完全堵塞,就心梗腦梗了,這個過程是以分鐘小時計。

第一階段預防的重點是管理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糖尿病、吸菸、肥胖等危險因素,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級預防。

對於無心血管疾病、且心血管危險水平較低的人群,使用阿司匹林進行心血管事件一級預防不能獲益,且可能增加胃腸道出血事件風險。而關於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病的應用爭論,也源於此。

第二階段才是阿司匹林發揮作用的時候。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就是二級預防。

二級預防除非有禁忌,否則強烈建議終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

3.使用阿司匹林之前要先衡量利弊

我們先看一下服用阿司匹林的好處:

(1)預防心肌梗塞、腦梗塞等動脈血栓性疾病;

(2)預防結直腸癌。

我們再看一下服用阿司匹林的潛在風險:

(1)各種出血性疾病,最常見為消化道潰瘍,最嚴重為腦出血;

(2)藥物過敏;

(3)因屬NASID類藥物可能會加重腎功能障礙、痛風等;

(4)經濟負擔。

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前,醫生會先給患者進行風險評估。動脈粥樣硬化越重,血栓風險越高,獲益可能越高;腦出血風險越高,消化道潰瘍風險越高,不獲益甚至受害可能越高。

根據《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2017)》內容建議,適宜用阿司匹林(75~100mg/d)進行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以下稱ASCVD)一級預防的人群包括下列人群:

(1)10年ASCVD風險≥10%;

(2)糖尿病患者,年齡≥50歲,伴有以下至少一項主要危險因素: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歲、女<65歲發病史)、高血壓、吸菸、血脂異常或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 mg/g);

(3)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良好(<150/90 mmHg),伴有以下3項危險因素中的至少2項:吸菸、低HDL-C、男性≥45歲或女性≥55歲;

(4)慢性腎臟疾病患者,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eGFR)30~45 ml/min*1.73m^-2;

(5)不符合以上條件者,同時具備以下5項危險因素中的至少4項:吸菸,男性≥45歲或女性≥55歲,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歲、女<65歲發病史),肥胖(BMI≥28 kg/m2),血脂異常。

再次強調應用阿司匹林進行一級預防必須以心血管事件危險分層為基礎,只有心血管風險高危、出血風險低危患者才可能獲益。


免責聲明 | 文中內容僅供參考,案例及治療不具普適性,若出現相關症狀請及時去正規專業醫院就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