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為什麼你的「腳氣」總是好不了?

資陽市中醫醫院 發佈 2020-04-28T03:53:22+00:00

2.浸漬糜爛型:多發生在趾間,浸漬、發白,糜爛、破潰,瘙癢明顯,繼發細菌感染時有臭味,可因搔抓而導致繼發感染如丹毒、蜂窩織炎等3. 角化過度型:足跟部多見,為慢性損害,表現為角化、鱗屑,皮膚粗糙、肥厚,易發生皸裂,一般無明顯瘙癢。

「腳氣」在醫學稱「足癬」,它是損害發生在足趾間、足跖、足跟、足側緣的淺部真菌性皮膚病,以春夏季、溫暖潮濕的環境下好發,反覆發作者存在著個體差異。它可以是這樣的(如下圖):


足癬
01
根據臨床表現及受侵部位的不同足癬一般分為三型

1. 丘疹鱗屑型:以趾間、足側、足跖多見,表現為針尖大小深在水皰,乾涸後可見脫屑,瘙癢明顯。

2. 浸漬糜爛型:多發生在趾間,浸漬、發白,糜爛、破潰,瘙癢明顯,繼發細菌感染時有臭味,可因搔抓而導致繼發感染如丹毒、蜂窩織炎等

3. 角化過度型:足跟部多見,為慢性損害,表現為角化、鱗屑,皮膚粗糙、肥厚,易發生皸裂,一般無明顯瘙癢。


02
有人說不就是腳氣嗎,買點藥擦擦就行,又不影響什麼,需要到醫院專門治療嗎?那麼我們看看腳氣的危害




1. 時間久了患者其他部位會也出現真菌感染,如手部、腹股溝或者身體的其他部位,同時趾/指甲也會受累,俗稱「灰指甲」,局部增厚、渾濁,甚至甲板的破壞、分離,成為尤其是愛美女士一大煩惱。

2. 家庭內或者集體生活中、足療、裸足在泳池等情況下都有可能使得家人、朋友等感染腳氣。真的就是「一個傳染兩…」呀!

3. 足趾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皮膚結構加之因瘙癢反覆搔抓刺激等,足趾間容易出現浸漬、糜爛,容易繼發局部細菌感染,導致丹毒、蜂窩織炎、急性淋巴管炎等,也會出現全身感染症狀,如發熱、淋巴結腫大、頭痛等。


這樣的它你還覺得無所謂嗎?



03
為什麼腳氣總是好不了,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

1. 盲目用藥。如一直軟膏用到底、頻繁更換外用藥物或者用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等都是不可取的,您需要在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外用藥物,其次使用療程至少要4周以上,所以堅持治療也很關鍵!

2. 忽視個人衛生的重要性。在治療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個人衛生,鞋襪、洗腳盆等建議每日用開水燙洗、晾曬。

3. 如果外用藥物效果不好,可口服抗真菌藥物(伊曲康唑或者特比萘芬),但這類藥物使用有明確禁忌,需要皮膚科醫生評判後規範使用。

4. 如果以上要求都做到了,可症狀還是沒有緩解,這就需要去皮膚科就診,找皮膚科醫生進行鑑別診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