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遺傳固然重要,但健康的生活方式占主導地位

心內科常炳習醫師 發佈 2020-01-06T13:09:30+00:00

近日,享年105歲的中國的長壽之星——原北京市長焦若愚去世,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人生古來七十稀。在過去,能活過七十的人就已經很少了,隨著生活水平和醫學技術的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了,但是能活過九十的還是少數,活過一百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中國有多少百歲老人?

近日,享年105歲的中國的長壽之星——原北京市長焦若愚去世,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人生古來七十稀。在過去,能活過七十的人就已經很少了,隨著生活水平和醫學技術的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了,但是能活過九十的還是少數,活過一百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中國有多少百歲老人?長壽老人有什麼秘訣嗎?

官方資料顯示:中國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時,百歲老人有3384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百歲老人是6681人,到1995年時達到了11100人。

而目前中國已有百歲以上的老人1.78萬人。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上海市百歲老人2516人,從性別上來看,男性占25.4%、女性占74.6%。

截至2019年10月31日,北京共有百歲老人1002人。百歲老人的男女性別比例接近1:2。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下列因素和人均壽命息息相關,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生活方式、飲食營養、心理因素、家庭婚姻、疾病因素等。

1. 遺傳因素

提起長壽,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遺傳。誠然,遺傳確實重要,但也不是全部,許多長壽老人並沒有明顯的長壽家族史,只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照樣健康長壽。

對這個問題,我個人基本的觀點是,健康是養出來的,長壽是修出來的。我們不光要長壽,更重要的是要健康,要有生活質量。

2.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對身體很重要,它包括家庭居住條件以及人文環境,對人均壽命有著重要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長壽的人有著地域的劃分。

聯合國評定世界長壽之鄉的標準是每百萬人口中要有75位以上的百歲老人。

1991年,國際自然醫學會宣布:高加索地區、巴基斯坦的罕薩、厄瓜多的比爾卡班巴、中國的南疆、廣西的浦北,為全球五大長壽之鄉。

3. 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人均壽命息息相關,它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

世界衛生組織1991年宣布:每個人的健康與壽命,60%取決於自己,15%取決於遺傳因素,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這樣看來,健康長壽主要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由於工作的關係,筆者有幸接觸到一些長壽老人。凡是90歲以上的老人,我都會問一個問題:「您老人家長壽的秘訣是什麼?」答案當然也是因人而異,五花八門。有愛吃素的,也有愛吃肉的;有愛活動的,也有不愛運動的。

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

幾天前,有一位讓我印象深刻的老爺子來就醫。老爺子99的高齡,依然身體健康,手腳靈活,頭腦清楚。老爺子說,我99歲了,還能動,腦子還不糊塗,知天任命。我有糖尿病40多年了,一直靠飲食控制,管住嘴、邁開腿,不讓吃的堅決不吃。

老先生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鑑,畢竟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想要長壽除了不可控的遺傳因素,環境和生活方式都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換一個舒服的環境,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長壽的前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