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真的修了嗎?《史記》和《阿房宮賦》哪個才是歷史真相?

國家人文歷史 發佈 2020-01-20T02:17:37+00:00

文|郭曄旻《阿房宮賦》其實是在借古諷今,「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文|郭曄旻

《阿房宮賦》其實是在借古諷今,「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作者的本意是希望唐朝統治者愛護百姓。「阿房宮」的歷史真相是怎麼樣的,可能並不在杜牧考慮之中。從2002年10月到2004年11月,阿房宮考古隊對阿房宮前殿遺址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古發掘。阿房宮前殿遺址夯土台基東西長1270米,南北寬426 米,高度高出秦代地面12米以上,面積達54萬平方米。在這大片的夯土台基之上,南面沒有夯築土牆,只有由南向北運土的坡道。而東、北、西三面均已夯築了土牆,牆頂部還鋪了瓦。儘管考古隊員將探眼打到每平方米5個之多,並且是梅花布點,還是沒有發現秦代文化層,沒有發現秦代宮殿建築中不可缺少的建築材料——瓦當,沒有發現秦代宮殿建築中的殿址、壁柱、明柱、柱礎石、廊道、窖穴及排水設施等遺蹟、遺存。這一切都說明,確如司馬遷在《史記》記述的那樣,即使是阿房宮前殿,也沒有建成。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阿房宮前殿遺址夯土台基比天安門廣場還大,較之北京故宮(占地69萬平方米)只小1/5左右,工程規模可想而知。據考古隊測量,將台基地面用黃土一層層地夯築到12米高,所需黃土要達到650萬立方米(今天的上海中心大廈土方量也只有38萬立方米)。根據《秦始皇本紀》記載,阿房宮從開工修建到秦滅亡,前後延續最多只有4年時間,考慮到中間還有停工,實際施工時間更短,要想完成是根本不可能的。作為可能的參考,後世的明朝,從永樂四年(1406)明成祖下詔建設到永樂十八年(1420)北京紫禁城落成,用去了15年時間。因此,杜牧在《阿房宮賦》所言,只是一種文學想像;而司馬遷在《史記》所言,才是歷史真相。

實際上,《史記》對於史料的把控,還不止於此。梁啓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說史料》一文中曾經指出:「史料者何?過去人類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跡,有證據傳留至今者也。」往事得以流傳後世,不外乎三種途徑:文字記錄的傳播、實物的遺存、口耳相傳。由於秦始皇的「焚書」政策,大量前代文化典籍遭到毀滅。司馬遷在寫作《史記》時,本著「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的取材原則,通過多種途徑搜求史料。其中,通過訪問歷史事件的當事人或知情人而搜集到的資料,成為《史記》行文的一個亮點。

司馬遷可說是真正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在《太史公自序》里回憶,從20 歲起,他已開始遍游天下各地,遊蹤遍及今天大半個中國。他遊歷江、淮地區,東南到今浙江,曾登上會稽山,探訪禹穴;南到今湖南,觀覽九嶷山並泛舟於沅水、湘水之上,考察有關舜的傳說;西南到今四川、貴州、雲南等地;西北到今甘肅東部的崆峒山;北到今河北的涿鹿,登長城;東到齊、魯、梁、楚等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