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九大危險因素,不可忽視

心血管馮博士 發佈 2020-04-14T06:09:38+00:00

人人都怕得病,但平常又對自己身體關注的很少,尤其是出現一些小毛病也不及時診治,把小病拖成大病。儘管我國的心肌梗死的患病率與死亡率都在急劇上升和迅速年輕化,但其危險程度依然低於歐美已開發國家,只要及時採取行動,把這些容易控制,能夠控制的危險因素管好,我們能夠有效的預防心血管疾病。

人人都怕得病,但平常又對自己身體關注的很少,尤其是出現一些小毛病也不及時診治,把小病拖成大病。在臨床上,我們發現很多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患者都是急症時趕去醫院,然後被醫院告知自己得了心肌梗死,此時已經很嚴重了。其實心肌梗死的發作並不是毫無徵兆的,它會有很多不可忽視的危險因素,及時糾正,就可能避免悲劇的發生。那麼,哪些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呢?

從全世界不同地域和不同種族登記初次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以及性別、年齡等類似而未患病的對照者的臨床與流行病學資料。研究結果發現,90%的急性心肌梗死可被我們身邊可測、可控的9個因素所預測。



1、高血脂

高血脂是發生冠心病最常見和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血脂包括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等,血脂超過正常值,就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2、吸菸、大量飲酒

吸菸和大量飲酒可通過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吸菸是冠心病最常見的危險因素,重度吸菸者患心梗的幾率是不吸菸的兩倍.

3、高血壓

高血壓是冠心病最常見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血壓高可使動脈血管痙攣、硬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加速。



4、糖尿病

多數成年發生糖尿病的患者是肥胖的,合併存在其他危險因素,糖尿病可使肌體的代謝紊亂,可並發高血壓、高血脂、促進動脈硬化,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是非糖尿病患者2倍左右,而一旦患有冠心病則死亡率明顯提高。

5、腹型肥胖

肥胖是冠心病最常見和最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腹型肥胖。運動減少、久坐恰恰是患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如果不注意加以控制,則加大患病風險。

6、過勞

過重的體力勞動,過度緊張勞累都可使心臟負擔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已發生硬化、狹窄,不能充分擴張而造成心肌缺血。劇烈體力負荷也可誘發斑塊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7、暴飲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發生於暴飲暴食之後。進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後,血脂濃度突然升高,導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8、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節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病較高的原因之一。

9、心理緊張

心理緊張可引起血壓升高,血中甘油三脂升高,血管收縮,是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


儘管我國的心肌梗死的患病率與死亡率都在急劇上升和迅速年輕化,但其危險程度依然低於歐美已開發國家,只要及時採取行動,把這些容易控制,能夠控制的危險因素管好,我們能夠有效的預防心血管疾病。總之,如能積極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上述的危險因素就能夠減少發生心肌梗死的機率。冠心病發病急、危害大,死亡率較高,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高危因素人群至少半年體檢一次,其他人群至少每年體檢一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