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收藏|南宋的《深夜食堂》——重要的烹飪著作《山家清供》

守味人飲食文化 發佈 2020-03-05T03:35:15+00:00

是書:清道光精刻本,自然舊,竹紙線裝,長24cm*寬15cm*高約1cm,刻印精美,紙墨明湛,鐫刻精整,存世較少。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我收藏的珍稀老食譜——《山家清供》。

是書:清道光精刻本,自然舊,竹紙線裝,長24cm*寬15cm*高約1cm,刻印精美,紙墨明湛,鐫刻精整,存世較少。二卷,102節。另,附「茶供」、「新豐酒法」二節。

作者是林洪,字龍發,號可山。南宋晉江安仁鄉永寧里可山(今石獅市蚶江鎮古山村)人。宋紹興間(1137-1162年)進士。善詩文書畫,著有《西湖衣缽集》、《文房圖贊》;收入《千家詩》的詩有《宮詞》二首、《冷水亭》一首。林洪對園林、飲食也頗有研究。著有《山家清供》二卷和《山家清事》一卷,常被後人引述。

《山家清供》是南宋一部重要的烹飪著作。它不單單只是記錄食譜,有出處、有軼聞,常以一則典故的形式來記錄一則食譜,妙趣橫生,就像是古代的《深夜食堂》。

清供者,文人清雅之用度是也。古時候文人也有戀物癖,案頭總講究擺點與辦公無關的小東西,諸如盆景、香爐、古董、奇石、花果、佛手之類,就像現在上班族電腦前擺放的玩偶或者多肉。《山家清供》中的「清供」,指的並不是器物層面。

這本書一共記載了一百零四道菜,然而它又不僅是一本食譜。每道菜都有各自的使命,啟發人們如何在一飯一蔬里發現生活之美,體會人生哲學。

每篇都取一個雅致有趣的名字,介紹其用料、烹製方法、藥用價值,行文間有涉掌故、詩文,其中蘇軾、楊萬里、黃庭堅出鏡率甚高。

其中有趣的典故,例如《冰壺珍》:

太宗問蘇易簡曰:「食品稱珍,何者為最?」對曰:「食無定味,適口者珍。臣心知齏汁美。」太宗笑問其故。曰:「臣 一夕酷寒,擁爐燒酒,痛飲大醉,擁以重衾。忽醒,渴甚,乘月中庭,見殘雪中覆有齏盎。不暇呼童,掬雪盥手,滿飲數缶。臣此時自謂上界仙廚,鸞脯鳳脂,殆恐 不及。屢欲作《冰壺先生傳》記其事,未暇也。」太宗笑而然之。後有問其方者,仆答曰:「用清面菜湯浸以菜,並消醉渴一味耳。或不然,請問之冰壺先生。」


太宗皇帝問蘇易簡,什麼食物最珍奇?結果人家蘇易簡答,隔夜的菜汁最珍奇……這道理就和餓了之後的東西最好吃,渴了之後的東西最好喝一樣吧。「食無定味, 適口者珍「,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謹記之。

又例如《銀絲供》:

張約齋鎡,性喜延山林湖海之士。一日,午酌數杯後,命左右作銀絲 供,且戒之曰:「調和教好,又要有真味。」眾客謂必膾也。良久,出琴一張,請琴師彈《離騷》一曲,眾始知銀絲乃琴弦也。調和教好,調弦也;要有真味,蓋取 淵明琴書中有真味之意也。張,中興勛家也,而能知此真味,賢以哉!


說的是張約齋這人好客,有天他又約了一幫人來家玩,喝了幾杯後,叫下人上「銀絲供」這 道菜,說這味道好極了,眾人想,這一定是膾(細切的肉)吧,結果人家端出來一把琴,琴師談了一曲《離騷》這就完了……這是書里唯一一道有菜之名,而無菜之 實的食譜,看了心裡一邊覺得這是玩兒我吧,一邊還覺得這張約齋有點萌~~

再例如《真湯餅》:

翁瓜圃訪凝遠居士,話間,命仆:「作真 湯餅來。」翁訝曰:「天下安有『假湯餅』?」及見,乃沸湯泡油餅,人一杯耳。翁曰:「如此則湯泡飯,亦得名『真泡飯』乎?」居士曰:「稼檣作甘,苟無勝食 氣者,則真矣。」



翁瓜圃拜訪凝遠居士,凝遠居士讓下人上「真湯餅「來,翁瓜圃很納悶,難道還有「假湯餅」嗎?但是人家凝遠居士解釋了,什麼叫「真」呢, 田蔬所做,沒有肉葷,那麼就叫做「真」。其實也蠻有趣的。

詩詞典故也挺多,其中出鏡率最高的當屬蘇軾。涉及詩詞典故的不下六十種,而涉及 蘇軾的近十二種(粗略估計,「豆粥 、蟠桃飯、黃金雞、玉糝羹、傍林鮮、元修菜、驪塘羹、東坡豆腐 、牛尾狸、茶供、碧筒酒、木魚子」中都有涉及)。

吃可以不只是果腹,而享受食物的心態,也正是過人生的方式,樸素、隨性。天下美味不在奢華,粗茶淡飯才是益於身心的良藥。就像西美爾說的,吃吃喝喝是人類最共通的一件事,但正是在這最司空見慣的事情里,每個人顯現了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趣味、情懷、信念。

「食無定味,適口者珍」,美食的至高境界是適合飲食者的口味,喜歡的就是最好吃的食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