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為啥會便秘啊!?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發佈 2020-06-03T02:49:05+00:00

「便秘」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好端端的人怎麼會便秘?就會被運到結直腸,也就是大腸,這時候。如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膽囊炎、脂肪肝、肝硬化等。

作為當代靚仔美女的難言之隱

如果要問

「便秘」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那就是無時無刻

都有種不「翔」的預感

相傳英國國王喬治二世

就是因為大便時用力太猛

引起腦血管破裂

失血休克而亡


當你在馬桶上發「糞」圖強的時候

其實你是在飆高血壓


有研究表明

中國如今的慢性便秘患者

占3%-17.6%

年紀越大便秘的幾率也越高


好端端的人怎麼會便秘?


在講這個之前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

粑粑正常的出gai流程

你吃下去的每一口食物

在胃裡都會被胃液里的酶消化

變成能溶於水的小分子


這些小分子裡的營養物質

被小腸吸收完後

剩下一些沒啥用的食物殘渣

就會被運到結直腸,

也就是大腸,


這時候

腸內氣體可使結腸輕度膨脹

幫助蠕動

氣體越多腸的活動度越高

腹內還可察覺微細的噼啪腸鳴

氣體過多時使腸壁擴張

牽拉神經從而導致疼痛

將糞便推向遠段結腸的蠕動


每日持續2~3次

以每分鐘1~2厘米的速度

向前推進到左半結腸

到乙狀結腸貯留

由胃結腸反射或體位反射而引起結腸總蠕動

以每小時10厘米的速度推進

糞便進入直腸內

蓄積足夠數量時(約300克左右)

對腸壁產生一定壓力時則引起排便反射


於是

一坨光鮮靚麗暗香四溢的粑粑

就這樣光榮產生了

這個過程大約12小時


但問題也來了

如果粑粑在大腸里待得時間太長

就會變干、變硬

運輸難度也跟著增加

長此以往惡性循環,便秘也就出現了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便秘?

簡單概括為三點:大便減少、太硬、太難排。如果這種情形持續6個月以上,就屬於慢性便秘。有些嚴重便秘的患者, 一個月排便次數還不到4次。


多種藥物也可導致便秘


一些有基礎病又患有慢性便秘的老年人,應用多種藥物時一定要特別關注藥物的副作用。體液補充和纖維素攝入不足、體力活動不夠、生活地點改變或濫用輕瀉劑等,也可導致便秘。



一些病變也會導致便秘


例如痔瘡、複雜性肛瘺、肛門狹窄、結腸狹窄、完全的結腸無動力、直腸膨出、全盆底下垂、直腸前凸、小腸疝、子宮脫垂等,都會導致患者無法正常排便,出現便秘。


壓抑便意最容易被人忽視


此外,在導致便秘的諸多因素中,長期抑制便意最容易被人們忽視。排便反射是一個複雜的綜合動作,它包括不隨意的低級反射和隨意的高級反射活動。


如果一個人經常在有便意的時候強忍不拉,慢慢地,忍便的時間會越來越長,到最後就會演變成「有便也難拉」。


便秘會帶來哪些危害?


便秘會使腸道內的毒素被大量吸收

代謝產物久滯於消化道

產生大量有害物質

部分擴散進入中樞神經系統

引起記憶力下降等表現


有研究指出

慢性便秘患者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機率

要比正常人群高出數倍!

對於一些高血壓、心臟病患者

便秘甚至有導致猝死的危險!


當然,便秘會直接摧殘你的肛門

搞出痔瘡、肛裂這些病


便便在腸子裡待久了

硬得像塊石頭

對腸壁又是刮又是蹭的


腸子被搞得滿身是傷

成了細菌的繁殖聖地

一不小心就搞出炎症

繼續搞下去

腸潰瘍,腸穿孔可就來了

想要遠離便秘

首先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膳食纖維和水,缺一不可

其次

要適度、有規律地運動

運動能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此外,還需要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


便秘的治療需要多管齊下

而且還需要明確病因

方能確保療效

切切不可隨意服用瀉藥呀!


本文指導專家

消化內科副主任 郅敏 主任醫師


博士研究生導師,副教授,大內科副主任,教務處副處長,消化內科副主任,《診斷學》教研室主任。


學術任職:中國炎症性腸病青年俱樂部成員。廣東醫師協會消化分會委員。廣東省消化學會肝病分會委員。炎症性腸病組織「常在心」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


學術專長:擅長消化系統疾病,包括食管、胃腸以及肝膽、胰腺疾患的診治。如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膽囊炎、脂肪肝、肝硬化等。


有20餘篇相關學術論文發表於SCI及國家級期刊。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1項,參與1項。主持省級及廳局級課題4項。國家專利2項。成果獎勵3項。


出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雅和門診:周二下午


#清風計劃##中山六院健康說#

責任編輯:郭松青

初審:李饒堯

審核:簡文楊

審定發布:李冠宏

感謝消化內科陳俊榕主治醫師對本文的支持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39健康網

圖/銳景創意,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