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思想里,君子到底應不應該重視死後的名聲呢?

逆襲的諸行無常 發佈 2020-06-09T05:46:49+00:00

中國歷代文人學者,特別是對於儒家學者,一生至高的追求大概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也就是所謂的「三不朽」,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儒家學者追求的一種個人價值的永恆性。

中國歷代文人學者,特別是對於儒家學者,一生至高的追求大概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也就是所謂的「三不朽」,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儒家學者追求的一種個人價值的永恆性。對於道家和釋家修行者,則非常明確的不會做這方面的追求。儒家學者之所以會有這麼堅定的信念,可能與孔子的教導有一定的關係,《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九章記載的孔子的一句話,常被解讀為對死後名聲的重視,其原文是: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如果只是從字面意思理解,最直觀的解釋就是,孔子說:「君子擔心的事是到死都名不見經傳。」也可以說是,君子最擔心的事就是到死的時候,都沒有什麼成就可以讓自己的名聲流芳百世。至於遺臭萬年的名聲,雖然也是名聲,但一定不會是君子所追求的。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認為,這句話是孔子晚年回到魯國,又見到麒麟被捕獲,不禁感嘆道「弗乎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隨後開始了《春秋》的編纂。司馬遷認為,孔子在晚年的時候發現自己所推行的治國理念沒有人願意接受,無法得以施行。一生漂泊,顛沛流離,卻沒有什麼成就能流芳百世,感覺自己愧對後世子孫,於是開始了著書,以求以「立言」名傳後世。

後世儒家學者大概都是基於這種觀念,開始了前赴後繼的對「三不朽「的追求。其實縱觀《論語》全文,這種解釋與孔子曾經的很多言論並不相符,例如前一章剛說過的「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對於名聲的追求並不是一名真正的君子應該去擔心的。而且孔子也一直地教育弟子們要「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這麼多言論都在教育弟子們要注重的應該是自身修為的提升,而不是什麼名聲遠播。

基於這個原因,對於孔子的這句話就有了第二種理解,結合孟子所說的「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認為《論語》這一章應該解釋為,孔子說:「君子最擔心的是至死自己的修行與名聲都不能相符。」

意思就是說君子最應該的擔心的是自己的修為不夠,即使名聲遠揚,不能做到實名相符,則是一件非常可恥之事。明朝王陽明在其《傳習錄》中也曾經說過「實不稱名,生猶可補,沒則無及矣。」實不稱名,活著的時候還能通過努力學習加以補救,死後就沒有機會了。所以這才是一名君子死之前應該「疾」的事。我認為這種解釋更符合孔子的一貫教導,應該更符合儒家原有的思想。

錢穆先生在注釋本章時則認為以「聲聞過情」解釋本章,是由於宋儒受道家和佛家的影響,不免輕視身後之名。而對於名聲的過於輕視則「亦可以傷世道,壞人心」,也就是說不重視身後之名,很要嗵就會出現一些無所顧忌的放縱,使人性的惡缺少了約束。也有道理,但是孔子還曾說過「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我看來也許孔子更重視的還是生前的努力和修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