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脫是什麼?腰骶部疼痛,站立,走路疼痛加劇,是它的原因

骨科張還添醫生 發佈 2019-12-23T05:53:00+00:00

有個朋友拿著ct片子給我看,「張醫生,這些黑乎乎的東西我也不會看,但說是我腰有問題。我看那個骨頭好像有個下台階的曲線,是不是有問題啊?」。這位朋友還真有學醫的潛質~他這個片子顯示,有腰椎滑脫的現象哦。

有個朋友拿著ct片子給我看,「張醫生,這些黑乎乎的東西我也不會看,但說是我腰有問題。我看那個骨頭好像有個下台階的曲線,是不是有問題啊?」。這位朋友還真有學醫的潛質~他這個片子顯示,有腰椎滑脫的現象哦。

腰椎滑脫

正常下,腰椎由一條正常的生理曲線,但當上下兩個相鄰椎體出現前後位移,改變了原本的曲線,就出現了椎體滑脫。臨床上,根據位移及角度的大小,判定滑脫(水平平移大於3mm,或角度大於15度)及滑脫的嚴重性。故而,確診時,需要影像學片子,來確診。

腰椎滑脫的病人,會出現下腰部間斷性鈍痛,在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後,疼痛加重,腰骶部壓痛,就是腰部底端接近尾骨的那片區域。部分人,會有腰向前凸,臀向後凸的情況,體態上類似骨盆前傾。還有人伴有臀部,大腿疼痛,運動障礙的症狀。

幾大症狀:

  • 1.下腰部間斷性鈍痛
  • 2.在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後,疼痛加重
  • 3.腰骶部壓痛
  • 4.腰向前凸,臀向後凸
  • 5.臀部,大腿疼痛
  • 6.運動障礙

腰椎滑脫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性發育不良,創傷造成,退變型,峽部裂,還有醫源性(手術後出現)滑脫。其中退變型占60%以上(好發於老年人),其次是峽部裂類型

退變性VS峽部裂

腰椎峽部裂(lumbar spondylolysis)為腰椎一側或兩側椎弓上下關節突之間的峽部骨質缺損不連續,亦稱椎弓峽部裂或峽部不連。

簡單理解,我們腰椎後有一排尖尖的骨頭,成為棘突,也就是大家光背能摸出來的突出。再往裡面是關節突,與關節突連結的部位成為椎弓。再往裡面是黃韌帶,錐孔,椎體和椎間盤。

峽部裂,是腰椎椎弓處發生了斷裂,導致連結椎體的部位缺損了支撐,有點像狗脖子斷了(下圖),椎體就跑偏了。在不斷的負重牽扯下,滑脫不斷的加重。

大部分的峽部裂來源於重複性損傷或骨折,比如舉重運動員絕大多數都有腰椎峽部裂,甚至滑脫。

退行性是因為長期負重,椎間盤發生退變,關節突骨關節炎病變等原因,導致的腰椎位移發生。退變性的滑脫經常伴有嚴重的椎管狹窄,關節增生。

兩者在ct片上,能看出明顯區別。

如何治療

1.臥床:多臥床休息,3-5周,應該有所減輕。不要負重物,久坐。

2.腰圍:佩戴腰圍或支具,輔助腰椎的穩定性,避免腰椎進一步滑脫。

3.物理理療:熱敷,緩解局部炎症衝擊波,針灸等治療,可依據醫囑酌情使用。

4.鍛鍊:鍛鍊腰背肌肌肉

5.一般患者經過保守治療,可以緩解症狀。如果是沒有症狀的峽部裂患者,可以先不治療。

6.手術指征:下腰部,臀部大腿持續性疼痛,坐骨神經疼痛,滑脫角度嚴重者(2度以上),腰椎滑脫進展明顯,在保守治療6個月無效後,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內固定(通過器械固定腰椎)手術及融合手術(將兩個椎體融合在一起,損失一定的彎曲性以增加穩定性,減少壓迫)。

居家鍛鍊

「燕子飛」練習

小燕飛流行了這麼多年,怎麼飛的都有。最合適的動作是,趴在墊子上,雙臂自然在兩側。然後頭部抬起,雙手手心向上,沿逆時針方向抬起,雙腿同步向上抬起。有一些人是順時針抬起雙臂,那身體就變成一個U型了,這種是不對的。

五點支撐

所謂的五點,就是兩隻腳,兩個肘關節,和頭部5個支撐點。從在地上平躺屈膝開始,緩慢抬起臀部,用5個點支撐抬到最高點,保持10秒,然後恢復到平躺屈膝狀態,為一個來回,20個為一組,一天起碼2-3組。

如果5點的難度太大,可以從雙腿臀橋,單腿臀橋,三點支撐逐步加強。


  • 躺臥抬腿

仰臥在床上,一條腿抬起成90度,另一條腿伸直不抬起。雙腿交替,重複多次,鍛鍊腰肌。

  • 平衡抬腿

跪立在墊子上,雙手撐地,膝蓋著地。此時抬起左手及右腿,與腰部水平,保持10秒後,回到起始動作,然後換右手左腳抬起,保持10秒後,回到起始位。此為一個輪迴,重複多次。

參考文獻

陳崇文, 佟斌, 陳志勇, et al. 退變性和峽部裂性腰椎滑脫症的治療及比較[J]. 中國矯形外科雜誌, 2011(15):14-16.

梁智鋒. 腰椎退變性滑脫和峽部裂並腰椎滑脫的CT診斷[J]. 臨床合理用藥雜誌, 2012(08):27-28.


關鍵字: